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大士,漢族,1715年出生,字魯一,又字鑒泉,號磵泉,又號秋田老人,江寧(今南京)人,乾隆十七年(一七五二)狀元,官至侍讀學士。名儒碩德,名重一時,詩、書、畫稱三絕。書法直逼歐、柳,又工篆、隸。1777年逝世。
晚年兼喜繪事,尤善寫竹,間作寫意花卉,士氣盎然。有蓬萊山樵集。卒年六十三。《墨香居畫識、芝庭詩稿、畫傳編韻》人稱秦大士的詩、書、畫為三絕,
秦大士祖籍安徽當塗。明崇禎末年,秦大士的曾祖父秦應瑚從當塗到南京避亂,住在聚寶門(今中華門)內的一條巷子中。其父親秦有倫生了七個兒子,秦大士排行第二。他自幼聰明好學,10歲便能寫詩作文,少年時書法就小有名氣,以至所得潤筆能養活家人。23歲時在江南貢院考中舉人。38歲進京趕考,在皇太后60聖誕的萬壽恩科中,大魁天下,成為清朝開國以來的第43位狀元。按慣例,秦大士誕生的小巷就由地方官命名為秦狀元巷。
高中狀元後,秦大士被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國史。乾隆皇帝賞識秦大士的才華和氣節,讓他擔任科舉考試的考官,經他提攜的武狀元馬全,後來成為西北邊陲的一員大將,在平叛中壯烈犧牲。他出任過鹹安宮的官學;景山官學總裁,培養了無數人才。乾隆皇帝又提升他為翰林院侍講學士,教皇子們讀書。據《清朝野史大觀》記載,乾隆皇帝對他的身世有所疑惑。問他:“你果真是秦檜的後代嗎?” 他回答:“一朝天子一朝臣”。追查的結果:秦大士是宋朝清官秦梓的後代。也許正因為這樣的家族背景,秦家在乾隆、嘉慶、道光三朝達到鼎盛,子孫中不泛朝中重臣。秦大士為人清正,在外只做了十來年的官,乾隆二十八年,就退休回歸金陵。時任陝西巡撫的大兒子秦承恩買下了何如寵的府邸,供養父親。何如寵是明崇禎時期的宰相,門前那段街道由此而叫大夫第。秦大士退任移居大夫第後,於園中種植柏、梓、桐、椐四木,取意“百子同居”, 花園取名瞻園,世代書香相承。園中至今還剩一棵玉蘭樹,每到夏日花白如雪,美麗異常,也是當年大士手植。
秦大士考取狀元後,授職翰林院修撰。第二年,充順天鄉試同考官,次年,散館朝考一等,遂充鹹安宮總裁官,官學總裁,入值武英殿。以母喪而丁憂歸鄉。乾隆二十二年,服闕復官,秦大士教習庶吉士,入值上書房,侍候皇子講讀。乾隆二十三年,大考翰詹,秦大士京察一等二名,擢翰林院侍講學士。乾隆二十四年,出任順天武鄉試副考官。秦大士奉命祭告北嶽等處。乾隆二十五年,任會試同考官。乾隆二十七年,秦大士出任福建鄉試主考官。乾隆二十八年,又任會試同考官。遂請長假終養老父,又推託有病延長假期,其實他已無復出的意思。乾隆三十五年,秦大士進京為乾隆帝祝壽。次年,又為皇太后八十壽辰祝賀。朝中同僚見其精神未衰,就勸他復出為官,被他婉言謝絕,遂不復出。賦閒在家期間,秦大士曾經主持龍城書院事,晚年唯愛呂坤《呻吟語》。
秦大士歷任考官,卷卷盡閱,盡職盡責,得人才頗豐。他恪盡職守,秦大士勸講皇子讀書從來一絲不苟。長久從事培養、選拔人才,很有成效。
秦大士能詩文、善書畫。詩得雅頌體、賦之神韻,文受益於蘇老泉。曾吟詩唱和聖制《喜雨詩》,呈進而獲乾隆帝的褒獎。秦大士曾主講龍城書院、芝陽書院。他的書法兼精篆、隸、行、草。繪畫也有盛名,尤其擅長於畫竹。故有詩、書、畫“三絕”之稱。乾隆四十二年,卒於家中。
據傳說,乾隆年間,狀元秦澗泉(即秦大士,澗泉是他的號)是著名詩人袁枚的得意門生。一天,秦澗泉同昔日的詩友游岳王墳。岳王墳前有鐵鑄的秦檜夫婦跪像,兩旁有以秦檜夫婦互相埋怨的口吻撰寫的一副楹聯。對聯是:“咳!我本喪心,有賢妻何至若是;啐!婦雖長舌,非老賊不到今朝。”詩友們看後發笑,戲謔新狀元也姓秦,是他們的後裔,並要他題對聯以記此游。秦澗泉苦苦一笑,揮筆立就。對聯是:“人從宋後羞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不愧為獨占鰲頭的新科狀元,真可謂善於措詞。還有這樣一段傳說,說的是:“秦殿撰大士在朝時,一日(皇)上偶問曰:‘汝家果秦檜後乎?’秦(大士)無他言,但對曰:‘一朝天子一朝臣。’”也可謂回答巧妙。
秦大士與金陵名流雅士多有交往。著名文學家袁枚到南京任江寧縣令,在燕子磯石壁上見到題詩:“漁火只疑星倒出,鐘聲欲共水爭流。”得知是秦大士所題,兩人從此成為莫逆之交。曾相偕暢遊秦淮河,沿河欣賞兩岸風光,看六朝金粉,水月繁華。秦大士見景生情,詠出七絕一首:“金粉飄零野草新,女嬙日日枕寒津。傷心慢莫悲前事,淮水而今尚姓秦。”最後一句,博得袁大才子喝彩,一時膾炙人口。也正是這最後一句,對於秦大士來說更有其深意。
著有《蓬萊山樵集》、《抹雲樓集》、《秦磵泉稿》。
人稱秦大士的詩、書、畫為三絕,中狀元後更加精益求精,曾奉乾隆之命繕寫《昭明文選》。清著名書法理論家包世臣在《藝舟雙楫》中把清代書法家分為五品九等,秦大士被列入“能品”。在故居的西屋還保存著秦狀元用正、草、隸、篆四體書寫的碑刻,各俱形神,賞心悅目。大士晚年喜歡繪畫,尤其善於寫竹,有時作寫意花卉,生氣盎然,名重一時。
身為金陵人,秦大士在金陵留下了許多遺蹟。尤其是城南一帶,更有不少大士的墨跡題詠。夫子廟大成殿學宮“東南第一學”門匾即由大士題寫。致仕回鄉的秦大士,或居家,或出遊,徜徉山水園林,處處見閒情逸緻。牛首山,攝山(今棲霞山),龍江關,烏龍潭,處處印下他的足跡;龍潭的涵碧樓,陶湘的冰雪窩,無不留有狀元的吟誦。
一天,秦大士和一幫文友到杭州游西湖。來到岳飛墓前,看到秦檜夫婦反綁雙手,朝著岳王墳下跪。一位朋友就故意拉住他題對聯,機敏過人的秦大士並不推辭,也不作任何解釋,提筆緩緩寫道:“人從宋後羞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從此為杭州西湖增添了一段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