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的歷史與哲學論稿》是 2007年中南大學出版社 出版的圖書,作者是 張功耀。
基本介紹
- 書名:科學技術的歷史與哲學論稿
- ISBN: 9787811054897
- 頁數: 245頁
- 出版社:中南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 第1版 (2007年2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32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前言,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南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7年2月1日)
平裝: 24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811054897
條形碼: 9787811054897
產品尺寸及重量: 21 x 14.2 x 1.2 cm ; 259 g
ASIN: B003COZ56K
內容簡介
《科學技術的歷史與哲學論稿》所收錄的文章,是我此前還沒有發表過的東西。之所以沒有發表,原因自然很多。但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它們要么太長,我不甘心壓縮;要么太短,不符合我國讀者心目中“論文”的樣式。把這種“高不成低不就”的論文收集起來,就成了這個集子。
作者簡介
張功耀,1956年11月10日生,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人。1978年3月考入湖南大學政治理論專業(自然辯證法專門化),1981年底畢業。1986年考入浙江大學,主攻科學技術哲學、1988年獲哲學碩士學位。現為中南大學教授,科學技術哲學學科帶頭人。代表作有《從現象到知識客體》(《中國社會科學1996年的歷史》(《自然辯證法研究》,2003年)、《(懷疑的化學家)懷疑什麼》(《自然辯證法通訊》,2003年),《告別中醫中藥》(《醫學與哲學》,2006年)。獨立出版的著作和主編的教材有《相對論革命》(1999年)、《科學技術哲學教程》(2001年)、《物理趣話》(2002年),《科學技術學導論(自然辯證法概論)》(2003年)、“世界思想文化經典精讀叢書·科學卷》(2004年)、《文藝復興時期的科學革命》(2005年)。
目錄
宋代的科學技術及其與生產的關係
第一章 引論
第二章 宋代科學技術的主要成就
第一節 宋代科學技術成就總述
第二節 宋代科學技術與西方主要科學技術成就的比較
第三節 宋代科學技術的特點
第三章 宋代科學技術與生產的關係
第一節 對一種流行觀點的述評
第二節 第一個類例:兵器技術與兵器製造業
第三節 第二個類例:活字印刷與印刷業
第四節 第三個類例:農業與農業技術
第五節 第四個類例:自然科學與生產
第四章 幾個值得討論的理論問題
一、宋代的科學技術為什麼沒有與生產形成令人滿意的循環
二、“靖康之變”在科學史上的意義
三、宋代的科學技術對此前科學技術成就的繼承與綜合
四、宋代的科學技術進步為什麼沒有在中國引起產業革命
結論
後記一
附錄一 《宋代政區及主要產業分布略圖》及附釋
附錄二 唐、宋時期主要金屬礦產收入量表
附錄三 宋代兵器名錄
附錄四 表2-2中C項文獻目錄索引
“鬼文化”漫談
一、不同文化有不同的“鬼”
二、鬼概念起源於原始思維
三、中國的宗教與鬼神崇拜
植物雜交育種技術簡史
人類反飢餓歷史上光輝的一頁
一、為驅散黑暗點上一盞燈
二、從傑斯羅·塔爾到袁隆平
三、雜交水稻史上的“三大發現”
四、在失敗中崛起的輝煌
五、人類反飢餓的新起點:“金米”與“超級稻”
“大躍進思維”的起源
一、從中國的落後說起
二、中國人對待落後的不同態度
三、中國產生“大躍進”的國際國內背景
四、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經驗”為中國的大躍進樹立了榜樣
因果模式論
一、因果關係的存在性判定準則
二、條件因果模式
三、循環因果模式
四、函式相關因果模式
五、生態因果模式
六、網路因果模式
七、系統因果模式
八、量子力學因果模式
九、雙盲法:判斷因果關係的最新方法
關於測量的哲學思考
一、測量的認識論意義
二、測量如何才能成為認識的經驗基礎
三、測量的哲學疑難:不可測量性問題
自然觀的新視野:暗物質世界
一、暗物質的存在證據
二、宇宙中有多少“暗物質”
三、暗物質的“身份”問題
信仰主義真理觀批判
一、引言:要戰勝迷信必先戰勝信仰主義真理觀
二、信仰主義與懷疑主義的對立
三、經驗主義對信仰主義真理觀的挑戰
四、信仰主義真理觀的理論困境
五、信仰主義真理觀的現實危害
且勿把簡單問題複雜化
一、複雜性科學產生的事實背景
二、複雜性系統的一般特徵
三、對當前我國流行的複雜性概念的幾點辨析
四、認識的多重性與複雜性
五、複雜性與認識目的
六、複雜性是有序與混沌的邊緣
科學的基本特徵
一、關於“科學”概念的語源學考查
二、科學的基本特徵之一:科學概念具有經驗的可理解性
三、科學的基本特徵之二:科學具有可靠的經驗基礎
四、科學的基本特徵之三:科學具有公理性和一致性邏輯基礎
五、科學的基本特徵之四:科學具有嚴格的可檢驗性
六、科學的基本特徵之五:科學具有簡單性
七、科學的基本特徵之六:科學具有獨立的語言特徵
八、與“科學”對立的幾個概念
創造性毀滅原理
一、創造性毀滅原理的理論淵源及其表述
二、創造性毀滅原理在中國的若干表現
三、由創造性毀滅原理決定的競爭格局
四、要么創新,要么被毀滅,沒有調和的餘地
前言
這個集子所收錄的文章,是我此前還沒有發表過的東西。之所以沒有發表,原因自然很多。但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它們要么太長,我不甘心壓縮;要么太短,不符合我國讀者心目中“論文”的樣式。把這種“高不成低不就”的論文收集起來,就成了這個集子。
這個集子共收集12篇論文,大致可以分成兩個學術主題。
第一部分討論科學技術的社會史問題。1986年,我在浙江大學做研究生的時候就開始了這樣的探索。當時,我想仿照美國科學社會學家羅伯特·K·默頓(Robert K.Merton)寫作(英國的科學、技術與社會>的方式,寫作一本。可惜,那是一個可以讓一個博士去完成的題目。當時,我作為碩士研究生,沒有足夠的精力、時間和能力來做那樣的工作。在徵求了導師的意見後,我把題目範圍縮小到“宋代的科學技術及其與產業的關係”。初稿寄給許良英先生看後,許先生給我來信說,產業特指工業革命以後的近代工業,不包括農業和手工業,建議我把“產業”改為“生產”。這就是現在讀者在本書中看到的《宋代的科學技術及其與生產的關係》。
這篇文章的答辯評閱人分別是時任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所研究員的席澤宗和浙江大學數學史教授吳迪光。我當時曾向席先生許諾,研究生畢業後一心一意致力於中國的科學社會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