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役過程
烏克蘭第1方面軍(司令為
瓦圖京大將)和烏克蘭第2方面軍(司令為
科涅夫大將)於1943年底和1944年1月上半月在右岸烏克蘭進行的數次進攻戰役,使德軍在科爾孫—舍甫琴柯夫斯基地域受到兩翼包圍,形成了一個深遠的突出部。德軍“南”集團軍群(司令為陸軍元帥
曼施坦因)坦克第1集團軍和第8集團軍的9個步兵師、1個坦克師、1個摩托化旅和大量加強兵器組成的重兵集團在突出部內防守特諾夫卡、卡涅夫、卡尼日一線,威脅著烏克蘭第1、第2方面軍翼側。為此,最高統帥部大本營給兩個方面軍下達了圍殲科爾孫—舍甫琴柯夫斯基突出部德軍集團的任務。戰役企圖規定,兩個方面軍在突出部根部實施猛烈的相向突擊,並在什波拉、茲韋尼戈羅德卡地域會合。參加戰役的有:烏克蘭第1方面軍第40集團軍(司令為日馬琴科中將)一部、第27集團軍(司令為特羅菲緬科中將)、坦克第6集團軍(司令為克拉夫欽科坦克兵中將)、空軍第2集團軍(司令為克拉索夫斯基空軍中將,2月4日晉升為空軍上將)一部;烏克蘭第2方面軍第52集團軍(司令為科羅捷耶夫中將)、近衛第4集團軍(司令為扎哈羅夫大將),第53集團軍(司令為加拉寧中將)、近衛坦克第5集團軍(司令為羅特米斯特羅夫坦克兵上將,2月晉升為坦克兵元帥)、空軍第5集團軍(司令為戈留諾夫空軍中將)、近衛騎兵第5軍,以及國土防空殲擊航空兵第10軍。烏克蘭第1方面軍在建立突擊集團時發生了特別大的困難,該方面軍此時正抗擊德軍在烏曼市以北和文尼察市以東地域的猛烈突擊,同時在自己右翼準備進攻戰役。戰役開始前,依靠方面軍內的變更部署,在各方面軍主要突擊方向造成了對敵優勢,其中人員比德軍多70%,炮兵多1.4倍,坦克和自行火炮多1.6倍。在航空兵方面雙方差不多勢均力敵。
戰役是在
烏克蘭過早開始解凍和春季泥濘的複雜條件下準備和實施的。損壞和翻漿的道路,增大了軍隊機動和前送物質器材的困難。陰雨天氣和不能用的土質機場,限制了航空兵的使用。此外,戰役準備期限也極其緊迫,僅5—7晝夜。
為了動員方面軍全體人員完成所受領的任務,兩個方面軍都開展了大量黨政工作,以克服進攻條件所引起的困難。各分隊鞏固了黨團組織,或建立了新組織,黨團員被派到各重要地段。非常重視對從新解放區征來的補充兵員進行教育工作。
烏克蘭第2、第1方面軍分別於1月24日、26日轉入進攻。他們突破德軍防禦後,開始急速對進。在烏克蘭第2方面軍方面,近衛坦克第5集團軍於1月25日進入突破口。在烏克蘭第1方面軍方面,尚未組建完畢的坦克第6集團軍加強若干步兵兵團,同諸兵種合成集團軍一起在第一梯隊進攻,以便實施更猛烈的突擊和迅速突破德軍防禦。該集團軍各快速兵團(共107輛坦克和自行火炮)在突破防禦後奮勇當先,開始向茲韋尼戈羅德卡方向迅速前進。德軍力圖封閉突破口,於1月27日對奧西特尼亞日卡總方向烏克蘭第2方面軍突擊集團兩翼實施了反突擊(3個坦克師從南面、1個坦克師和3個步兵師從北面)。德軍暫時封閉了在其防禦中打開的缺口,並切斷了近衛坦克第5集團軍兩個突出的坦克軍與方面軍主力的聯繫。這兩個軍不顧極端複雜的條件,繼續遂行所受領的任務,並於1月28日在茲韋尼戈羅德卡地域與烏克蘭第1方面軍坦克第6集團軍部隊會合,完成了對德軍科爾孫—舍甫琴柯夫斯基集團的合圍。當蘇軍擊退德軍向奧西特尼亞日卡方向的反突擊後,德軍統帥部為援救被圍軍隊,從
