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兵馬俑群雕

秦始皇兵馬俑群雕

《秦始皇兵馬俑群雕》 陶製群雕,秦朝製作,出土於陝西臨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秦始皇兵馬俑群雕
  • 外文名稱:Qin shihuang terracotta warriors statues
  • 地理位置陝西臨潼
  • 著名景點:秦始皇
秦始皇兵馬俑群雕,概述,秦始皇陵兵馬俑,簡介,二號俑坑,

秦始皇兵馬俑群雕

《秦始皇兵馬俑群雕》 陶製群雕,秦朝製作,出土於陝西臨潼
俑,是我國古代墓葬中摹仿人形而製作的一種隨葬品,最早起源於東周,在秦漢和唐代最為盛行,其中陶俑的數量最多,藝術價值也最高。由於俑是代替活人殉葬的陪葬品,而早期的殉葬者都是社會下層人物,俑的形象無疑是當時現實生活的寫照,體現了時代的風格,並具有創作自由,生動活潑等特點。它在中國古代雕塑藝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中國古代雕塑區別於西洋雕塑的一個重要類型。舉世聞名的陝西臨潼秦始皇陵兵馬俑坑出土的數以千計的陶俑就是這種藝術最傑出的代表。

概述

整個秦始皇兵馬俑坑占地面積達二萬多平方米,其中以一號坑最為壯觀。這一俑坑位於秦始皇陵東側約1.5公里處,占地一萬四千多平方米。在青磚鋪底的地面上排列著面向東方的陶俑和陶馬多達六千餘件,組成了一個由戰車、步兵相間排列的嚴整方陣。二號俑坑面積也達一萬多平方米,有兵馬俑一千多件,是由戰車、騎兵、弩兵和步兵等兵種組成的混合陣容;三號俑坑面積約520平方米,有戰車一乘,武士俑68個;二號和三號坑中間還有一條面積近五百平方米但沒有放置陶俑的坑。這四個坑的位置完全符合古代兵書的布陣原則,布局嚴謹而完整,場面恢宏壯觀,氣勢磅礴,令人嘆為觀止。它是中國統一後秦王朝強大武力的象徵,也是當時生機勃勃的時代特徵的完美體現。
然而,這數以千計的大型陶俑,不僅在宏大的氣勢上給人以深刻印象,而且還在人物形象的刻劃上達到了中國古代雕塑的一個高峰,表現出極高的寫實技巧。這些陶俑一般高約1.80米,最矮的也有1.75米,高的則達2米。它們幾乎包括了各個等級和兵種的古代軍人,從容貌到服飾上都不相同,形象極其生動自然,並且體現出因地域不同而具有的生理面貌上的細微差別和人物豐富的性格特點,同時,這些多樣的容貌和性格,又都融合在全軍龐大雄壯的氣勢之中,形成了高度的統一感。陣營中的陶馬則以其矯健的肢體和警覺的神態顯示了我國古代雕塑家對動物塑造的高超技術和深厚的工藝傳統。從散落在周圍的腐爛的木頭和青銅遺蹟來看,所有這些陶俑原本都裝備了實戰中使用的矛、戈、劍和弓弩等兵器。可以想像,陶俑剛完成時那刀槍林立、全副武裝的龐大陣營該是何等的輝煌和壯觀啊!
象這種規模巨大,在思想性和藝術性等多方面都有很高水平的雕塑藝術,不論在我國還是在世界的歷史上都是罕見的,無愧於“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美譽。

