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華生: 1983年畢業於西南師大中文系並留校任教。1988年畢業於中國藝術研究院獲碩士學位。先後工作於北京市藝術研究所和中國藝術研究院,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京劇藝術研究中心主任,《京劇藝術大典》副主編兼歷史理論典主編,中國少數民族戲劇學會副會長兼法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秦華生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83年
- 畢業院校:西南師大中文系
個人簡介,個人論文,
個人簡介
主編《北京戲劇通史》、《京劇流派藝術論》、《謀略珍囊錄》、《中國公案
武俠小說大觀》、《清代戲曲發展史》、《中國評劇發展史》等,專著有《宮廷北京》、《清代戲曲藝術論》等,並發表論文數十篇,創作上演了音樂劇《新月》。正主持文化部重點課題《中國崑曲史》,北京重點課題《中國京劇圖史》及本院重大課題《京劇大典》。他的研究成果豐厚了我國戲曲研究理論,為促進我國戲曲藝術的健康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秦華生還是我國戲劇梅花獎評審,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項目評審專家,近年來致力於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考察和推廣專家,先後應邀到中國傳媒大學、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等多所高校和機構做學術報告,受到熱烈歡迎和好評。
個人論文
中國戲曲理論建設30年
現代意義的戲曲理論,產生於20世紀初的“戲曲改良”,及隨後的“國劇運動”等。有意識地勾勒戲曲理論藍圖,則出現在20世紀30年代。如南京戲曲音樂研究院北平分院1932年創刊的《劇學月刊》,在《述概》開篇:“(一
)本科學之精神,對於新舊彷徨、中西糅雜之劇界病象、疑難問題,謀得適當之解決。(二)用科學方法,研究本國原有之劇藝,整理而改進之,俾成一專門之學,立足於世界藝術之林。”並提出研究“關於戲劇所涵容之學問,如心理、歷史、社會、哲學、宗教、音樂等皆是。”這一階段,僅北平就成立了一批專門研究戲曲的機構,如李石曾、齊如山為首的中華戲曲音樂學院;梅蘭芳、齊如山為首的北平戲曲音樂學院;李石曾、金仲蓀為首的南京戲曲音樂學院北平研究所;梅蘭芳、余叔岩為首的北平國劇學會;溥西園發起的中國劇學會等。還產出一批可喜的學術成果,如齊如山、王芷章等人的著述。然而,隨著1937年“七七”事變抗日戰爭的全面爆發,衝擊了包括中國戲曲理論探索在內的文化建設。
新中國成立之後,引進了斯坦尼和布萊希特等戲劇理論,對比研究中國戲曲理論,有一些初步成果,如阿甲《戲曲表演論集》等。但真正建構中國戲曲理論大廈,卻是改革開放這30年。
一、奠基期(1979年—1989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國戲曲理論界逐步擺脫原有“左”的僵化理論之束縛,由於“戲劇觀的討論”和中西戲劇思維的對比,迸發出長時間思考的創造激情,一批有分量的戲曲理論成果不斷湧現,如張庚《戲曲藝術論》、王朝聞《以一當十》、《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卷,高宇《古典戲曲導演學論集》、張贛生《中國戲曲藝術》、蘇國榮《中國劇詩美學風格》、沈達人《戲曲與戲曲文學論稿》、祝肇年《古典戲曲編劇六論》、葉長海《中國戲劇學史稿》、王朝聞作序的《戲曲美學論文集》及《戲劇美學思維》等。尤其是張庚和郭漢城主編《中國戲曲通論》的問世,標誌中國戲曲理論大廈藍圖的繪製。
這一時期主要有三個特點:其一,對戲曲理論的諸多方面,展開了全方位的研究,各類專著和論文數量較多,質量也可觀。其二,隨著編撰《中國戲曲志》和《中國戲曲音樂集成》各省、區、市卷的開展,《中國戲曲通史》三卷本和《中國戲曲通論》的出版,已勾勒出中國戲曲研究志、史、論的藍圖,與一批扛鼎專著,奠定了中國戲曲理論大廈的基礎。其三,雖在戲曲理論民族化道路上有所前進,但似乎仍未走出前蘇聯戲劇理論模式和西方戲劇理論框架。
