親社會行為完全是由助人動機驅使的假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移情一利他主義假設
- 套用學科:心理學
- 套用範圍:社會心理學
移情一利他主義假設,實驗,移情迴避反應,移情和選擇性利他主義,
移情一利他主義假設
可能對親社會行為最不自私的解釋是那些具有移情能力的人幫助別人會“使自己感覺良好”。在這個基本假設的基礎上,Batson和他的同事(1981)提出了移情一利他主義假設。他們提出,至少有一些親社會行為是完全由無私動機驅使的。這種助人動機是很強的,以至於有些個體情願冒著令人不快、危險和甚至生命危險去幫助別人。同情的感覺是如此強烈,以至於它成為壓倒一切的決定因素。
特別是在幫助者對於他人有養育感時。實際上,即使沒有自利動機的存在,保護他人的安全就足夠鼓勵助人行為——甚至當幫助是對他人的付出時也很明顯。這表明人們真的能用無私的方式提供幫助。利他行為的確獨立存在,而不是作為利己動機的附屬品。
實驗
在試驗中,他們通過描述旁觀者是否與受害者相似來喚起旁觀者的移情,接著,實驗就安排旁觀者一個助人的機會。每位本科生被試都扮演了一種“觀察者”的角色,他們在閉路電視監視器上觀看一些年輕學生執行任務,這位執行任務者(假設)會受到隨機的電擊。這位執行任務的年輕學生實際上是一位研究助手。在任務開始後,這位助手聲稱她感到很痛,並述說她在兒時曾有受電擊而致外傷的經歷。她同意在必要的時候繼續下去,但是實驗者詢問這些被試,他們是否願意與她交換位置,或者他們應當停止實驗。當移情水平很低時(受害者與被試不同),被試更多地傾向於結束實驗,而不是參與這種能給人帶來痛楚的親社會行為。如果移情水平很高(受害者與被試相似),被試會同意與受害者交換位置,自己去接受電擊。這種他主義行為完全是由對受害者的移情關心激發的。而且,其他的研究表明,當基於移情的助人行為不成功時,幫助者會經歷消極的情感。換言之,高水平的移情不僅導致親社會行為,因為這種行為讓幫助者感覺良好,而且如果助人行為不成功的話,幫助者將會經歷消極情感。
移情迴避反應
你覺得多數人願意自己的移情被喚起嗎?多數人都尋求避免它,這樣可以使自己免於捲入那些困難的事情中。
人們的這種傾向在Shaw、Batson和Todd(1994)的研究中得到證實。他們要求大學生被試參加一個幫助無家可歸者的新方案。助人的成本包括很低(花一個小時準備一封請求捐助的信)和很高(在三個不同的場合中與無家可歸的男性進行超過一個小時的會話)兩種。在對兩種任務學習之後,學生們可以選擇接收這位男性的實際資料信息,也可以選擇接收這位男性面臨困難的情感性、移情一喚起信息。當助人的成本很低時,多數學生想聽聽情感性的信息。然而,當助人成本很高時,多數人聽的是事實信息。換言之,他們產生了移情迴避反應,以避免自己捲入高成本的助人活動中。
移情和選擇性利他主義
對任何需要幫助的群體而言,對資源的平均分配是最有利於群體利益的。通常情況下,人們卻更願意採取選擇性利他主義的做法,也就是說,他們會幫助能夠引發他們感情的某個個體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