秦始皇陵兵馬俑

簡介

兵馬俑多用陶冶燒制的方法製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蓋一層細泥進行加工刻劃加彩,有的先燒後接,有的先接再燒。其實當年的兵馬俑各個都有鮮艷和諧的彩繪。我們發掘過程中發現有的陶俑剛出土時局部還保留著鮮艷的顏色,但是出土後由於被氧氣氧化,顏色不到十秒鐘瞬間消盡,化作白灰。現在能看到的只是殘留的彩繪痕跡。兵馬俑的車兵、步兵、騎兵列成各種陣勢。整體風格渾厚、健壯、洗鍊。如果仔細觀察,臉型、髮型、體態、神韻均有差異:陶馬有的雙耳豎立,有的張嘴嘶鳴,有的閉嘴靜立。所有這些秦始皇兵馬俑都富有感染人的藝術魅力。 一號俑坑發掘 一號坑的發現,緣於1974年3月,秦兵俑面世,當時西楊村農民在村南打井,井口剛好開在一號坑的東南角,。1974年7月中旬,由陝西省博物館、文管會、臨潼縣文化館聯合組成的考古發掘隊進駐秦俑坑工地。隨著工作範圍的不斷擴大,1976年-1978年,考古隊又增添了考古、保護、照相、修復等方面的人員,新生力量的加強,各項工作的開展,使考古隊一時顯得異常熱鬧。一號坑發掘工作全面開展,10多個修復組展開對兵馬俑的大規模修復。 二號俑坑發掘 如果說一號坑的發現,是農民打井偶然發現的話,二號兵馬俑坑則是考古工作者經過鑽探的科學發現。這裡邊就沒有那么多的曲折而有趣的故事了。1976年4—5月間,考古隊在一號坑的東端北側有目的的鑽探工作中,於4月23日又發現了一個兵馬俑坑。  二號坑保護大廳竣工後,正式的科學考古發掘工作就要開始了。1994年3月1日,在二號坑保護大廳內舉行了隆重的二號坑開工典禮,時任國家文物局局長張德勤親臨現場,宣布了二號坑發掘工作的正式開始。為了保證這一重點考古工程的科學化、規範化,國家文物局專門成立了二號坑專家組,以指導考古發掘工作。 三號俑坑發掘 三號坑的發現,同二號坑一樣,是考古隊經過鑽探的結果。繼一、二號兵馬俑坑之後,1976年5月11日,又在一號坑西端北側25米處,鑽探發現了一個陪葬坑,根據發現的先後,編號為三號坑。

