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贅,典故名,典出《漢書》卷四十八《賈誼傳》。“秦人家富子壯則出分,家貧子壯則出贅。”秦代男子家貧無以為婚者,得入贅婦家。後因以借指贅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秦贅
- 拼音:qin zhui
- 釋義:春秋時秦家貧子壯即出贅
- 出處:《賈誼傳》
詳細釋義,典源,譯文,釋義,用典示例,
詳細釋義
典源
《漢書》卷四十八《賈誼傳》
商君遺禮義,棄仁恩,並心於進取,行之二歲,秦俗日敗。故秦人家富子壯則出分,家貧子壯則出贅。借父耰鋤,慮有德色;毋取箕帚,立而誶語。抱哺其子,與公並倨;婦姑不相說,則反唇而相稽。其慈子耆利,不同禽獸者亡幾耳。然並心而赴時,猶曰蹶六國,兼天下。功成求得矣,終不知反廉愧之節,仁義之厚。信併兼之法,遂進取之業,天下大敗;眾掩寡,智欺愚,勇威怯,壯陵衰,其亂至矣。是以大賢起之,威震海內,德從天下。曩之為秦者,今轉而為漢矣。然其遺風餘俗,猶尚未改。
東漢·應劭註:「出作贅婿也。」唐·顏師古註:「謂之贅婿者,言其不當出在妻家,亦猶人身體之有疣贅,非應所有也。一說,贅,質也,家貧無有聘財,以身為質也。」
譯文
商君拋棄禮義,捨棄仁恩,一心一意變法圓強,他的變法主張推行了兩年,秦朝的風俗漸漸衰敗。所以秦朝人家庭富裕兒子成年了就分家,家庭貧寒兒子成年了就到女方家去成婚。借給父親農具,就流露出恩賜的臉色;母親取用一下畚箕和掃帚,立即遭到責罵。兒媳抱著孩子餵奶,與公公一同伸開腿坐著;婆媳之間一不高興,就頂嘴吵架:他們寵愛兒子貪圖利益,不同禽獸的地方沒有多少了。然而商君順應時勢一心進取,還可以說是為了挫敗六國,統一天下。功成名就了,最終不知道違背了廉恥羞愧的節操,違背了仁義的厚德。推行兼併的辦法,成就了進取的事業,卻敗壞了天下。勢力大的壓倒勢力小的,聰明的欺侮愚笨的,勇猛的威嚇膽怯的,強壯的欺凌衰弱的,真是亂到了極點。因此大賢漢高祖劉邦出來扶持天下的危亂,聲威震盪四海,恩德遍布天下。過去是秦朝的天下,如今轉為漢朝的天下了。但是秦朝遺留下來的風俗習慣,還沒有改變。
釋義
“秦人家富子壯則出分,家貧子壯則出贅。”秦代男子家貧無以為婚者,得入贅婦家。後因以借指贅夫。
用典示例
唐 杜甫《遣悶》詩:“倚著如秦贅,過逢類楚狂。”
唐 李商隱《與同年李定言曲水閒話戲作》詩:“相攜花下非 秦 贅,對泣風前類 楚 囚。”
清 唐孫華《喜四弟筠令將歸故里》詩:“少壯羞 秦 贅,窮愁感 越 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