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兼涼州總管制》是唐代李淵創作的一篇詔書。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秦王兼涼州總管制
- 作者:李淵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全唐文》
- 文學體裁:詔書
《秦王兼涼州總管制》是唐代李淵創作的一篇詔書。
《秦王兼涼州總管制》是唐代李淵創作的一篇詔書。作品原文秦王兼涼州總管制京室殷阜,鉤陳嚴秘,肅遏警巡,職務尤重。然而玉門遐阻,控御垂荒,金城衝要,尉候攸屬。宣風作牧,親賢是寄。太尉尚書令雍州牧陝東道行台右武候大將軍上柱國秦...
《秦王兼涼州總管制》、李智雲,武德三年(620),李淵第五子,以唐太宗子李寬為嗣,又加封涼州總管、司徒。《新唐書·卷七十九》楊恭仁,武德五年(622),繼任。《舊唐書·楊恭仁傳》李襲譽,貞觀十五年(641)十一月,繼任。《舊唐書·卷三》薛納,開元三年(715)四月,,薛仁貴長子。《舊唐書》
《秦王天策上將制》是唐代李淵創作的一篇詔書。作品原文 秦王天策上將制 德懋懋官,功懋懋賞,經邦盛則,哲王彝訓。是以華袞龍章,允洽希世之勛;玉戚朱乾,實表宗臣之貴。太尉尚書令雍州牧左武候大將軍陝東道行台尚書令涼州總管上柱國秦王世民,締構之始,元功夙著,職兼內外,文教聿宣。薛舉盜寇秦隴,武周...
《秦王領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制》是唐代李淵創作的一篇詔書。作品原文 秦王領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制 禦侮折衝,朝寄尤切,任惟勛德,實佇親賢。天策上將太尉領司徒尚書令陝東道大行台益州道行台尚書令雍州牧涼州總管左右武候大將軍上柱國秦王世民。宇量凝邈,志識明劭,爰始締構,功參鼎業。廓清秦隴,茂績以彰,戡定周...
《辭海》地理分冊有註:“黑水所指,自來說法不一,有張掖河、黨河(在今甘肅)、大通河(在今青海)等說。西河或河指今山西、陝西間的黃河。”歷任州牧 楊爽,大將軍、秦州總管、蒲州刺史、左右將軍、并州總管、雍州牧、涼州總管。秦王,李世民、左右將軍、尚書令、以太尉、涼州使持節、雍州牧、涼州總管。
後來以唐太宗(當時還是秦王)第四子李泰做其後嗣。太宗繼位後,改封李泰為越王,改以西平王李瓊之子李保定做李玄霸的後嗣(李泰歸宗),李保定死而無子,玄霸這一支的封國也就正式被削除了。李泰 李泰,字惠褒,小字青雀,唐太宗四子,母長孫皇后。雅好文學,工草隸,集書萬卷,是當時的書法家、書畫鑑賞家。...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太尉,尚書令,陝東道行台尚書令,益州道行台尚書令,雍州牧,涼州總管,左右武侯大將軍,上柱國,秦王李世民帶領大軍攻下洛陽,擊敗王世充、竇建德聯軍。李世民因戰功顯赫而名聲大振,唐高祖李淵封李世民為 天策上將 ,位在王公上,領司徒,陝東道大行台尚書令 (李淵升封原陝東道行台為...
李世民兼領三公中的太尉、司徒 ;三公以下尚書省的長官尚書令也由李世民擔任,此時李世民為天策上將、太尉,司徒,尚書令,雍州牧,左右武候大將軍,陝東道大行台尚書令,益州道行台尚書令,涼州總管,上柱國,秦王。非但在爵位、勛位還是職官系統,都是最高的,是僅次於皇帝李淵和皇太子李建成(皇帝為君,皇太子是儲君...
大業十四年(618年),宇文化及發動江都兵變,弒殺隋煬帝,另立秦王楊浩為皇帝,自任大丞相,並以楊恭仁為吏部尚書。不久,楊恭仁隨宇文化及逃至河北,駐守於魏縣。仕唐拜相 當時,唐高祖李淵已在長安稱帝,建立唐朝。武德二年(619年),魏州總管元寶藏歸附唐朝,並捕獲楊恭仁,將他送往長安。唐高祖與楊恭仁乃是舊...
(5)隋主封其弟邵公慧為滕王,安公爽為衛王,子雁門公廣為晉王,俊為秦王,秀為越王,諒為漢王。(5)隋文帝封皇弟邵公楊慧為滕王、安公楊爽為衛王,封皇子雁門公楊廣為晉王、楊俊為秦王、楊秀為越王、楊諒為漢王。(6)隋主賜李穆詔曰:“公既舊德,且又父黨。敬惠來旨,義無有違。即以今月十三日恭膺...
後轉仕唐朝,隨秦王李世民進擊王世充。武德三年(620年),輔佐趙郡王李孝恭南平蕭銑和輔公祏,並招撫嶺南諸部 [3]。武德八年(625年)起在北疆抵禦東突厥入侵,貞觀三年(629年)以定襄道行軍總管總統諸將北征,以精騎三千夜襲定襄,使頡利可汗部驚潰,又奔襲陰山,一舉滅亡東突厥,使唐朝疆域自陰山北直斥大漠 [4]。因功...
