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工業園

中工招商網記錄科學工業園又稱工業科學園、科研工業區、新產業開發區、高技術園區、科學公園和科學城。是一種以加速新高技術研製及其成果推廣套用、服務於本國或本地區工業現代化以及開拓國際市場的需要而設定的新興產業開發基地。是以開發高新技術、開拓新產業為目標,促進科研、教育和生產相結合的綜合性基地。大都設在大學和研究所周圍。其實質就是知識密集區和技術密集區。園內企業主要從事科研成果的商品化和產業化,政府在稅收、金融等方面往往給予優惠待遇。中國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也屬科學工業園的性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科學工業園
  • 又稱:科研工業區、新產業開發區
  • 屬性:新興產業開發基地
  • 對象:新興產業
發展歷程,地區分布,職能分類,主要作用,建設條件,發展類型,發展模式,管理體制,運行機制,法規政策,

發展歷程

世界"科學工業園區"(簡稱科學園)的發展,經歷了一個從五十年代自發形成到八十年代蓬勃發展的過程。縱覽世界科學工業園區的發展歷史,大概可以分為3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
(1951—1980年):科學工業園區的緩慢發展時期。這一階段以美國"矽谷"和英國劍橋科學園為代表,是世界科學工業園區的起步、初創階段。
1951年首創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史丹福大學及其周圍地區(即當今的“矽谷”),而後相繼在日、蘇、法、加拿大、新加坡及中國台灣省興建,到80年代中,僅美國即興辦高技術園區150多個。
第二階段
(1980—1990年):科學園的快速發展時期。這一階段的主要特徵有:科學園發展較快,10年間新增科學園500多個,使世界科學園總數達到641個;一些開發中國家和地區開始創辦科學園,使科學園分布擴大到34個國家和地區,當然主要仍分布在已開發國家。科學園在各國和地區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帶動作用。
第三階段
(90年代以來):科學園的穩定發展時期。在這一階段,科學園在開發中國家和地區蓬勃興起和發展,如中國內地在八十年代後期創辦科學園的基礎上繼續興辦,建立了53個國家級科學園、幾百個地方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而且湧現出像北京中關村、深圳高新區等一些有相當知名度的科學園。

地區分布

我們可以將科學園的分布劃分為北美西歐東亞和其他地區。北美是科學園的發源地,而且數量眾多、類型多樣。美國的主要分布在加利福尼亞洲、北卡羅來納州、麻薩諸塞州和德克薩斯州等4個地區,加拿大的主要分布在多倫多、蒙特婁和渥太華等地區,這些地區的共同特點是有眾多大學和科研機構,是智力密集地區。北美地區的科學園以美國科學園為典型代表,它是純市場經濟的產物。西歐的科學園比較密集,西歐的科學園主要以發展本土高科技為主要特徵,是為了應對美國的挑戰的產物。近些年來,北歐地區也相繼建立了一批科學園。東亞地區是科學園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其中日本中國(包括台灣)、韓國則是科學園比較集中的地方。
這些地區的科學園具有的一個共同特徵是:大多為政府規劃的產物。其他地區如大洋洲的澳大利亞、紐西蘭,前蘇聯的東歐國家,以色列巴西印度阿根廷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開發中國家也紛紛建立了科學園。

職能分類

世界各國的科學工業園按其職能分為3類:
①以開發高技術產品為主
以開發高技術產品為主,同時又有科研和教育的綜合基地。
如美國的“矽谷”,日本九州的“矽島”,法國尼斯的索菲亞·安蒂波利斯科學城,中國台灣省的新竹和廣東省的深圳科學工業園;
②以科研為主
以科研為主,兼搞新產品試製和人才培養。
如蘇聯新西伯利亞的科學城,日本筑波“研究學園都市”,法國巴黎南部的法蘭西島科學城和中國北京的中關村等;
③以教育和科研為主
以教育和科研為主,兼搞新產品試製。
如英國劍橋及愛丁堡的科學公園,聯邦德國的柏林工業大學等。在經濟發達的美、日 、蘇等國,基本上靠本國力量進行各種高技術開發及其成果的商品化。
多數開發中國家舉辦的科學工業園,沿用自由港區的一些開發和管理手段,如劃定特殊的保稅區,區內進口貨物可免稅等,通過多種優惠措施吸引外資、新技術和高級人才,進行產業開發。

