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甲之鄉

這些“七分屯種,三分操守”的屯墾軍民,主要來自兩湖兩廣及江西、奉天、江浙、南京應天府等地,並以原報抄藉為定,不許妄行變亂,違者治罪,故“原藉”經家譜記載沿襲至今,清邑不少人家供奉的祖先牌位上,仍寫著“祖藉湖南長沙府湘鄉縣”或“祖藉南京應天府”……等字樣,有些近幾年新建的民居大門上,也高懸著“湘水長流”、“贛水長流”等匾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科甲之鄉
  • 歷史:佛光相引地靈人傑
  • 特點:發達的儒學歌舞
  • 劉慥:字君顧,號介亭
  • 阮嘉祥:清道光丁酉(1837)拔貢
歷史,

歷史

“洪武調衛”,中原軍民屯守瀾滄衛,不僅帶來了中原先進的生產技術,也帶來了中原各省的民間文化,對藝術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到了明末清初,清邑除種植水稻、玉米、小麥、豆類農作物外,還學會了種棉紡紗織布,種甘蔗、榨糖、造紙等手工業,商業也有了很大發展。清邑形成了一個商貿集鎮,一條長達1公里的街道由南到北,貫通全村,街道兩旁,鋪面摩肩接踵,小巷曲折幽深,“四合五天井”、“三方一照壁”的“金包銀”牆面封火山牆,雕刻精細,彩繪美觀大方文雅的民居鱗次櫛比。儒學、義學、私塾、官驛、官倉、寺廟齊備。現存的南閣樓、石拱門,殘破的南北大照壁,被封起的鋪台,倖存的30餘處明清古建築,仍記述著當年的繁華。
佛光相引地靈人傑
明清間,佛教在清邑廣為傳播,興寺建廟此起彼伏,雞足山大寺亦在此購置廟產。晨鐘暮鼓,僧吟尼拜,清邑成了信徒及遊客嚮往朝拜之地。
據《永勝縣誌》記載,清嘉靖年間,清水設驛馬七匹,上中二等驛鋪(床)七副。由北勝土知州高氏、永寧土知州阿氏、蒗渠土知州阿氏負擔。民國時期,永北縣政府在這裡設鎮。到了民國時期,清邑的手工業獲得了更快的發展,有織布業主100多戶,“染匠”10多戶,造紙業主10多戶。(造草紙、綿紙),能染毛藍、加水、扎花等多種工藝。當時清邑產的小件土布以細密均勻、色澤光亮不脫色而名聲很響,常供不應求。清水白豆腐、毛豆腐也成了過往客商首先想到的口福食品。相傳迦葉祖師來雞足山講經時,展望東北方向,見清邑一帶茫茫蒼蒼,紫氣蒸騰,說此乃佛祖鐘靈之地,當以佛光相引,使地靈人傑。
雲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清水明朝古建築群”之一的瑞光寺。修建於明崇禎七年(1634年),為永勝八大寺廟之一。規模氣勢不凡。結構古樸嚴謹,建寺數十年“壁不染塵”,彩繪壁畫鮮艷如初,相傳是因有一“逼塵珠”埋於正殿之下所致,更使瑞光寺名聲大振。明朝重巨錢邦藝(即大錯和尚,傳為明朝宰相)官場失意後,曾來此為僧三年,其間所寫《寓瑞光寺》一詩,道盡其落迫時的心態。(詩見《永北府志》)傳說瑞光寺壁畫為一印度和尚所繪(現有五幅佛教人物造像仍存),人物鳥獸栩栩如生,花草樹木艷麗非凡。其中一對八哥,看去如懸之畫外,常招得家養鴿子、八哥去飛撲啄斗。明清及民國時,來瑞光寺遊玩的文人墨客,或陶醉於湖光山色,或迷離於寺廟氛圍,興之所致,常即興揮毫題詩於壁,你應我對,久而久之,形成遠近聞名的“牆壁詩”。乾隆末年重修瑞光寺,劉糙曾題詩一首:“不放煙霞出谷口,蟬留銀樹鎖禪關”(1706—1767)字君顧,清邑人。1974年,清水將瑞光寺大殿搬來作辦事處辦公之用,主體梁架斗拱保存較為完整。搬遷時,在地下挖出一長方形大石缸,(今存)於石缸中得清道光年間重修瑞光寺時由主持和尚選錄的遺詩《瑞光寺名稿》一冊(錄詩五十多首,書今存)及雞足山在清邑收支帳簿若干冊(已散失)。