二號俑坑

秦始皇二號俑坑呈曲尺形,位於一號坑的東北側和三號坑的東側,東西長96米,南北寬為84米,總面積約為6000平方米。坑內建築與一號坑相同,但布陣更為複雜,兵種更為齊全,是3個坑中最為壯觀的軍陣。它是由騎兵、戰車和步兵(包括弩兵)組成的多兵種特殊部隊。二號坑建有1.7萬平方米的陳列大廳,是目前我國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的現代化遺址陳列廳。二號坑有陶俑陶馬1300多件,戰車80餘輛,青銅兵器數萬件,其中將軍俑、鞍馬俑、跪姿射俑為首次發現。二號坑東、西兩端各有4個斜坡門道,北邊有2個斜坡門道,俑坑坐西面東,正門在東邊。坑內布局分為4個單元。 第一單元,位於俑坑東端,四周長廊有立式弩兵俑60個,陣心由八路面東的160個蹲跪式弩兵俑組成。弩兵採取陣中張陣的編列,立、跪起伏輪番射擊,以彌弩張緩慢之虞。 第二個單元,位於俑坑的右側,由64乘戰車組成方陣(車系木質,僅留遺蹟)。每列8乘,共有8列。車前駕有真馬大小的陶馬4匹。每車後一字排列兵俑3個,中為御手拉馬轡,另兩個分別立於車左和車右,手持長柄兵器。 第三單元,位於中部,由19輛戰車,264個步兵俑和8個騎士俑組成長方形陣,共分3列。每匹馬前立騎士俑一個,一手牽馬韁,一手作拉弓狀。每乘車後除三名車士外,還配有8~36個步兵俑。 第四單元,位於軍陣左側,108個騎士俑和180匹陶鞍馬俑排成11列橫隊,組成長方形騎兵陣。其中第1、3列為戰車6輛。每匹馬前,立胡服騎士俑一個,右手牽馬,左手拉弓。而俑坑內的108件騎兵俑是我國考古史上首次發現的數量眾多的古代騎兵的形象資料。在服飾裝束及高度等方面都是嚴格模擬古代騎兵的戰時形象。與步兵、車兵俑顯然不同。它頭戴圓形小帽,帽子兩側帶扣系在頜下,身著緊袖、交領右衽雙襟掩於胸前的上衣,下穿緊口連襠長褲,足磴短靴,身披短而小的鎧甲,肩上無披膊,手上無護手甲。衣服具有短小輕巧的特色,鎧甲顯得簡單而靈活。騎兵俑特殊的裝束也與騎兵的戰術特點密切聯繫。  而銅車馬的出土使世人耳目為之一新。其工藝之複雜,作之精巧,技藝之卓越無不令人驚嘆。秦陵二銅車是一種帶有篷蓋的豪華車,車輿接近正方形,它寬78厘米,進深88厘米,其寬度僅比一號車長4厘米,可進深較之一號車長40厘米。二號車輿上罩著一塊類似於龜蓋狀的篷蓋。大篷蓋不僅將車輿全部罩了起來,甚至連車輿前邊的“駕駛室”也遮蓋起來,形成封閉式的車輿。以便車主與“駕駛員”傳遞命令。二號銅車屬於小轎車類型。車主既可以坐乘,也可以臥息。如果躺在這樣寬敞、舒適、豪華的車輿內,完全可以享受到一種“軟臥車”的舒服感。即使遠行千里也可以消除長途顛簸的疲勞。二號車車內設備更富有特色。車輿內曝有彩繪美的軟墊。考古專家曾在車輿底部發現一塊方形大銅板,其大小几乎與輿論輿論底尺寸相當,銅板表面彩繪著各種鮮艷的幾何形圖案花紋,下面四角和中部有8個3厘米高的銅支釘支撐。這塊彩繪大銅板無疑就是古車上的“文茵”,類似於一種軟墊製品。如果車中鋪設雙重文茵,一定更加平穩而舒適,其功能無異於現代的“軟臥車”。可以說二號車屬於我國最早的“軟臥車”模型。考古專家經過仔細清理髮現二號銅車馬總共由3462個鑄件組成,其中銅鑄件1742件,金鑄件737件,銀鑄件983件。總重量達1241公斤,其中金鑄件3公斤多,銀鑄件,4公斤多。一號銅車馬鑄件的數量也不會相差太遠。兩乘車加起來不少於5000多個零部件,尤其令人拍手叫絕的是這裡所有的零部件全部是鑄造成型。而這5000多個零部件無論是大至2平方米以上的篷蓋、傘蓋及車輿、銅馬、銅俑等,還是不足0.2平方米的小攸勒管都是一次鑄造成型。