主要作用

興建科學工業園的主要作用是:使科研成果迅速轉化為直接生產力,加快傳統產業技術的普遍升級。對開發中國家則可促使其產業結構由勞動及資源密集型向技術和知識密集型轉化;有利於加速引進資金、人才、信息和技術;造就高水平的技術及經濟管理人才。

建設條件

科學工業園建設與布局所需的條件有:
①鄰近大學或科研機構密集分布區。
如美國“矽谷”有17所高等院校,23所技工學校;
②有以一系列企業組成的專業性企業群為依託,包括工廠及產前產後技術服務設施和其它商業設施,形成一個科研生產的綜合體系;
③園區內企業設施先進,技術密集程度高。
其行業主要包括以微電子、半導體、電子工業為主體發展起來的新興工業部門(包括電子計算機、大規模積體電路、航天工業、光導纖維、雷射等)以及新型材料、生物工程等高技術領域;
④園址多選擇於靠近具備通暢信息渠道和發達交通網路的大戰市附近,園區環境較優美;
⑤園區優惠政策較完善配套,並注意形成創新和創業環境。

發展類型

"科學工業園區"是泛指世界各國和地區的不同形式、名稱各異的各種科技型經濟特區。它包括如下幾種類型:
孵化器
(創業中心)。它是指專為企業技術創新最佳化環境,培育創新型、技術密集型小企業,使其風險降到最小的組織形式。它規模小,一般由孵化場地、多種服務設施以及行政、經營管理人員構成。如美國創業中心、加拿大創業中心、澳大利亞創業中心、中國創業中心等;
科學城
它在建設初期呈現為科研機構和大學的聚集地,主要從事基礎研究和套用研究,而後發展成為將科研、教學、生產、社會管理與服務結合一體的新型城市。如前蘇聯的新西伯利亞科學城、日本的筑波科學城;
科學園
它以大學為核心,通過校園土地出租等多種方式吸引企業進入從事研究開發和中間試驗,促進企業與大學、研究機構的結合和科技成果的轉化,集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科學知識普及於一體。如美國斯坦福研究園、英國劍橋科學園、中國北京中關村高新技術開發區;
科學工業園
它主要是指通過原有良好的基礎設施、優美的環境和高質量的服務來吸引企業和科研機構,以進行工業生產的基地。如法國的格勒諾爾科學工業園和韓國大德研究園地等;
高技術產業帶
它是自發或半自發形成的高技術產業及科研機構大規模的集結地,是具有較廣地域和高技術研究、開發、生產、銷售、服務全功能,集科研、服務、銷售機構於一體的地帶。如美國的矽谷、128號公路,英國的M4號公路和加拿大的北矽谷等。
高技術產品出口加工區
它是在出口加工區的基礎上,提供優良投資環境和研究環境,以吸引外資、引進先進技術和智力為主,將國外的先進技術轉化為本國技術,帶動傳統產業向高技術產業轉化的基地,其高技術產品主要供出口。如新加坡肯特崗科學工業園和英國蘇格蘭矽谷等;
技術城
它是將產、學、研、住結合在一起的以原有地方城市為母城,充分利用母城的各種有利條件,按全新構想建設的,環境優美的、與母城形成整體城市生活圈的新興城市。如日本熊本技術城、法國里爾技術城和義大利瓦蘭扎諾技術城等。
以上幾種形式存在一定的包容關係,孵化器是最基礎的一級,是科學園的組成部分,如英國幾乎所有的科學園都包含有孵化器。科學園也是科學工業園區、高技術產業帶、科學城、技術城的組成部分,如矽谷包容了斯坦福研究園、劍橋高技術區包含了劍橋科學園。這幾種形式的側重點不同:孵化器產出的是成熟的高技術企業;科學園和科學城產出的是高技術產品和科技成果;高技術產品出口加工區產出的是以出口為主的高技術產品;而技術城以研究、生產和服務活動為主,目的在於振興地方經濟。

