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才集聚效應與對策研究——基於浙江省的實例

科技人才集聚效應與對策研究——基於浙江省的實例

《科技人才集聚效應與對策研究——基於浙江省的實例》是朱杏珍創作的管理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2年5月。

該書堅持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兩個原則,主要採取文獻研究法、多學科綜合法、理論邏輯分析法、數理推論和實證研究結合法等方法,圍繞“人才集聚的影響因素”及“人才集聚的效應評價”展開了討論。人才集聚行為的產生是涉及集聚地政府、組織、社會等的一項系統工程。因而,政府、組織(尤其是企業)、社會應齊心協力,共同構建一個由多個主體參與並積極推動的科技人才集聚動力機制。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科技人才集聚效應與對策研究——基於浙江省的實例
  • 作者:朱杏珍
  • 類別:管理學著作
  • 字數: 195千字
  • 首版時間:2012年5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首先闡釋人才集聚的基本理論及浙江省科技人才集聚的現狀、特徵與存在問題;其次,以浙江省的科技人才為對象,剖析浙江省科技人才集聚的影響因素以及影響程度;再次,通過構建人才集聚效應的評價指標與評價模型,對浙江省科技人才集聚的效應進行分析評價;最後,在分析比較其他區域人才集聚成熟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加強浙江省科技人才集聚的對策建議。

作品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人才集聚研究綜述
第三章 浙江省科技人才集聚的現狀分析
第四章 科技人才集聚影響因素的理論分析
第五章 浙江省科技人才集聚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
第六章 浙江省科技人才集聚效應評價
第七章 科技人才集聚的非經濟性效應分析
第八章 國外科技人才集聚實例分析
第九章 周邊省市科技人才集聚實例分析
第十章 浙江省科技人才集聚對策建議

創作背景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迅猛發展,人類社會進入以知識為主導、以高新技術及其產業為基礎和支撐的知識經濟時代,“人力資本”成為創造收益的主要手段。歷史經驗表明,誰擁有人才,並能合理配置、管理、開發和利用人才,誰就能獲得競爭優勢。人才資源作為稀缺的資源,將成為新階段競爭的焦點。在知識經濟時代,高科技發展迅速,區域或組織之間競爭的焦點表現在技術的較量上,特別是掌握知識、技能的人才的較量上。基於此,《科技人才集聚效應與對策研究——基於浙江省的實例》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指出,針對現階段浙江省的實際,發展以市場調控為主、充分發揮市場調節資源作用的人才集聚模式是一種現實選擇。為此,在路徑選擇上,浙江省要改變原來單純依賴區位與資源比較優勢的做法,注重省內競爭優勢的培育;在政府作用上,要改變原來政府單純提供優惠措施的做法,注重區域治理和創新環境的培育,以地區潛在的競爭優勢來吸引優秀人才。
人才集聚行為的產生是涉及集聚地政府、組織、社會等的一項系統工程。對於人才來說,事業就是感召力,機制就是驅動力,環境就是凝聚力。機制優則人才聚,人才聚則事業興。為此,該書認為,在科技人才集聚過程中,應把握三條基本原則:一是“量”“質”同步。既要抓好“量”的擴大,更要重視“質”的提升,特別是領軍人物和熱門專業人才的引進與培育。二是政企聯動。既要強化用人單位特別是企業主體意識和地位,充分發揮科技人才的主體作用,也要注重各級黨委政府、有關部門、高校院所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形成齊抓共管、合力共建的格局。三是軟硬並舉。既要強化工作載體平台和工作生活環境建設,也要重視人才能力提高和公共服務體系的健全完善。
在此基礎上,政府、組織(尤其是企業)、社會應齊心協力,構建一個由多個主體共同參與並積極推動的科技人才集聚的動力機制。具體而言,政府應通過制度、政策來激活人才,發展創新載體;組織應轉變科技人才使用理念,增加投入幅度,引進創新團隊;社會應營造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打造科技人才鏈。如加快建設一批人才公寓或廉租房,改善科技人才的居住條件,切實解決科技人才的後顧之憂;加強對科技人才人文關懷,建立人才“一卡通”服務,切實解決好落戶、子女入學等實際問題;建立定期巡訪聯繫制度,主動聯繫人才,當好人才的“後勤”部長,及時為人才排憂解難,改善他們的學習、工作、生活條件。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科技人才集聚效應與對策研究——基於浙江省的實例》
2012年5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161-0877-2

作者簡介

朱杏珍,1964年生,浙江紹興人,紹興文理學院教授、碩士。長期致力於工商管理尤其是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教學與研究,主持和參與課題10餘項,參與教材出版2部,發表學術論文40多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