楊俊(571年-600年),字阿祗,弘農華陰(今陝西省華陰市)人。隋文帝楊堅第三子,隋煬帝楊廣同母弟,母為文獻皇后獨孤伽羅,隋朝宗室大臣。開皇元年(581年),隋朝建立,楊俊被封為秦王。任上柱國、河南道行台尚書令、洛州刺史。加任右武衛大將軍,歷任秦州總管、山南道行台尚書令。開皇八年,楊俊任山南道...
但秦王李世民蕩平四方,建立功勳,對太子李建成構成威脅,逐漸形成相爭之勢。武德九年(626年)六月,李世民決定發動兵變,告建成、元吉淫亂後宮之罪,翌日李淵召二子入宮,同眾大臣審核,至玄武門,建成被世民所殺,史稱玄武門之變。世民繼位後,追封李建成為息王,謚“隱”,史稱“隱太子”。貞觀二年(628年)...
秦王李世民出巡北地,見其善治。下書褒獎,賜馬匹等慰勞。唐高祖聞其有才幹,超擢為金州總管府司馬。高祖李淵命大亮巡撫樊、鄧以圖進取。其以本部兵攻取十餘城,以功遷任安州刺史。623年,奉命巡廣州以東,行次九江,遇輔公柘起兵,攻猷州,其率兵援猷州守將,破敵。李靖討平輔公柘之後,高祖以功擢其為越州...
同年七月,秦王李世民奉詔討伐洛陽王世充,慈澗大捷後,駐紮於北邙山。秦王李世民派遣懷州總管黃君漢從河陰進攻回洛城,行軍總管史萬寶從宜陽據守龍門,大將軍劉德威自濟源攻河內,河內太守王君廓由溫縣至洛口切斷王世充糧道,從四面蠶食洛陽。回洛城之戰,東何憑著對地形和對黃河夏季水汛的瞭然於胸,向黃君漢獻計從水路...
趙高殺死了二世胡亥,立三世子嬰做皇帝。子嬰做了46天秦王,楚軍打垮了秦軍,進人武關。子嬰就用絲帶繫著脖子,白馬素車,捧著天子的印璽和符節,在軹道旁投降。秦朝滅亡。秦朝最後滅亡了,過了5年後,漢朝才統一了全國。裂土封王 項羽為諸侯聯軍的領袖,殺死了子嬰和秦公子的宗族。屠毀鹹陽,焚燒宮室,俘虜了...
李淵見屯田初次實行就收到成效,擢拔竇靜為檢校并州大總管。到武德六年(六二三)十一月,秦王李世民在竇靜屯田的基礎上,再次奏請在并州境內增置屯田。李大亮誘執張善安 唐安撫使李大亮前往洪州鎮壓張善安等反唐武裝。兩軍隔水而陣,遙相說話。李大亮在對岸用各種言詞勸誘張善安投降唐朝,張善安被打動,有意歸降。李...
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通過玄武門之變殺死其兄長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齊王李元吉奪得唐朝的帝位。東突厥頡利可汗趁著李世民尚未將馮立、謝叔方、薛萬徹、羅藝等李建成和李元吉餘部招降或剷除乾淨,命拔野古部和同羅部的騎兵圍攻烏城,牽制住程知節、徐世勣、柴紹和屈突通的唐軍主力,他自己則協同其侄突利可汗以及鐵勒...
於義,上柱國、潼州總管,封建平郡公。於禮,上大將軍、趙州刺史,封安平郡公。於智,上柱國、涼州總管、大司空,封武威郡公,加封齊國公,追贈太師、雍州牧。於紹,上開府、綏州刺史,封華陽郡公。於弼,上儀同,封平恩縣公,官至。於蘭,上儀同,封襄陽縣公。於曠,上儀同,追贈恆州刺史。孫子 於顗,...
太元三年(378年)二月,前秦王苻堅派征南大將軍、都督征討諸軍事、守尚書令、長樂公苻丕,武衛將軍苟長和尚書慕容率領七萬步、騎兵進犯襄陽,讓荊州刺史揚楊率領樊州、鄧州的兵眾作為前鋒,征虜將軍始平人石越率領一萬精銳騎兵出魯陽關,京兆尹慕容垂、揚武將軍姚萇率領五萬兵眾出南鄉,領軍將軍苟池、右將軍毛當、...
武德二年(619年)十一月,秦王李世民率軍自龍門關(今山西省河津縣西北)乘堅冰過黃河,屯兵柏壁(今山西新絳西南),與劉武周主力宋金剛軍對峙,並同固守絳州(今山西省新絳縣)的唐軍形成犄角之勢,進逼宋金剛軍。李道宗時年十七歲,隨李世民前去抵抗。李世民登玉壁城(今山西省稷山縣西南)觀察軍情,回頭問李道宗...
太建九年(577年)十月,陳宣帝聽聞北周攻滅北齊,意圖乘機爭奪淮北地區,於是詔令吳明徹進軍北伐,命吳明徹的兒子戎昭將軍、員外散騎侍郎吳惠覺兼理州中事務。吳明徹的部隊抵達呂梁(今徐州城外),北周的徐州總管梁士彥率軍抵抗交戰,吳明徹多次打敗他,於是梁士彥退守城池,不再敢出戰。吳明徹又引清水來灌城,在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