發展模式

世界科學園發展的模式也不盡相同,概括起來主要有:
優勢主導模式
這種模式都見於已開發國家,是以一個地區具有的優勢 (包括工業技術、學科專業、智力人才、地理位置、投資環境 )為主導來謀求發展。如美國1- 270高技術走廊所依託的是幾個聯邦政府研究機構及生物和信息技術,猶他大學研究園即"仿生谷"依託的是猶他大學的一流醫學研究優勢。此外,德國不倫瑞克生物科學園、法國梅斯2000科技園、中國深圳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投資環境優勢 )等都屬此類發展模式;
優勢導入模式
這種模式源於該地區優勢不突出,科技、工業技術基礎薄弱,或原有傳統產業失去優勢,面臨困境,而改弦易轍,創造條件謀取未來的優勢。如法國索菲亞·安蒂波利斯科學城原是一個旅遊勝地,原有的科技、工業技術基礎幾乎是空白,只有一所大學,最後發展成為發展高技術的地區;日本九州矽島原是煤礦面臨困境,故改弦發展高技術才形成的;此外美國的"東部矽谷"、"英國格蘭矽谷"均屬此類發展模式;
優勢綜合發展模式
這種模式是綜合利用本地區的多種優勢(資源、科技、產業、學科、人才、環境等)來謀求發展。如法國法蘭西島科學城、美國費城科學、128號公路,英國的M4號公路走廊、日本一些技術城均屬此種發展模式。

管理體制

世界科學工業園區除起步較早的美國矽谷和128號公路以外,其他都是在一定的管理體制下進行的。概括起來,世界科學工業園區的管理體制類型主要有:
政府管理型
即由政府設立專門的園區管理機構來進行全權管理的體制。如新加坡肯特崗科學園由科學理事會、韓國大德科學城由園地管理事務所、日本筑波科學城由科技廳計畫局來負責管理。
大學管理型
即由大學設立專門機構對大學校校園內的科學園或孵化器來進行管理的體制。如英國劍橋科學園由聖三一學院領導、美國斯坦福研究園由史丹福大學管理、美國喬治亞州理工學院先進技術開發中心(孵化器 )由喬州理工學院管理。
公司管理型
即採用由各方組成的董事會領導下經理負責的企業管理的體制。通常是把科學園作為一個獨立經營管理的公司,公司的董事會一般由政府、大學、企業以及當地有關人士所組成,負責有關園區發展的重大決策,一般不干預區內各機構的業務,園區日常管理和經營業務由公司經理層負責。英國幾乎所有的科學園、印度的科學園都采
用公司管理型。
基金會管理型
即由政府、企業、銀行、大學和其他機構分擔義務,共同承擔管理職能的綜合管理體制。如美國北卡羅萊納三角研究園由三角研究基金會管理、日本熊本技術城由熊本高技術密集區技術開發基金會管理、法國法蘭西島科學城由科學城協會管理等。

