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市及其附近地區第四紀地質與海陸變遷的研究

《秦皇島市及其附近地區第四紀地質與海陸變遷的研究》是由地礦部天津地質礦產研究所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王強、潘桐、李鳳林、岳軍、李建芬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秦皇島市及其附近地區第四紀地質與海陸變遷的研究
  • 成果登記號:19930218[06352]
  • 第一完成單位:地礦部天津地質礦產研究所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19930218[06352]
項目名稱
秦皇島市及其附近地區第四紀地質與海陸變遷的研究
第一完成單位
地礦部天津地質礦產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
王強、潘桐、李鳳林、岳軍、李建芬
主題詞
地層劃分;第四紀;海陸過激相;秦皇島;附近地區

成果摘要

該報告是在廣泛收集前人的資料基礎上,做了約4000km的野外路線調查,控制面積m2,觀察描述40餘個鑽孔岩芯,採集了541個分析樣品,進行了14℃、孢粉、重礦物、粘土礦物、岩土化學、岩土微量元素、磷酸鈣、磷酸鐵、CaSo4和PH值等分析實驗。在上述第一性資料基礎上,採用了岩石地層、氣候地層、年代地層和元素化學地層等綜合方法,對該區第四紀地層進行了地層劃分方面,首次建立了第四紀地層序列,並提供了大量實驗數據,區域對比,建組命名。通過新老地層岩石化學對比,首次提出第四紀沉是來自上游補給區第三紀風化殼的理論和證據。在海陸變遷方面,首次磷酸鐵化學分析,確定啞海相層。結合微古生物建立了該區三次海侵模侵範圍,並首次從地質上找出秦皇島在秦代原系海中弧島。從而使秦皇從歷史傳說中得到實質性旁證。首次在本區發現特大風暴潮沉積。利用O3曲線對比,將古氣候劃分出主大冷期,首次發現後石胡山為本區新構造對本區地層的控制作用。首次解決了礫石堤物源問題的長期爭論。首次型牡蠣礁,對古環境提出新認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