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肯德爾效應

科肯德爾效應(英語:Kirkendall effect):二種原子擴散速率不同金屬的界面,經擴散後發生移動的現象,稱為“科肯德爾效應”。這是歐內斯特·科肯德爾於1947年在韋恩州立大學任化學工程系助理教授時用黃銅(70%銅和30%鋅)和銅,接觸面用鉬絲做記號,在785度攝氏擴散56天后的實驗結果發現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科肯德爾效應
  • 外文名:Kirkendall effect
簡介,恩內斯特·柯肯德爾,

簡介

科肯德爾效應(英語:Kirkendall effect):二種原子擴散速率不同金屬的界面,經擴散後發生移動的現象,稱為“科肯德爾效應”。這是歐內斯特·科肯德爾於1947年在韋恩州立大學任化學工程系助理教授時用黃銅(70%銅和30%鋅)和銅,接觸面用鉬絲做記號,在785度攝氏擴散56天后的實驗結果發現的。
此前,金屬原子擴散機理的要點認為:
  • 金屬擴散原子和原來原子交換位置;
  • 金屬擴散原子和原子缺位交換位置;
  • 擴散金屬間的界面經擴散處理後,不會發生移動。
科肯德爾效應與原有的金屬擴散機理最根本區別是,二種擴散係數不同的金屬接觸,它們之間的界面,經擴散處理後會發生移動;界面向擴散係數大的金屬這邊移動。科肯德爾效應說明;不同金屬具有不同的擴散係數。
柯肯效應在金屬冶金,擴散理論,和焊接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套用;例如:用它控制固體連線邊界處所形成的空洞;用來製造空洞納米顆粒和納米管等。

恩內斯特·柯肯德爾

恩內斯特·歐利維·柯肯德爾(英語:Ernest Oliver Kirkendall,1914年7月6日-2005年8月22日)是一位美國的化學家與冶金學家。1947年柯肯德爾發現了柯肯德爾效應
柯肯德爾成長於密西根高地公園,於底特律韋恩州立大學取得學士學歷。在取得密西根大學的碩士與博士學位後,柯肯德爾回到韋恩州立大學講授化學工程。1984年柯肯德爾獲入選“工程大學名人堂”(College of Engineering's Hall of Fame)。柯肯德爾最終死在維吉尼亞州亞歷山大的一間養老院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