文尼察以東地域和
烏曼以北地域調來一些坦克師。但是,蘇軍統帥部及時(2月3日前)構成了穩固的合圍對外正面。為了爭取時間,兩個方面軍在這裡使用了得到步兵師、反坦克炮兵和工程工兵部隊加強的坦克集團軍。同時,烏克蘭第1方面軍第27集團軍、烏克蘭第2方面軍近衛第4集團軍,以及由烏克蘭第2方面軍預備隊進入交戰的近衛騎兵第5軍,於2月3日在奧利沙納地域封閉了合圍的對內正面。儘管氣象條件不利,但在合圍德軍和抗擊德軍反衝擊時,空軍第2、第5集團軍航空兵給陸軍很大幫助。從1月29日—2月3日,共出動飛機2800架次,比德軍航空兵多1倍,從而奪取了制空權。德軍統帥部在2月11日前調集近8個坦克師、6個步兵師在合圍的對外正面實施多次反突擊,但都被擊退。烏克蘭第1、第2方面軍司令也不斷增大合圍對外正面的兵力。除步兵師和大量炮兵外,坦克第2集團軍也被從文尼察附近調到這裡。被圍集團向雷相卡地域突圍並與趕來解圍的坦克部隊會合的企圖,也遭破產。1944年2月12日,最高統帥部大本營責成烏克蘭第2方面軍司令統一指揮合圍對內正面作戰的全部軍隊。2月17日凌晨,德軍被圍集團被殲。
戰役點評
此戰,德軍損失7.3萬名官兵,其中被俘18200人。此外,蘇軍還重創15個師,包括在合圍對外正面作戰的8個坦克師。科爾孫—舍甫琴柯夫斯基突出部被清除和德軍坦克第1集團軍、第8集團軍被嚴重削弱,大大改善了烏克蘭第1、第2方面軍結合部的蘇軍態勢,為實施新的突擊,粉碎德軍南翼全部軍隊,完全解放右岸烏克蘭創造了條件。科爾孫—舍甫琴柯夫斯基戰役是圍殲德軍重兵集團的著名戰役之一,是蘇軍自蘇德戰爭開始,繼
史達林格勒會戰之後第二個大型合圍戰役。這一戰役的特點是在抗擊德軍猛烈反衝擊和反突擊條件下構成合圍的對內正面和對外正面。坦克軍團的使用是不同尋常的:坦克第6集團軍用於方面軍第一梯隊突破德軍防禦,近衛坦克第5集團軍、坦克第6集團軍都在德軍坦克重兵集團將要實施反突擊的合圍對外正面獨立組織防禦。蘇軍完成合圍後未經戰役間歇,立即從不同方向同時實施突擊,將德軍被圍集團分割成幾部分,進而將其殲滅。在泥濘條件下廣泛機動軍隊,是這一戰役值得借鑑之處。空軍第2集團軍和國土防空航空兵第10軍協同一致地對被合圍之敵實行了有效的空中封鎖,加速了德軍的覆滅。蘇軍航空兵在戰役期間共出動飛機11436架次,德軍出動了5906架次。航空兵被廣泛用於對軍隊,首先是對各坦克集團軍進行油料、彈藥供應,為此共出動飛機1200架次。蘇軍戰功卓著的23個部隊和兵團獲得“科爾孫”榮譽稱號,6個兵團被命名為“茲韋尼戈羅德卡”兵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