二、初建期(1990年—2008年)。又可分為兩個階段。
(一)1990年至1999年。隨著1990年“紀念徽班進京200周年學術研討會”,1994年“紀念梅蘭芳、周信芳百周年學術研討會”等學術活動的成功舉辦,對戲曲理論大廈的建設進入初建期,尤其以中國藝術研究院推出的一套“戲曲史論叢書”,即傅曉航《戲曲理論史述要》、吳毓華《古代戲曲美學史》、劉彥君《欄桿拍遍——古代劇作家心路》、武俊達《戲曲音樂概論》、陳幼韓《戲曲表演概論》、黃在敏《戲曲導演概論》、欒冠樺《戲曲舞台美術概論》、沈達人《戲曲意象論》、安葵《戲曲“拉奧孔”》、馬也《戲劇人類學論稿》、蘇國榮《戲曲美學》、孫崇濤、徐宏圖《戲曲優伶史》。這套叢書是對《中國戲曲通論》的拓展和深入。此外,一批有理論分量的專著面世,如阿甲《戲曲表演規律再探》、《李紫貴表導演藝術論集》、黃克保《戲曲表演研究》、趙山林《中國戲劇學通論》、蔣錫武《京劇精神》、龔和德《亂彈集》、姚文放《中國戲劇的文化闡釋》、賈志剛《戲曲體驗論》等。
這一階段的主要特點有三:其一,隨著《中國戲曲志》和《中國戲曲音樂集成》各省、區、市卷的完成,“戲曲史論叢書”等著作的出版,初步建構了中國戲曲理論大廈的框架。其二,進一步走出前蘇聯戲劇理論模式和西方戲劇理論框架,更注重以中國的古代詩論、畫論、古典哲學和美學等民族藝術哲學、藝術美學理論,來建構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國戲曲理論。其三,運用多種研究方法更為嫻熟,並注重交叉學科的研究,如戲劇人類學、戲曲美學等。
(二)2000年至2008年。隨著21世紀全球化時代和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及改革開放的深入,大多數產生於農業文明時代的戲曲劇種,由於工業文明和後工業文明時代的來臨,其生存危機加重,“中國戲劇(主要包括中國戲曲各劇種)之命運”大討論,引起對中國戲曲本體的思考。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開展,如何有效地保護、傳承、發展各戲曲劇種,如何激活傳統戲曲劇種的活力,重新審視已經初步建構之中的戲曲理論框架,成為這一時期戲曲理論工作的要點。
這一階段,中國藝術研究院啟動了《崑曲藝術大典》和《京劇大典》兩大工程。該院戲曲研究所主持了“崑曲研究叢書”;我國台灣地區出版了一套曾永義總策劃的“戲曲研究叢書”,其中傅謹《二十世紀中國戲劇的現代性與本土化》、吳毓華《戲曲美學論》、王安祈《為京劇表演體系發聲》、《陳多戲曲美學論》,郭英德《中國戲曲的藝術精神》等,有對戲曲理論較為精彩的闡述。傅謹《中國戲劇藝術論》、施旭升《中國戲曲審美文化論》、路應昆《戲曲藝術論》等,也頗具理論光彩。胡芝風《戲曲藝術二度創作論》,以自己演戲排戲經驗,對戲曲舞台的二度創作作理論總結。廖奔、劉彥君《中國戲曲發展史》、劉景亮、譚靜波《中國戲曲觀眾學》,亦是深入研究後撰寫的厚重之作。
這一階段的主要特點是:其一,深入細化以前的理論思考,或撰成專著,或修改原有論文結集出版。其二,有目的建構劇種理論框架。其三,隨著許多戲曲劇種被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對戲曲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價值的理論探討增多。
縱觀戲曲理論30年,成果豐碩,但也有不足。其一,戲曲理論與戲曲創作有所脫節。面對豐富多彩的各戲曲劇種的創作和演出,戲曲研究隊伍較為注重文本、概念,而對表演、導演、音樂、舞美及市場運營、新觀眾心態變化研究較少、較淺,凸顯出戲曲理論人才隊伍的知識結構問題。其二,戲曲理論界與當今思想理論發展大趨勢有所游離,對社會轉型期遇到的新問題,缺乏敏銳的反映和深入剖析,因而與迅速發展的時代有所疏離。總之,中國戲曲理論建設,仍需戲曲理論工作者繼續艱辛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