就拿篷蓋與傘蓋的鑄造來說,它不僅面積大,而且薄厚不一,厚的地方為0.4厘米,薄的地方僅有0.1厘米,再加上篷蓋、傘蓋,都有一定的弧度,這樣難度大的篷蓋、傘蓋能一次性澆鑄成功,不要說在2200年前的秦代,就是在科技發達、設備齊全的今天也並非易事。銅馬和銅俑的鑄造也令我們當代的工程師望塵莫及。我們發現8匹銅馬、兩個御官俑的鑄造都達到了惟妙惟肖的程度,無論是整體造型,還是神態、性格、氣質的刻劃都可以與秦俑坑那雕塑最好的將軍俑相媲美。銅馬、銅俑鑄造如此準,形神兼備實為罕見。比如銅馬的籠頭,它是由82節小金管和78節小銀管連線起來,每節扁狀金銀管長僅0.8厘米,一節金管與一節銀管以子母卯形式相連線,其精細和靈活程度較之現代的表鏈毫不遜色。經令人感到驚奇的是那馬脖子下懸掛的纓絡,這些纓絡全是採用一根根細如髮絲的銅絲製作的。專家們用放大鏡反覆觀察,驚奇地發現銅絲表面無鍛打痕跡,粗細均勻,表明很可能是用拔絲法製成。尤其是以銅絲組成的鏈環,是由銅絲兩端對接焊成,對接面合縫非常嚴密。如此纖細的銅絲(0.5毫米)到底是用什麼方法製作?採取什麼樣的工藝焊接?目前還是一個謎團。總之,銅車馬的鑄造工藝堪稱古代青銅冶鑄方面了不起的奇蹟。試想當時沒有車床,更沒有現代化的冶鑄設備,鑄造出如此精美的金、銀、銅大小規格不同的車馬部件實在是一項偉大的創舉。秦始皇兵馬俑二號俑坑出土的總之,秦俑二號坑出土的弓箭手、輕車兵、騎兵俑等,首次為我們展示了2200年前的古代騎兵、輕車兵和弓箭手的形象資料,在古代軍事史的研究方面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三號俑坑 秦始皇兵馬俑三號坑位於一號坑西端北側,與二號坑東西相對,南距一號坑25米,東距二號坑120米,面積約為520平方米,整體呈凹字形,由南北廂房和車馬房組成,車馬房中有一輛駟馬戰車及四件兵馬俑,三號坑共可出土兵馬俑68個。從3號坑的內部布局看,應為一二號坑的指揮部。三號坑是三個坑中唯一一個沒有被大火焚燒過的,所以出土時陶俑身上的彩繪殘存較多,顏色比較鮮艷。春秋戰國之前的戰爭,指揮將領往往要身先士卒,衝鋒陷陣,所以他們常常要位於卒伍之前。春秋戰國時期隨著戰爭規模的增大,作戰方式的變化,指揮者的位置開始移至中軍。秦代戰爭將指揮部從中軍中獨立出來,這是軍事戰術發展的一大進步。指揮部獨立出來研究制訂嚴密的作戰方案,更重要的是指揮將領的人身安全有了進一步的保證。這是古代軍事戰術發展成熟的重要標誌。三號秦坑是世界考古史上發現時代最早的軍事指揮部的形象資料。建築結構,陶俑排列,兵器配備,出土文物都有一定的特色。它提供了研究古代指揮部形制、卜占及出戰儀式,命將制度及依仗服的服飾、裝備等問題的珍貴資料。 陪葬坑 秦始皇兵馬俑(另一種以陳景元為代表的說法是為宣太后修建的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俑坑布局合理,結構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東向西的承重牆,兵馬俑排列在牆間空檔的過洞中。秦陵內共有3個兵馬俑坑,呈品字形排列。秦始皇一號俑坑,呈長方形,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約5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門道。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平均身高1.80米左右,最高的1.90米以上,陶馬高1.72米,長2.03米,戰車與實用車的大小一樣。但兵馬俑並非按原比例還原,據記載秦人身高在165cm左右。秦俑大部分手執青銅兵器,有弓、弩、箭鏃、鈹、矛、戈、殳、劍、彎刀和鉞。