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為消除邊患,命大將
蒙恬帶兵30萬北擊匈奴,盡取河南地及黃河一線,設為四十四縣,重置九原郡,從內地遷徙民眾戍邊屯田。次年,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闕、陰山、北假,控制了陰山地區。之後,秦又新築長城,西段沿用秦昭王舊長城,中段和東段則因用趙、燕長城的故址加以增葺,首啟臨洮,循賀蘭山、陰山山脈,東抵遼東,長城東西綿延萬餘里。同時,秦始皇又命蒙恬修築直道,遣長子扶蘇監其事。直道與長城呈“T”型相交,加強了秦都鹹陽所在的京畿關中與北方河套地區的聯繫,使得匈奴不敢輕易南下進犯,對維護秦國統一安定的局面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對秦直道的研究始於20世紀70年代。
2006年,秦直道作為國家文物局大遺址保護的重要項目立項,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成立了秦直道考古隊及課題研究組,承擔了該項目的考古研究工作。
遺址特點
秦直道自起點雲陽縣(淳化縣秦漢時期稱雲陽縣)林光宮至終點包頭市西的九原縣,是全長900千米的古代世界級高速道路,平均寬約45米。這條道路工程艱巨,逢山開山,遇溝填溝,走向大體取其近捷,南北直通,因此,歷史上稱“直道”。秦直道是秦帝國繼萬里長城之後的第二大國防工程,被稱之為“古代世界交通明珠”,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直道修建的主要目的是北御匈奴。秦直道在淳化縣境內長約15千米,境內文物古址有秦直道起點、益延壽觀、漢武帝廟、甘泉宮、露寒觀、鬼門口、迎風觀等遺址。
秦直道起點遺址所在地雲陽縣,位於鹹陽市淳化縣西北,秦始設雲陽縣;西漢因之,隸屬
左馮翊;晉以後時有廢置,元朝初年併入涇陽。秦漢時期,靠近山區的雲陽雖已遠離以鹹陽、長安為中心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獨立於西北一隅,但具有重要的交通地位。作為秦直道的起點,它加強了陰山以南的北部邊疆與關中地區的聯繫,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抵禦了匈奴的進攻。另雲陽城西北方向的甘泉山以險要著稱,在戰國時就起著禁止鹹陽的作用,秦漢時期甘泉山南麓為秦漢離宮所在地,在此設有秦林光宮和漢甘泉宮。因溝壑交錯、森林密布、山高氣爽,甘泉山成為天然避暑勝地。隨著國都轉運至東都洛陽,雲陽逐步退出歷史舞台。
歷史文化
秦直道及相關記載
秦直道是秦始皇為抵禦戰國紛爭時坐大的匈奴勢力而興築的,與秦長城一樣都是具有戰略意義的國防工程。秦直道工程肇始於秦始皇而成於秦二世時期,歷時約五年,其中前兩年多(從前212年到秦始皇駕崩)為第一期工程,主持修築工程者為蒙恬,其時道路雖基本可以使用,但仍然“道未就”;後兩年多(胡亥即位到秦亡)則為第二期工程,秦二世繼續“治直道”,意圖完成遺留工程,負責人則為王離與李斯。因秦末戰亂,秦直道工程最終停工。《史記·秦始皇本紀》載,“(三十七年)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台……行,遂從井陘抵九原……行從直道至鹹陽,發喪”。秦始皇的遺體在秘不發喪的情況下悄抵九原,然後沿秦直道回到鹹陽。
《史記·孝文本紀》載,三年(前177)“五月,匈奴入北地,居河南為寇。帝初幸甘泉”;六月“辛卯,帝自甘泉之高奴,因幸太原,見過群臣,皆賜之”。司馬遷經行秦直道後感慨萬千。《史記》載,“太史公曰:吾適北邊,自直道歸,行見蒙恬所為秦築長城亭障,塹山堙谷,通直道,固輕百姓力矣……”。由此可見,秦直道當年不但全線貫通,而且成為交通要道。《史記·孝武本紀》記有漢武帝在元封元月(前110)的巡邊詔令,“朕將巡邊陲,擇兵振旅,躬秉武節,置十二部將軍,親率師焉。行自雲陽,北歷上郡、西河、五原,出長城,北登單于台,至朔方,臨北河。勒兵十八萬騎,旌旗徑千餘里,威振匈奴……”
《史記·蒙恬列傳》記載:“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塹山堙谷,千八百里。”從陝西省淳化縣西北方向出發,沿子午嶺北行,穿越甘肅省正寧、合水、華池等縣,直達今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西南,全長1800里。
研究價值
秦直道為保衛邊疆、抗擊匈奴發揮了重大作用,在漢唐時期,為聯繫溝通南北政治、文化、經濟繁榮的交通大動脈,發生了漢武帝北征、王昭君出塞、張騫出使西域、蔡文姬歸漢等重大歷史事件,具有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
保護措施
2021年11月,秦直道起點遺址被國家文物局公布為“十四五”時期大遺址。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秦直道起點遺址位於陝西省鹹陽市
淳化縣鐵王鎮梁武帝村。
交通信息
自駕:自陝西省鹹陽市
淳化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秦直道起點遺址,路程約24.7千米,用時約31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