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國秦漢時代(221BC~AD220)是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建立與鞏固時期。
漢代宮廷壁畫
興盛,西漢在未央宮承明殿繪「進善旌」、「獬豸木」。魯恭王(劉餘)興在靈光殿「圖畫天地,品類群生,雜物奇怪,山神海靈」。漢宣帝甘露三年(51BC)在麒麟閣繪霍光等功臣像。東漢明帝劉莊永平年間(58~75)在南宮雲台畫開國功臣圖(即雲台二十八將)。這些畫跡已無留存,但從考古發現可以了解到當時的繪畫成就。長沙馬王堆和臨沂金雀山的西漢帛畫表現了墓主在世時的生活及死後祈求升天的情景。形象準確,線條嫻熟,顯示了漢初繪畫的卓越技藝。漢墓壁畫發現較多。洛陽燒溝61號墓、卜千秋墓及傳出洛陽八里台的空心磚壁畫墓均屬於西漢晚期,壁畫內容有歷史故事、神話傳說、引魂升仙、驅鬼避邪、日月星象等;山西平陸與陝西千陽的漢墓壁畫,繪莊園塢壁及天象四神,約當新莽時期。河北望都與安平、河南洛陽與密縣、山東梁山、遼寧遼陽與金縣、內蒙古和林格爾等地的東漢壁畫墓繪車騎出行、宴飲祭祀、樂舞百戲、孝子烈女等內容。
用畫像營造墓室
西漢晚期出現用畫像石營造的墓室及享祠;東漢此風尤甚。出土畫像石最多的是山東、蘇北、豫南、陝北、晉西、四川等地。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是昭帝元鳳年間的沂水鮑宅山鳳凰畫像石;唐河湖陽天鳳五年漢郁平大尹馮君孺人畫像古墓結構宏偉,雕刻豐富。東漢時期以肥城欒鎮村建初八年畫像石,肥城孝堂山郭氏祠與嘉祥武家林武氏祠,及南陽楊官寺、唐河針織廠、綏德王得元墓、襄城茨溝、山東安丘與沂南、徐州茅山、成都揚子山一號墓等出土的畫像石較為重要。畫像磚以河南、四川出土最多,皆為築墓預製件。洛陽、鄭州等地出土西漢畫像空心磚,模印著門闕衛士、車騎狩獵、主賓揖見、舞樂百戲、禽獸嘉樹、神話人物及幾何圖案等畫面,形象雄渾簡練。成都、德陽等地出土的東漢方形畫像磚反映生產、生活的畫面較多,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漢代的雕刻
藝術也很發達。興平霍去病墓前的「馬踏匈奴」及臥馬、伏虎、臥象、臥牛、怪獸喫羊、野人抱熊等石刻組雕風格古樸,氣勢雄大。鹹陽石橋與山西安邑的西漢石虎具有相似的風格。東漢的大型石刻人像有登封中嶽廟前及曲阜漢樂安太守墓前的石翁仲、四川灌縣出土的李冰石像等。雅安高頤墓和南陽宗資墓前的石天錄;洛陽伊川、孫旗屯及鹹陽沈家村出土的石避邪,昂首雄視,豪邁挺拔,標誌著雕刻技藝益趨成熟。鹹陽楊家灣西漢早期 需增加概述;
墓出土的大批將士、騎士俑軒昂肅穆;河南孟津及西安出土的西漢彩繪舞女俑與女坐俑形貌娟秀。濟南無影山出土的西漢樂舞雜技陶俑盤和洛陽燒溝儲運站第14號墓出土的東漢樂舞俑群,把高超的演技與歡樂的氣氛,表現得淋漓盡致。四川郫縣出土的東漢說唱俑把興會淋漓的神態刻畫得惟妙惟肖。成都天回山出土的東漢大陶馬、輝縣出土的東漢陶羊和陶狗,造型也很生動。此外,鹹陽出土的西漢羽人騎天馬玉雕,滿城西漢竇綰墓出土的鎏金「長信宮燈」,晉寧石寨山出土的西漢二虎搏豬及俘獲銅扣飾,武威雷台東漢墓出土的行空天馬等亦為匠心獨具、造型別致的雕鑄珍品。漢代在陶瓷、絲織等工藝方面也獲得了高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