青銅兵器因經過防鏽處理,埋在地下兩千多年,至今仍然光亮鋒利如新,它們是當時的實戰武器,身穿甲片細密的鎧甲,胸前有彩線挽成的結穗。軍吏頭戴長冠,數量比武將多。秦俑的臉型、身材、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齡都有不同之處。  統一六國之後秦國實行全國徵兵制,兵源來自全國各地,這恐怕是他們在臉型、表情、年齡上有差別的主要原因。工匠們用寫實的藝術手法把它們表現得十分逼真,在這個龐大的秦俑群體中包容著許多顯然不同的個體,使整個群體更顯得活躍、真實、富有生氣。縱觀這千百個將士俑,其雕塑藝術成就完全達到了一種完美的高度。無論是千百個形神兼備的官兵形象,還是那一匹匹栩栩如生的戰馬塑造都不是機械的模仿,而是著力顯現它們“內在的生氣、動力、情感靈魂、風骨和精神。”絕大部分陶俑形象都充滿了個性特徵,顯得逼真,自然而富有生氣。俑坑發現種類齊全,數量空前的青銅兵器極大地豐富了秦兵器研究的領域,其中長鈹,金鉤等都是兵器考古史上的首次發現。兵器鑄造的標準化工藝、兵器表面防腐處理技術的發現和研究填補了古代科技史研究的空白。而秦俑的設計者為了再現2000年前的秦軍“奮擊百萬”氣吞山河的磅礴氣勢,他們不僅僅在於追求單個陶俑的形體高大,而且是精心設計了一個由8000餘件形體高大的俑群構成一組規模龐大的軍陣體系。右側為一個巨大的方陣,左前方為一個大型疏陣,左後方則是指揮部。那數千名手執兵器的武士,數百匹曳車的戰馬,一列列、一行行,構成規模宏偉、氣勢磅礴的陣容。有的頭挽髮髻,身穿戰袍,足登短靴,手持弓弩,似為衝鋒陷陣的銳士;有的免盔束髮,外披鎧甲,手持弓弩,背負銅鏃,似為機智善射的弓箭手;有的頭戴軟帽,穿袍著甲,足登方口淺履,手持長鈹,似為短兵相接的甲士。還有的身穿胡服,外著鎧甲,頭帶軟帽,跨馬提弓的騎士;有頭帶長冠,兩臂前伸,雙手握髻,技術熟練的御手;有頭戴長冠,穿戰袍,著長甲,手執無鉤的下級指揮官;有頭戴鶡冠,身著彩色魚鱗甲,雙手扶劍,氣度非凡的將軍。這栩栩如生的千百個官兵形象,尤其在神態、個性的刻畫方面,顯得逼真、自然,而富有生氣。如將軍俑的形象:身材魁梧,身著雙重短褐,外披彩色魚鱗甲,頭帶雙卷尾長冠,昂首挺胸,巍然佇立,有非凡的神態和威嚴的魅力。一般戰士的神態:有的嘴唇努起胡角反卷,內心似聚結著怒氣;有的立眉圓眼,眉間的肌肉擰成疙瘩,似有超人的大勇;有的濃眉大眼,闊口厚唇,性格憨厚純樸;有的舒眉秀眼,頭微低垂,性格文雅;有的側目凝神,機警敏銳;有的昂首靜思,有的低首若有所思,兩者雖然得刻畫一個“思”字,由於表現手法不同,前者給人的印象是氣宇軒昂略帶傲氣,後者沉靜文雅。秦俑表現的是古代軍事題材,它既沒有選擇兩方交戰、將士廝殺的戰爭場面,也沒有選擇將士修整屯兵防守的場面。而是捕捉了將士披甲,直兵列陣地,嚴陣以待的臨陣場面。儘管我在這個井然有序的靜態軍陣營,藝術家們在單個陶俑的雕塑上,還是力求“偶動與靜之中”。使那一件件披甲之銳的武士俑昂眉張目,肅然佇立,神態堅定而勇敢,他們好似整裝待發,又好似處於臨戰狀態,還有那一件件駕車的御手俑,雙臂前伸,緊握髻繩,目視前方,待命而發;那一匹匹曳車的陶馬,膘肥體壯,張鼻嘶鳴,雙目圓睜,兩耳豎立;那一件件騎士俑,右手牽馬,左手提弓,機警的立於馬前,一旦令下,就將馳騁疆場。正是由這千百個充滿生氣、神態各異的陶俑構成整體靜態的軍陣地,達到了一種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靜極則生動,愈靜則愈動”。惟有這種靜態的軍陣才能使人們感到軍陣巨大威懾力的深淺莫測。這樣恢宏的陣列,宏偉的構圖,空前絕後,無與倫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