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號(俄羅斯實驗艙)

科學號(俄羅斯實驗艙)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科學號多功能實驗艙於2021年7月29日對接至“國際空間站”,並成為“國際空間站”俄羅斯部分最大艙段。

用於在國際空間站實施俄羅斯科學套用研究和實驗計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科學號
  • 類型:多功能實驗艙
歷史沿革,性能參數,功能作用,相關事故,

歷史沿革

科學號多功能實驗艙項目最早可以追溯到1995年,其前身是“國際空間站”首個艙段曙光號功能貨艙。是曙光號的地面備份艙。
科學號
“科學號”任務徽章
2004年,俄羅斯決定將備份艙改造成真正意義上的飛行模組,為國際空間站上的俄羅斯艙段擴充一個新艙室。
按照原計畫,“科學號”將於2007年使用質子-M火箭發射升空,但受政策、資金、技術問題等原因一再推遲。
2021年7月14日訊息,俄羅斯“科學”號實驗艙由於在發射前檢查問題時,發現未安裝星追蹤器和紅外探測器熱防護罩,因此推遲到 7月21日發射。
當地時間2021年7月21日17時58分(台北時間22時58分),搭載俄羅斯“科學”號多功能實驗艙的“質子-M”型運載火箭從位於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爾航天中心成功發射,將實驗艙送入預定軌道。
2021年7月29日,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發表聲明說,俄“科學”號多功能實驗艙當天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

性能參數

多功能實驗艙主要由儀器加壓艙和球形加壓適配器組成,全長13.12m,最大直徑4.25m,加壓艙體積70m,太陽電池陣面積56m,供電功率2.5kW,設計壽命15年。實驗艙共設有33個科學實驗通用工位(URM),其中艙外13個、艙內20個。
通過利用載荷氣閘艙和歐洲機械臂,可以實現高度自動化操作,在艙內即可遙控操作開展艙外實驗,大幅降低航天員執行出艙任務的必要性,顯著提升空間站套用效率。
科學號
科學號多功能實驗艙外形圖

功能作用

科學號多功能實驗艙有能力在軌開展13類科學實驗,涉及空間生物學和生理學、保障機組人員生命安全以及教育活動等領域。除此之外,科學號多功能實驗艙還包含生保、推進、飛控、熱控等多個分系統,相互配合支持其在軌穩定運行,科學號多功能實驗艙可以說是實驗艙家族中的“全能王”。
“科學號”提供了貨物存儲空間,配置了生命保障功能,包括俄羅斯艙段的第三名航天員的床位和第二間廁所(“星辰號”中已有兩個床位、一間廁所)、水中氧氣再生系統和尿液中的水再生系統,這些都將改善航天員的生活條件。

相關事故

當地時間2023年10月9日晚,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發布公告稱,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科學”號實驗艙散熱器外部(備用)迴路發生冷卻液泄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