東嶽廟,是清水寺廟中的重要建築之一,始建於清乾隆年間,至道光年間逐漸形成一個以道觀為主的建築群。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發達的儒學歌舞
文廟是清代清水辦儒學之聖地,曾建有藏書樓。解放後清邑國小長設於此,得於保存了正殿、過廳、月台等。逢年過節,清邑常在月台上裝台演戲,中國的大多寺廟都是中心軸對稱建築,故觀眾透過兩進過道,觀看生、旦、淨、末、醜表演於古樹之後,別有一番情趣。
據史料載,明清時期永勝縣境內寺廟計100多處。清水因寺廟多,建築宏偉、工藝精湛,可與縣城媲美,頗有名氣,故清水文人遂將南片寺廟名巧串為上聯,以試城中文人能否相對,聯雲“白雲現出瑞光來,縱有金山銀海。難買無垢寶積;”傳說此上聯出後近一年,城中文人絞盡腦汁用北片寺廟名對上了下聯:“赤帝接引東嶽去,路過諸天斗姆,演奏極樂洞天”(字下畫桿者均為寺廟名)。
清水人的民間文娛活動多種多樣,除特愛唱滇戲外,還可唱“花燈”、“調子”、“小調”等。明代以來均有“洞經”班子。特別是清代及明國時,這裡有陣容整齊的洞經班子,流行的小調近200首。
清水演出戲較早,有戲台多處。因清水經濟發達,早期清水人純請外來戲班演出,後本地人喜歡繼而學演,開初以紙、被單等製作戲裝,唱腔非川非滇。相傳清乾隆時,廩生胡墩與時任翰林院編修的劉慥之妹訂婚,後劉家鬧退婚,胡墩氣憤之下,寫《秋柳詩》百首,譏諷劉家嫌貧愛富,後他又組建戲班“紳君班”,於清邑街北搭戲台,演唱《秋柳詩》。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劉慥告病回鄉,從京城帶回標準戲台圖樣,依圖改造東嶽廟戲台,使清水有了標準的演出舞台,據傳,現麗江市內倖存之一的濤源土主寺古戲台,就是依東嶽廟戲台仿建的。
明清時期,外來戲班往返穿梭於清邑演出,使清水的文化氣息達到十分濃烈的程度。傳說有一次,3個戲班相遇於清水,聯合演出《精忠》戲全本40天,因演員中吸食鴉片及酗酒者多,體質瀛弱,竟“唱死”了3人。清代至今,逢年關、節慶,清水必組班唱戲,演員、樂隊都不必去外鄉請,前些年,他們有時還組隊到外縣交流演出。
滇西北“科甲之鄉”
明代以來,永勝匯中原多省文化於一地,清邑逐步發展成了滇西北的“科甲之鄉”。明清兩朝,永勝金榜題名者,有進士8名,舉人62名,貢生408名,而在永勝境內,金榜題名或仕途暢達、名聲顯赫者,又以清邑為最。
劉慥:字君顧,號介亭,清乾隆二年(1737年)第三甲第八十五名賜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先後任四川順慶府、重慶府、山東曹州府知府,鎮楊道監司,福建按察使,河南、山西布政使,並署理巡撫職務。(《永勝縣誌》事跡略,下同),劉慥家大門前懸“牧岳世第”橫匾一塊,(今存)宅院殘存小廂房。他詩文書法俱佳,有文《請免金課奏》載永勝新舊志書,現還能在縣內找到他數量甚多的聯對墨跡。他晚年主篡《永北府志》。