運行機制

官產學協力機制
世界極大多數科學工業園區運行中,政府起著主導作用,企業是研究、開發和生產的主體,大學和研究機構則是研究人才、創新思想和研究成果的搖籃和發生器。構建它們三者關係的措施主要有:
(1)建立密集官產學關係的組織機構。如日本通產省在技術城設立產學官共同研究中心,美國 I- 270高技術走廊由所在的蒙哥馬利縣當局與馬里蘭大學、國家標準和技術研究院共同建立的生物技術高級研究中心,法國里爾技術城建立的科學協會,等等,都是促進官產學密集合作的組織。
(2)官產學聯合搞研究開發,聯合研究開發的項目大到國家重點公關、小到公司的委託項目。
(3)大學與企業、企業與企業開展橫向聯繫,即一方面大學與企業在互利基礎上進行研究開發活動,大學向企業提供研究成果、研究設施,甚至研究人才,企業向大學提供資金和需求信息;另一方面園區內企業之間也聯繫密集,在技術開發和項目交流方面相互合作,同行企業建立橫向網路組織,加強信息傳遞和經驗交流等。
資金籌集機制
高技術產業既是技術密集又是資金密集的產業,資金是科學工業園區發展的重要因素。這就需要多源頭、多渠道來籌集資金:
(1)政府投資,其主要渠道用於園區基礎設施和研究設施的建設、基礎研究、政府計畫項目等。它包括直接投資(政府通過預算撥款投資於園區建設設施,或以專項增款支持某項技術開發)和間接投資(政府實施財政補貼、獎助計畫、發放低息貸款、基金會等)。
(2)民間資金,其主要來源於大公司、私人銀行、保險公司、個人、大學及慈善事業基金等。美日的民間資金在園區開發總經費中所占比重較高。
(3)銀行融資,如日本的中小企業金融金庫和民間金融機構專門向高技術中小企業貸款,美國由銀行建立中小企業投資公司,向高技術公司進行貸款。
(4)外國投資,外資是許多開發中國家和地區科學工業園區的重要資金來源,如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的科學工業園區都是以吸引外資作為主要資金來源。外資的主要渠道包括直接投資和銀行貸款。
(5)風險投資,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新的科學技術與金融相結合的投資機制,是科學園的一種主要的籌資渠道。風險投資是高科技產業的生命線,如美國的矽谷就聚集了全美近 1/2的風險投資公司和1/3的風險資本。風險投資的主體模式有:一是以私營風險投資公司為主體的美國模式;二是以大公司、大銀行為主體的日本模式;三是以國家風險投資行為為主體的西歐模式。
企業準入機制
世界各國普遍設有由有關專家組成的甄選委員會或小組,就下列條件對要求進入科學園區的單位或企業作嚴格審查:研究方向是否屬高新技術範圍;研究開發經費占整個業務預算的比例是否較高;擁有的成果或專利是否有商業價值;是否具有開發新產品的潛力;是否對環境造成污染;從事研究開發的人員的比例是否較高。園區不僅接納高新技術企業和單位,同時也接納風險投資公司、資訊服務、教育與培訓等方面的機構、貿易公司、財會管理及服務性的第三產業等。
進入園區的程式是,先由單位或企業提出申請,說明進入園區的理由、資金及其來源、經營項目及市場條件,然後交園區管理機構、經甄選委員會評審確認後,最後由園區最高決策機構批准。批准後單位在同管理機構簽訂契約後方可進入園區。
要素流動機制
一般認為,在所有具有相同生產條件的區域,勞動力將從低工資區流向高工資區,資本從高工資區流向低工資區。技術則分為兩個部分:有形技術和無形技術。有形技術主要包括技術設備、專利技術、原材料和半成品,隨資本的流動而流動;無形技術主要是掌握技術的人才,尤其具有智慧財產權的科技人才和高級管理人才,他們隨著勞動力的流動而流動。在建園初期,由於工資水平不高,促進了資本和有形技術在這一地區的快速流動。隨著園區和開發機制的建立和工資水平逐年上升,無形技術人才快速向園區集聚。就園區內部而言,當建成較多的科技公司時,工資水平出現兩極分化,進一步刺激科技人才向高工資、高回報率的公司流動。所以說,科學園的高技術特性,資本、人才和技術的流動較一般區域要快許多,具有超流動性的特徵。在此需要強調的一點是,科技人才的流動對科學園區的發展至關重要。科技人才流動包括園區外向園區內流動和園區內部之間的流動。前者包括科技人員入高技術公司從事技術諮詢和技術顧問、合作研究、定期流動(研究人員到公司任職);後者主要是指科技人才的跳槽。
風險投資機制
風險投資是高技術產業發展的主要動力,其資金來源主要是國家政策性補貼、銀行低息或無息貸款、風險投資公司的投資、風險企業創辦者自身的資金、各種資助、引進外資,等等。各國政府對風險投資業採取了種種鼓勵和扶持政策,主要有:
(1)直接參與。美、日、英、德等國政府都建立了風險投資公司、風險資本基金,直接參與風險投資活動。政府主要面向私人風險投資公司不願投資的、風險更大的高新技術領域。
(2)稅收優惠。如美國曾經兩次降低風險投資的稅率,使稅率從49%下降到20%。
(3)貸款擔保。如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都對高風險企業提供貸款擔保。
(4)放寬限制。如英國政府規定允許風險企業自由地把各項補貼用於再投資,允許風險投資公司將養老基金和銀行自有資金的 5%籌為風險資金,從而為風險資金開闢新的來源。
(5)開闢二板證券市場。如美國、英國、法國、日本、德國等都通過這一方式迅速增加風險投資。

