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特羅馬尼奇王朝

科特羅馬尼奇王朝,13—15世紀波士尼亞王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科特羅馬尼奇王朝
  • 代表人物:斯捷潘一世·科特羅馬尼奇
  • 時期:13—15世紀
因該家族的一位代表人物斯捷潘一世·科特羅馬尼奇(Stjepan I Kotromani)而得名。起源不詳。一說最早的統治者是巴昂庫林,或說為馬特伊·尼諾斯拉夫(Matej Ninoslav)。馬特伊·尼諾斯拉夫在位時(1232—1253),擊退匈牙利軍隊的進攻,維護了波士尼亞的獨立。斯捷潘一世·科特羅馬尼奇任巴昂時(1287—1316),僅統治部分波士尼亞地區,來自克羅地亞的舒比奇家族勢力強大,1299年帕瓦奧·舒比奇(Pavao Šubi)自稱“波士尼亞的巴昂”,1305年又稱“全波士尼亞的巴昂”。斯捷潘一世·科特羅馬尼奇之子斯捷潘二世·科特羅馬尼奇(1322—1353年在位)推翻舒比奇家族的統治,領土大為擴張,1326年兼併胡姆(黑塞哥維那);支持方濟各會修士的傳教活動。其侄特弗爾特科一世在位時,波士尼亞最為強盛,1377年改稱“塞爾維亞和波士尼亞國王”,1390年又稱“達爾馬提亞和克羅地亞國王”。他死後,三大貴族世家控制了朝政。1394年,國王達比薩(Stjepan Dabiša,1391—1395年在位)與匈牙利國王西吉斯蒙德簽訂條約,承認後者為其繼承者,放棄克羅地亞和達爾馬提亞王位。因王朝內訌,對立的集團分別求助於匈牙利和奧斯曼土耳其。1415年土耳其軍隊擊敗匈牙利軍隊,1437年迫使國王特弗爾特科二世(TvrtkoⅡ Kotromani,1404—1409,1421—1433,1435—1443年在位)放棄對匈牙利的臣屬關係,接受土耳其蘇丹為宗主。1443年土耳其人俘獲特弗爾特科二世,控制了波士尼亞。1463年土耳其人再次入侵,俘獲並處死末代國王斯捷潘·托馬塞維奇(Stjepan Tomaševi,1461—1463年在位),波士尼亞王國滅亡。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