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灣遺址

大地灣遺址

大地灣遺址,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東北45千米處的五營鄉邵店村東側,坐落在葫蘆河支流清水河南岸的二、三級階地和相接的緩坡山地上,總面積270萬平方米。

大地灣遺址是一處距今8000年—4800年的史前遺址,是中國新石器時代發現的較早的遺址。2006年發掘發掘研究顯示,大地灣遺址的人類活動歷史由8000年前推前至6萬年前。該遺址出土出土陶,石、玉、骨、角、蚌器等文物近萬件,發掘房址241座。該遺址對探索中華文明的線索和原生面貌,揭示隴右與天水古代文化的考古編年和文化序列,都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

1988年1月13日,大地灣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12月,大地灣遺址被中共甘肅省委確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21年10月18日,入選全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地灣遺址
  • 地理位置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東北45千米處的五營鄉邵店村東側
  • 開放時間:周二-周日9:30-17:00;周一閉館 
  • 占地面積:2700000 m
  • 保護級別:第三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編號:III—189
  • 分類號:V—9
  • 所處時代:新石器時代
歷史沿革,遺址特點,文物遺存,研究價值,保護措施,歷史文化,旅遊信息,所獲榮譽,

歷史沿革

大地灣遺址
遠眺大地灣遺址
大地灣遺存包含五個文化期,據碳-14年代測定時代約為7800年—4800年,上下跨越三千年左右。大地灣遺存一期文化即前仰韶文化或大地灣文化,約為7800—7300年前。大地灣遺存二期文化即仰韶文化早期,約為6500—5900年前。大地灣遺址三期文化即仰韶文化中期,約為5900—5600年前。大地灣遺址四期文化即仰韶文化晚期,約為5500—4900年前。大地灣遺址五期文化即常山下層文化,約為4900—4800年前。
1958年,大地灣遺址被發現。
1978年—1984年,甘肅省文物工作隊對大地灣遺址進行了歷時七年的連續性考古發掘。
1995年,甘肅省文物工作隊對大地灣遺址進行了補充發掘,揭露面積達14000平方米。
2006年,由蘭州大學、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甘肅大地灣文物保護研究所對大地灣遺址進行發掘。
2006年5月—2008年10月,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蘭州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和甘肅大地灣文物保護研究所聯合對大地灣遺址多次發掘,發現了8000年—6萬年前的人類活動遺蹟。

遺址特點

規模布局
大地灣遺址總面積270萬平方米,是年代較早,規模較大最具中國建築風格的“宮殿式建築”,布局規整,平衡對稱,由主室、東西兩側室和後室、門前附屬物構成,總面積420平方米,並在牆壁、門、灶台的設計布局上還增加了防火保護層。
大地灣遺址
大地灣遺址沙盤
地層堆積
大地灣遺址第1—3文化層形成於60000—20000年前,地層中僅發現石英砸擊技術產品,如石英石片、碎片等;第4文化層形成於20000—13000年前,細石器技術產品和大地灣一期陶片開始出現,但在遺物總體數量上處於從屬地位;第5文化層形成於13000—7000年前,以細石器和大地灣一期陶片為主;第6文化層形成於7000—5000年前,主要文化遺物為半坡和仰韶晚期陶片。

文物遺存

大地灣遺址自1978年首次發掘開始,出土了土陶,石、玉、骨、角、蚌器等文物近萬件,發掘房址241座,是深穴窩棚式建築,灶址104個、灰坑和窯穴321個、窯址35個、墓葬70座、壕溝9條。編號F901的地面,是“混凝土”地面。編號F901的建築是宮殿式建築。編號為F411房址上發現繪畫。編號F901原始地面下層混合層中的材料是中國較早的人造輕骨料。編號F405、F901用草泥包裹的附牆壁柱遺蹟是中國較早的消防實例。出土的條形盤、鏟形抄、簸箕形器等是中國較早的度量衡。陶器口沿上多繪有紅色寬彩帶,是中國最原始的彩繪圖案,陶器形狀有圓底缽、三足缽、三足罐、圈足碗、小口瓶、尖底瓶、口足鼎、平底釜、條形盤、深腹罐等。大量早期彩陶製品以繪有變體魚紋和鳥紋相結合的花紋為主。陶器上發現10多種刻劃符號,有類似水波紋狀的;有類似植物生長的,還有以直線和曲經相交的形紋等。出土的人頭型器口彩陶瓶是中國較早的雕塑。大地灣遺址一期灰坑中,採集到已碳化的禾本科的黍和十字花科的油菜籽。大地灣遺址編號為H398的灰坑中,發現一堆炭化的糧食標本,鑑定為(俗稱糜子),但黍粒均小於現代種。

研究價值

大地灣遺址的研究顯示,古人依次經歷了原始狩獵採集、發達狩獵採集大地灣遺址、大地灣一期原始農業和仰韶早晚期成熟的農業四個經濟發展階段,為研究中國西北地區原始建築、藝術、農業起源、文字和宗教等提供了詳實的資料。大地灣遺址的發現對建立渭河上游史前文化序列、研究黃河流域新石器文化的產生、發展以及探索中華文明起源的歷史進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大地灣遺址的彩陶對研究中國繪畫的起源和原始社會的繪畫藝術有重要學術價值,陶器上發現的刻劃符號為中國的文字起源提供了極為重要的資料和線索。
大地灣遺址
墓葬
大地灣遺址骨骼穩定同位素證據表明,該地區距今約5900年粟黍農業才得到強化。

保護措施

1994年12月,大地灣遺址被中共甘肅省委確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大地灣遺址
大地灣原始宮殿遺址
1988年1月13日,大地灣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3年5月,甘肅省人民政府劃定並公布大地灣遺址保護範圍275萬平方米,建設控制地帶1060萬平方米。
2005年,大地灣遺址被列入“十一五”期間中央政府引導的重要大遺址保護項目庫。
2007年,國家發改委、國家文物局批准大地灣遺址保護項目立項。該項目共有五個子項目,分別是大地灣史前遺址博物館建設;F901(大地灣著名的宮殿建築遺址)遺址保護大廳外觀改造;周圍散水及護坡加固維修;原始村落復原和遺址展示區。
2021年10月12日,入選國家文物局《大遺址保護利用“十四五”專項規劃》“十四五”時期大遺址”名單。

歷史文化

大地灣文化
大地灣文化是華夏先民在黃河流域創造的古老文明,是華夏文明的來源之一。大地灣遺址是中國黃河中游最早也是延續時間最長的舊石器文化和新石器時代文化,存在4800—60000年前。大地灣遺址文化內涵豐富、特徵鮮明,既是中國率先使用彩陶的史前先民,又是西北地區最早產生的農業文化。
大地灣文化並不包括大地灣遺址的所有古文化。大地灣遺址含有大地灣文化、仰韶文化、常山下層文化,該遺址的主要遺存為仰韶文化。大地灣文化特指遺址最下層的早期彩陶文化。
大地灣文化時的先民們已經種植粟類作物,並飼養豬、狗等家畜,過著定居的聚落生活。當時的生產工具以磨製為主,但仍然有不少打制石器和細石器。制陶工藝比較原始,以夾細砂紅陶和褐陶為主,火候低、器類少,彩陶尚處於萌芽階段。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大地灣遺址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東北45千米處的五營鄉邵店村東側,座落在葫蘆河支流清水河南岸的二、三級階地和相接的緩坡山地上。
大地灣遺址
交通
天水市——天巉公路——304省道——462縣道——大地灣遺址。

所獲榮譽

2021年10月18日,被評為“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