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全村國土面積8.49平方公里,海拔879 米,年平均氣溫20.2 ℃,年降水量1675.6 毫米,適合種植;
水稻、茶葉、
咖啡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9992畝,水田3820畝,旱地6172畝,人均耕地2.87畝,林地7060畝。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440.7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51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7627畝(其中:田3821畝,地2715 畝),人均耕地2.87畝,主要種植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7491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774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67畝,主要種植咖啡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 89畝,其中:養殖面積89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2年底,全村有703戶通自來水, 有703戶通電,有515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94戶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7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078戶。
該進村道路為屬於柏油、水泥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5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5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3497.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497.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32畝。
該村到2012年底,有66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2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440.7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937.20萬元,畜牧業收入211.5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556頭,肉牛24頭,肉羊0頭); 林業收入52.50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94.70萬元, 工資性收入29.6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510.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9.6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76人 ,在省內務工52人,到省外務工14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縣。
2012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28.10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茶葉、咖啡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植業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703戶,共鄉村人口2731人,其中男性1362人,女性1369人。其中農業人口2731人,勞動力1800人。
到2012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512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 距離鎮衛生院0.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703戶。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2所,校舍建築面積 422平方米,擁有教師20人,距離普文鎮中學5 公里。截止2012年底,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47人,其中:小學生182人,中學生117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5個、無圖書室和業餘文娛宣傳隊。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2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70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8103.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3200個(勞均1個)。年末集體總收入63.41萬元,有固定資產7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財務。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總支部 1個,下設 10個黨支部,共有黨員55人,少數民族黨員 32人,其中男黨員44人、女黨員11人。該村黨支部2007年被評為 優秀黨支部先進基層黨組織。
村委會由總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秤桿、大開河等13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37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13個村小組中有4個村小組的進村道路為砂石路,有7個村小組的進村道路為土路,各村的進村道路尚需硬化,特別是土路路面的進村道路一到雨季都無法保證道路通暢;
2、13個村寨的飲用水都未經過淨化處理,且有部分村寨在冬季乾旱季節常出現用水困難;
3、田間道路均為土路,且較窄易爛,每年需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財力來進行維修;
4、醫療衛生條件差,絕大部分村民就醫路程遠;
5、村民在生產中運用科技致富的能力較差,迫切需要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和技能培訓;
6、有6個村寨的水田不能有效灌溉,需完善水利灌溉設施建設;
7、整個村委會都無圖書室,不便於村民學習科學技術,村民的文化素質有待提高;
8、有8個村小組無娛樂活動場所,不利於村民開展娛樂活動;
9、村內生活環境較差,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無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占99﹪,有9個村小組尚未建有公廁;
10、大部分村內建設無規劃,且缺少相應合理的綠化工程。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1、逐年完成進村道路建設,以保證道路一年四季都暢通;
2、加強各村飲水設施建設,在確保村民能正常飲水的情況下,提高村民飲用水的質量;
3、加強田間道路建設,方便村民開展生產;
4、在就醫距離較遠的村寨適當增設醫療室,便於村民看病;
5、積極開展各種科學技術培訓,提高村民的科學技術水平,從而提高村民科學致富的能力;
6、加強水利設施建設,力爭做到水田的有效灌溉率為100﹪;
7、適當增設圖書室;
8、逐年完成7個村寨的文化室建設;
9、加強村寨的村容村貌建設,提高村民的生活環境;
10、狠抓農業生產,大力發展種植水稻、橡膠、咖啡、茶葉等農作物,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7年的3016元增加到3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