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法則

一個多世紀以前,美國古生物學家柯普(Cope)觀察到化石記錄中常常出現體積增長的趨勢,被稱之為柯普定律。這是生物進化的趨勢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科普法則
  • 外文名:Cope's law
  • 又名:柯普定律
  • 科學家:Cope(柯普)
基本概念,局限性,相近的概念——叢林法則,

基本概念

體積趨於增大也是進化的趨勢之一。19世紀末古生物學家愛德華·德林克·科普(Cope 1896)注意到,動物的軀體隨著進化發展而增大,這一理論被稱為“科普法則”。譬如,是從和狗一般大小的動物持續進化,愈變愈大的,同時腳趾持續萎縮,終於變成蹄;象的始祖本來只有豬那么大,歷經數千萬年的進化,後代終於變成龐然巨物,同時象牙逐漸伸長,愈形複雜(齊默2011)。
北美化石馬體積進化格局北美化石馬體積進化格局
在過去的5500萬年,北美的馬科動物體積的變化也說明了這種進化趨勢的存在(右圖):在最初的3 500萬年(始新世到中新世早期)期間,以體型相對較小的種類為特徵,而在剩下的2000萬年(中新世中期至現在),馬的體積發生了明顯的分化,出現一些體型較大的種類(MacFadden 2005)。最早的始祖馬僅約0.6 m長,身體只有狐狸那么大,而現代馬的有些品種體重可達1200 kg,體高可達2 m!
古生物學專家戴維·霍尼(David Hone)認為,體型龐大具有許多進化優勢。他解釋說:“它們不易成為捕食對象,在尋找食物或交配對象時比競爭對手更有優勢。我們還知道,大型動物一般更易遭遇滅絕的威脅。”一方面,自然選擇促使動物身體越長越大,另一方面,動物因走上這條道路而得到懲罰。

局限性

柯普現象雖然普遍存在,但是也會出現許多例外,有些類群可能體積變化不大,有些甚至可能會變小。此外,變大的趨勢也不是無限增加,大的物種也不一定具有永恆的優勢,也是局限於一定的地質歷史時期以及一定的氣候與生態環境背景,像巨大的恐龍的滅絕就是一個範例。無論如何,在過去的地質歷史時期,許多類群向體型變大的方向進化或者體型多樣化是不爭的事實。

相近的概念——叢林法則

叢林法則是自然界裡生物學方面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弱肉強食的規律法則。它包括兩個方面的基本屬性。一是它的自然屬性;另一個是它的社會屬性。自然屬性是受大自然的客觀因素影響,不受人性、社會性的因素影響。自然界中的資源有限,只能強者才能獲得最多。它體現在植物界方面。叢林法則的社會屬性一般體現在動物界。人作為高等動物,他在生產力、科學技術發達的時候,特別是現代,人類利用自己的主觀意志,改變了許多叢林法則的自然屬性,改變為以人的意志為主的客觀事實。例如:人能改變植物、動物的物種,生存條件、環境,也可以決定它們的生死狀況,人為地改變了叢林法則的自然屬性,這就是叢林法則的社會屬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