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歸花鼓舞

秭歸花鼓舞

秭歸花鼓舞俗稱打花鼓、花鼓燈等,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間舞蹈。原屬燈舞類,產生於明代。春節鬧花燈活動中穿插著與“獅子”、“龍燈”、“彩蓮船”一 起表演(也有踩著高蹺打花鼓),但也適於平時單獨表演,廣泛活躍於慶賀新婚、生伢打喜、老人祝壽、起屋上樑、喬遷新居等祝賀堂會活動。秭歸花鼓舞在演出中有一定的程式,特別是堂會,有引子(開場鑼鼓)、起板(胡琴配輕擊樂)、科白(傾口溜,類似其他曲種的定場詩)、獨唱(挑逗性對白或對唱)、高潮(唱腔的正段子)、 結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秭歸花鼓舞
  • 所屬地區:湖北 · 宜昌 · 秭歸縣
  • 遺產編號:Ⅲ-21
  •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 申遺日期:2007年
表演形式,歷史淵源,

表演形式

秭歸花鼓舞並不要鼓,系由鑼鼓伴奏、樂隊伴唱的舞蹈。演員不化妝,由四人擊樂(小鼓、陰鑼、大缽、馬鑼)伴奏,謂之“長伴上”,有時也參與領唱、伴唱。以一旦一醜扮夫妻或情人表演的最為常見,男醜女旦,稱“二人花鼓”,也有四人、六人、八人對舞的,稱四人、六人、八人花鼓,中途可以隨時進人和退出角色。通常是男對男、女對女,男女互對則稱為“風夾雪”。地花鼓表演風趣,丑角戴高尖帽(近似巴人頭盔),身著大袖多紐扣對襟鑲邊上衣,腳蹬偏耳草鞋(亦稱編耳),臉譜彩畫成小丑,手搖描花摺扇先出場,與鑼鼓班子或觀眾答白,有固定的台詞,有即興應對,插科打諢,詼諧、大方而偶帶滑稽,然後請出旦角。旦角頭戴青絲帕垂背齊腰肢,身著八幅羅裙,腳穿繡花梭尖鞋,左手抖絹,右手團扇,表演含蓄、柔軟而略帶羞澀。表演者對舞而歌,多人伴唱,依據歌詞逼真地模擬動作。
(一)結構形式:兩人(一旦一醜)或多對組合進行表演,打擊樂器伴奏,演員邊唱邊說邊跳,樂隊時而進行幫腔,運用紅綢和花扇作道具。
(二)音樂組成:節拍上四分之二拍為主,旋律上運用五聲音階,在調試上以羽調式和微調式為主,音程級進很少大跳,整個音樂節奏明快,情趣活躍,旋律流暢,通俗優美,在打擊樂上流水、稞子、長板、短板等點子組成。
(三)舞蹈動作:由整裝、一路順風、繡花、撲蝶、麟鳳翻身鷂、雙逗、三步半、十字步、丹鳳朝陽等組成,其繞扇、搖頭晃腦、旋轉、雙逗、跳鉤等動作,輕快活躍,風趣詼諧,富有濃郁地方特色 。

歷史淵源

秭歸花鼓舞,歷史源遠流長。早在戰國時期,《楚辭》中所描述的“踏步轉身,側腰向前和折腰應兩袖,頓足轉雙中”,就是秭歸花鼓舞的基本舞蹈語彙。
秭歸民間打花鼓子的歷史非常悠久,而今仍流傳民間。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家鄉三閭自古以來就流傳著一個古老的舞種“三閭花鼓子”,該舞由旦角、丑角兩人表演,多人擊樂。其表現形式別具一格:表演者手持摺扇和紅色手帕,身著亮麗的服飾和獨具特色的精美頭飾,旦交腳穿繡花鞋、,丑角腳穿麻布草鞋,邊歌邊舞,間插道白。每逢五月初五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時,他們就在屈原廟前舉行花燈盛會,表演土色土香的花鼓子,自後每逢佳節,或遇天下太平、五穀豐登、新居落成、老人祝壽時,均有百姓自發組織的花燈班子在城鎮鄉村、稻場、堂屋等地進行表演。
秭歸花鼓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被列入宜昌市“七鼓一曲”,1981年載入《中國戲曲、曲藝辭典》,1998年由湖北省舞蹈家協會編入《湖北省民間舞蹈集成卷》。
新的《秭歸花鼓舞》是由傳統的花鼓子發展而來,主要以建東花鼓、三閭花鼓子、跳花鼓等為核心,以花鼓的“大鑼腔”長唱腔為基調,以小鑼腔、端陽腔、信陽腔等曲牌和鑼鼓點子為主體音樂,以蹶子繞花步,一路順風、丹鳳朝陽、龍燈步等花鼓的特色動作為主體舞蹈語彙,以瀟灑大方、妙趣橫生、脈脈含情、逗戀不捨、風趣詼諧的舞姿為舞蹈的基本核心,在表現形式上,右手持扇,左手握絹,雙人對跳。情緒喜慶熱烈、歡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