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五千年人類歷史文化的長河中,代表“龍山文化”的黑陶,作為造型藝術獨立於世界文化之林,以它固有風采和神奇的魅力,展示著我們祖先自覺地改造生活條件和生活環境的直接成果。在世界工藝美術史上放射著燦爛的光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秦源黑陶
- 代表:龍山文化
- 類型:工藝美術
黑陶藝術簡介,秦源黑陶製作工藝,秦源黑陶特點,
黑陶藝術簡介
我國黑陶藝術,品種豐富多彩、製作精美獨到,但在漫長的封建時代和舊中國,工藝美術長期得不到應有的重視,那時的人們也沒有意識到這種傳統的古老藝術具有潛在的巨大震撼力。黑陶,多被奴隸主和貴族們所利用,他們用於裝飾宮殿、點綴廳堂、成為誇耀富有、顯示地位和等級的標誌,而在民間卻少有問津。
建國後,黑陶藝術得到了重視,引起社會各界的矚目,多年來,黑陶的製作在我們民間一直承襲仿製,其製作場所多為原始家庭作坊,規模小、設備舊、產量低而難以形成系列,隨著改革開放的形勢發展,黑陶生產再次興起。為了挽救瀕於絕響的傳統文化遺產而得到繼承和發揚,為使中國黑陶工藝在繼承中創新發展,從而用精美的藝術品豐富現代文化生活的需求,一九九五年,在三秦大地渭水之濱傲然萌生一個黑陶界的新秀——秦源黑陶。
受著一種精明置業理念的支配和挽救、繼承中而求得創新和發展,廠長劉清源先生曾幾度撥山涉水走訪各地、遍覽出土文物原件和各種文獻資料,擷取了大量寶貴經驗。幾年來,歷經坎坷和艱苦不懈的努力,如今的“秦源黑陶”以燒制之精、造型之美、圖案之絕、品種之多、規模之大被譽為黑陶中的佼佼者。
秦源黑陶製作工藝
“秦源黑陶”,取材於純淨、細膩的紅膠土,經過水力和風力的衛刷和揚棄,從而成為一種純化的“漂漬土”其中含鐵量和含鹼金屬氧化物較高,以致使它在製作成形中達到薄而堅的程度。其需要勻和、沉澱、起胎、拉胚成形、壓光、書畫、雕刻等一系列精細的手工操作,最後裝點、封窯、燒制而成的秦源黑陶其胎質極為細膩,給人以柔滑溫潤之感,器壁頗為單薄,具有欲吹即透之功。表面特別光亮,尤如明鏡一般,質地非常堅硬,令人視之生鋼,不僅如此,它的質色分為烏黑、銀灰、橙黃三種,其色調有深有淺、有濃有淡,依不同器物各類特點要求而增減其不同色度,形成各有其色而色澤適度。
秦源黑陶特點
秦源黑陶,在器物的圖案設計上,它延續和發展了仰韶文化彩陶藝術中的幾何紋,所不同的是其直接用凹凸單線和複線輪紋,而不用彩繪,其效果使圖案趨向質樸無華,使整體造型與圖案結合形成一種完美的和諧。秦源黑陶,在表現方法上既注重運用傳統手法,又大膽地結合現代工藝技巧,既追求物品外在的形態美,又注重畫面造型的神態美;秦源黑陶——精品薈萃、琳琅滿目,陶藝的不斷推陳出新,令人嘆為觀止,它把我們帶進遠古夢幻般的追憶和遐想當中,使我們仿佛清楚地看到了祖先們在遠古時代勞動生息的畫面。
經過多年的求索和錘鍊,秦源黑陶已近爐火純青,鑑賞中人們仿佛可以從遠古的新石器時代走進夏、商、周、秦、漢、隋、唐七個朝代的歷史陳列,可以從陶器的靜感中產生動感,從現實返回先古,不僅能領略到商、周青銅器的風格和氣勢,而且不乏隋唐五代越窯青瓷的風采和韻味,這一切仿佛構成一部時代感十分強烈的無聲交響曲。 秦源黑陶,在保持“黑如漆、明如鏡、硬如瓷、聲如馨”的傳統黑陶藝術的基礎上勇於創新,在總體以不失先民儀型,而力求品種多樣,在造型和圖案上更貼近現代人的觀賞心理,在藝術節奏上保持一種特有的凝重氣氛,在質量上力求完美無疵。喜睹精美之外觀,品味豐厚之內涵,秦源黑陶——巧奪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