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角斗”的名稱來源於一種在美國興起、隨後在全球廣為傳播的活動“詩歌角斗”。參賽者現場朗誦他們創作的詩歌,並盡力調動台下觀眾情緒。裁判是隨機在觀眾中選出的,他們根據選手的表現打分。一名德國學者將“科學”和“角斗”兩個要素結合到一起,“科普角斗”從此誕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科普角斗
- 來源:美國活動“詩歌角斗”
- 起源地:德國
- 結合要素:“科學”和“角斗”
過程,意義,
過程
參與“科普角斗”活動的有科學家、哲學家、社會學家、金融學家等各領域的專家學者。活動規則是在10分鐘內以最簡單、幽默的語言來闡明自己的研究領域,誰獲得觀眾的支持最多,誰就是冠軍。
2010年11月16日晚,一場“科普角斗”在柏林一家名為“利多”的酒吧舉行,100多平方米的場地竟擠進了約500人,很多人慕名而來。
當晚“科普角斗”的演講主題以社會學科為主。首位上台的參賽者是德國女孩皮盧·馮普林策,她演講的題目是“達卡卡語中的及物名詞”。達卡卡語是南太平洋島國萬那杜共和國的安布里姆島上幾個小部族所說的語言。由主持人在觀眾中隨機選出10名裁判,給參賽者打分。
當晚其餘4名參賽者的演講題目依次為“交響樂團在德國的未來”、“論文引用格式的管理”、“團隊合作是如何起作用的”以及“‘臉譜’(Facebook)網站的社交功能”。
雖然冠軍獎品只是一個筆記本,但觀眾的掌聲卻是莫大的鼓勵。
意義
活動組織者、神經生物學博士尤利婭·奧費說,身為科學家,即使不能在學術上取得偉大成就,在研究過程中同樣可以獲得很多樂趣。她很想把這種體驗告訴別人,讓公眾了解科學家的生活。她說:“在‘科普角斗’中,觀眾能通過簡單的語言了解他們從沒接觸過的學科,而學者可以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