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行為主義國際關係理論

科學行為主義國際關係理論,西方國際關係理論的一個重要流派。產生於20世紀60年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科學行為主義國際關係理論
  • 產生時間:20世紀60年代
  • 類別:國際關係理論
主要原因有:世界進入60年代,國際政治格局發生了巨大而又深刻的變化,國際關係的多元化發展趨勢日益顯露,整個世界的相互依賴性增強。對此,曾在50年代風靡一時的現實主義理論受到了空前的挑戰,其自身的局限性暴露無遺。與此同時,由於科學技術和人文科學的發展,有力地推動了國際關係研究的方法之“革命化”和“現代化”,這一切為科學行為主義學派的產生創造了條件。該理論的主要內容包括:溝通論、體系論、層次分析理論、博奕理論、影響論、模式論、結構分析理論、領域論、數學模型及心理分析等等。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國哈佛大學政治學教授卡爾·多伊奇,代表論著為《國際關係分析》(1968年);美國芝加哥大學政治學教授莫頓·卡普蘭,主要著作為《國際政治的系統與過程》(1957年);美國密執安大學政治學教授戴維·辛格,他提出了系統的“層次分析”理論。到了70年代,由於美國經濟的衰退,特別是對蘇核優勢的喪失,美國政府又將其外交重點確定為“重振國威”,科學行為主義國際關係理論遂為後行為主義國際關係理論所代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