法規政策

世界各國在舉辦和建設科學工業園區的過程中,比較普遍地重視和發揮政府的作用,間接或直接地積極影響科學工業園區的發展進程。
制定統一規劃
隨著園區在世界範圍內的推廣和發展,其管理日趨完善,多數園區已不是自發行為的產物,而是一開始就採取了有計畫、有步驟的建設。由中央政府直接主持科學工業園區建設的統一布局、統一規劃的做法,主要是開發中國家和地區,特別是亞洲的一些國家和地區。日本的筑波科學城、韓國的大德研究園地、新加坡肯特崗科學園、加拿大的北矽谷,以及前蘇聯的新西伯利亞科學城等,都是由政府和當局統一安排、統一規劃的。
加強園區立法
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在舉辦和建設科學工業園區的過程中,都比較注重園區的立法,做到依法治園。園區涉及到的法律大體上有兩個層次:一是一般科技活動都要涉及到的法律問題;二是園區活動所涉及到的法律問題。前者屬於園區法制建設的大環境,後者屬於小環境。從表面上看,多數已開發國家沒有專門針對園區制定法令法規或政策措施,但由於他們在科技活動的組織與管理、科技成果流通、專利、著作權、智慧財產權、環境保護、標準化、涉外科技等方面的法律較健全,良好的大環境保證了園區健康發展。在亞洲國家和地區特別是開發中國家和地區,除了制定上述第一層次的法律以外,還特別注重製定園區本身設定和建設所涉及到的法律和法規。如日本制定了《高技術密集區促進法》和《筑波研究學園都市建設法施行令》、韓國製定了《高技術工業都市開發促進法案》等。
提供財政支持
為保證科學工業園區的成長和發展,各政府或當局大多對其提供一定的財政支持。提供支持的方式有兩種:一是直接投資。各國政府對科學工業園區投資有很大差異。美國聯邦政府基本上不直接為科學工業園區投資。西方其他已開發國家一般對科學工業園區只作有限的投資,而且主要是由地方政府投資。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一般對科學工業園區要進行大量投資,以彌補市場不發達的缺陷。如韓國的大德科學城、新加坡肯特崗科學園都是由政府大量投資建成的。政府投資主要用於科學園的基礎設施建設。二是以補貼或獎勵等形式實行的間接資助。不少國家和地區政府為到科學工業園區創辦企業者提供一定的財政補貼,如德國各州政府建立許多新技術創業中心,新建高科技企業一旦進入中心,便可得到政府補助,提供免費或低價的技術諮詢和低價的辦公服務等。美國有的州政府對符合政府要求的園區公司提供虧損資金的90%。
實行優惠政策
一些國家和地區政府專門為科學工業園區制訂了若干項優惠政策,其中以亞洲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的優惠政策最為全面。這些優惠政府主要有:
(1)房地產租售優惠。
即採取土地租售價優惠和辦公用房、廠房或其他配套房租售優惠價的辦法,優惠折扣率一般在10%到30%之間;
(2)稅收優惠。
美國明尼蘇達州對區內技術走廊的公司的技術純收入給予減征30%的課稅優惠;
(3)貸款優惠。
一般通過銀行或設立基金會的方式向園區企業提供低息貸款,如日本政府設立了特別利息貸款制度,對技術密集企業提供特別利息貸款,美國政府直接向小企業提供優惠貸款;
(4)外資引進優惠。
如泰國規定外國企業永不收歸國有,稅後利潤可自由匯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