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爆發的科索沃戰爭中,北約支持科索沃當局,對當時的南聯盟展開轟炸,迫使南聯盟總統米洛舍維奇簽訂城下之盟;此後通過種種方式誘導南聯盟內部發生政治變化,將“眼中釘”米氏趕下台;最終把米氏送往海牙前南斯拉夫國際刑事法院審判。米氏最終死於獄中。此稱之為科索沃模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科索沃模式
- 提出者:季諾維耶夫
- 提出時間:1999
- 適用領域範圍:反抗西化、全球化
提要,今天的“科索沃模式”,
提要
俄羅斯當代思想家季諾維耶夫曾指出,塞爾維亞戰爭是西方對反抗西化、全球化的塞爾維亞人的警察式鎮壓,作為對其他民族的懲戒;另一個目的,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希望在歐洲大陸擁有基地,配備先進武器裝備,瞄準阿拉伯世界和前蘇聯國家,甚至藉以控制整個歐洲。顯然,身在東南歐的塞爾維亞,作為斯拉夫人的一支(南斯拉夫人),不僅僅是一個人種或民族現象,而且還是一個地緣政治現象,而西方對其存在感到不自在。
今天的“科索沃模式”
如果說與十二年前有什麼不同的話,1999年北約轟炸南聯盟時公然撇開聯合國安理會;而此次,北約則將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的安理會1973號決議當做動武的“大旗”。另外,北約將硝煙由南聯盟所處的歐洲帶到了目前的非洲大地。
當然,某些西方國家在展開軍事行動的同時,也聲稱要“政治解決”利比亞問題。不過,所謂的“政治解決”內涵頗為微妙。人們看到,針對利比亞局勢,某些西方國家主導成立了“利比亞聯絡小組”,不定期開會協調各方行動,宣稱“尋求通過政治途徑解決利比亞危機”。然而這個“聯絡小組”多次公開呼籲支持利比亞反對派,可見其“政治解決”與國際社會所談的“政治解決”並不相同。
利比亞也好、科索沃也罷,都是某些西方勢力奉行“新干涉主義”的範例。他們以“人權高於主權”等口號為幌子,干涉主權國家內部事務,不惜訴諸武力,分裂一個主權國家。
“新干涉主義”手法頗具有迷惑性。表面上看,無論是尋求安理會通過相關決議,還是讓國際刑事法院簽發逮捕令,都符合國際法相關程式。然而,某些西方勢力只是對卡扎菲、米洛舍維奇等西方不喜歡的政治人物選擇性地運用這些手段,而對一些被視為盟友國家,即使發生類似情況,也往往默契地熟視無睹。可見,某些西方勢力正是利用程式正義這個“保護傘”為自己的政治圖謀服務。
讓人不安的是,在21世紀的今天,輕易訴諸武力的“新干涉主義”依然被某些西方國家奉為圭臬,所謂的“科索沃模式”還可能被推廣到其他國家。對此,國際社會應予警惕。
其實“科索沃模式”就是對政治或經濟上的對手進行整治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