劉裔彥:劉慥子,乾隆丙子(1756)鄉試舉人,任國子監教授。
黃恩錫:字素庵,乾隆十七年(1752)壬恩科第三甲第三十九名賜同進士,授甘肅伯縣知縣,中衛縣知縣,朝廷禮部主事兼則例館纂修等,參與制定典章制度。
黃 嶸:乾隆三十一年(1766)丙戍科第三甲第一百二十二名賜同進士,授廣西武緣縣知縣,卒於任內。
單 鏡:字蓉舟,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丁酉科選中拔貢,先後任四川彰明縣厘金總辦,朝廷駐藏大臣趙爾豐幕府文案,川邊貢覺軍糧府正堂;民國時貢覺行政委員,雲南省第二屆議員。單鏡及其長子單宜琴、長孫單宗文詩文墨跡較豐,尤以聯對見長,被稱為“楹聯世第”。昆明師專教授雷聲普著有專文介紹單氏三代的聯對。(見《麗江方誌》)。
阮嘉祥:明萬曆乙卯(1516)鄉試經奎,歷任四川潼州知州,陝西臨洮少府。
黃伯穎:清道光丁酉(1837)拔貢,署福建南田同知,侯補知府。
劉思善:明天啟年間庠生,其拾金不昧,救人危難的善舉被記入《大清一統志·廣事類賦》,民國時全國通用的《修身教科書》亦記述了其事。
何月樓:從武,朱德在滇軍當旅長時,在朱旅任團長,在護國軍討袁時犧牲。
彭元槐:字樹三,東陸大學畢業,系永勝民國時期第一個大學生,國民黨最後一次代表大會代表,歷任縣長、省政府會計處幫辦,雲南省富滇銀行總經理;文職簡任四級,少將軍銜。其長子彭祖,1946年陸大學鐵道系畢業,次子彭演,17歲加入地下黨,1946年東陸大學礦冶系畢業,由校長熊慶來介紹去一平浪煤礦、開遠煤礦工作,1959年調北京國家煤炭設計院工作,任副總工程師,後調山西太原煤礦任總工程師。1962年國慶去世,現彭家居住在清末所建的“官倉”大院內。
明朝,清邑還有著名文人劉彬、清代還有“五子四教官”的家庭;民國時任過縣長的還有王介眉、黃翰生等等。
由於明清兩朝清邑文人倍出,清代曾經朝廷批准,在清邑設“文道碑”,記述文人生平事跡,據說碑數塊,高而闊,書法工整,鐫刻精細;立碑後“武官到此下馬、文官到此脫帽”。據調查,此碑系1958年大躍進時,拆作他用,2006年發現有幾塊文碑在村委會南面的公路橋中,此為不幸之中大幸,相信不久世人將一睹“文道碑”的真容。
邊屯文明古鎮
新中國成立後,清水的教育事業獲得了更快發展,大中專畢業生數不勝數。前幾年還出了一戶4個大學生的家庭,在省內外,市、縣諸多部門均有“清邑街人”。
現今,清水古鎮與黃泥田水庫之間一條寬敞的二級路,南北直穿而過,昔日養馬、開鋪的村子,已有了各類機動運輸車輛100多台,機車、腳踏車、門庭皆是,村子裡書香氣息與現代氣息交融,磚木、磚混、土木結構的新式民居在村中悄然興起,與明清古建築相映成趣。
清水古鎮如同一個數十代同堂的大家庭,是一個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古樸雄渾、精美的古建築群,古民居頗豐、星羅棋布、人材輩出的文墨之地。是永勝邊屯文化的典型代表,名副其實的邊屯文明古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