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樂府鐘

秦樂府鐘

此展品為秦代的青銅器。鼻形紐,有錯金蟠螭紋、流雲紋、錯銀雲紋、陽線雲雷紋飾於鐘上。紐部刻有“樂府”二字,證明秦代已經設有樂府機構。現收藏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秦樂府鐘
  • 出土地點:秦始皇帝陵園西側內外城垣間的飤官
  • 館藏地點:西安市臨潼區秦俑館公路與秦陵北路交叉口
  • 所屬年代:秦
  • 通高:13.30厘米
  • 所屬博物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 所屬地區:陝西鹹陽
展品介紹,簡介,意義,

展品介紹

1976年,秦始皇帝陵園西側內外城垣間的飤官遺址出土青銅質,鼻形紐,有錯金蟠螭紋、流雲紋、錯銀雲紋、陽線雲雷紋飾於鐘上。紐部刻有“樂府”二字,證明秦代已經設有樂府機構。經測試,此鐘聲音清脆悅耳,音調準確,鐘聲屬於C調。樂府是皇家慶典和祭司時管理音樂的官署。

簡介

秦 樂府鐘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高12.8厘米]
1977年陝西臨潼秦始皇陵出土,鈕鐘,鈕較長,兩銑斜弧向內收斂,枚作乳丁形。鉦、篆間及鼓部飾錯金或錯銀雲紋、菱形幾何紋等。有銘文“樂府”兩字。
秦樂府鐘秦樂府鐘
秦樂府鐘為青銅所鑄,帶有鼻鈕,通高13.3厘米, 兩銑間7.2厘米,鼓間5.8厘米, 舞廣6厘米×4.8厘米。雖在地下埋藏了兩千餘年,出土後鐘體上錯金銀的花紋卻清晰而完整,顯示出豪華典雅的風範。鐘的鉦部和鼓部為錯金蟠紋,篆間及鐘帶為錯金流雲紋,鐘帶為錯銀流雲紋,不同的紋飾相間排列,相互襯托,更顯示出外型的精美。鐘的內側還有細如髮絲的陰線雲紋,我們以往發現的編鐘內壁均為素麵,不裝飾花紋,而這口樂府鐘內壁卻刻有陰線雲紋,在考古上極為罕見。那么如此精美的紋飾,是怎樣製作的呢?秦樂府鐘採用的是嵌錯結合工藝,就是在鑄造好的鐘體上用金銀絲鑲嵌成花紋,然後把器表磨光,使花紋清晰,線條鮮明。鑄造如此纖細的花紋,一是制模不易,二是燒鑄時銅斗的溫度難以掌握。若溫度偏高容易把橫的紋路衝垮,偏低則銅斗流動不暢,花紋鑄不完整,此鐘的花紋基本完整、清楚,令人驚異。充分顯示了秦代高超的青銅冶鑄水平和工藝水平,為進一步研究古代錯金銀及鑲嵌工藝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意義

秦樂府鐘不僅精美,同時作為一件古樂器還包含著非常豐富的樂理知識。鐘的內壁有四條調音帶,並有銼痕,說明秦人已經對鐘進行過調音。1982年著名音樂家呂驥先生敲響了樂府鐘兩千年來的第一聲,並鑑定它的音調為c調,音質清脆悅耳,音準度也很高。這在了解和探討秦代音樂成就方面無疑有著重要意義。
秦樂府鐘是集中全古代中國最高的文化智慧、精華和人才、集全國之長才得以完成的,這從另一個角度講,正是秦代國家大統一帶來的結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