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集》是馮其庸先生所著的散文集,主要是回憶作者童年和青年時期的文章,也有後來寫的一些有關大西部調查的文章,還有一些雜文和短文。回憶文章如追憶母親的勤勞慈愛與艱難不幸、朋友的同窗溫情與聚散離合、童年的快樂與苦澀、青年的奮進與坎坷;遊記文章如記敘遊歷揚州、甘南、西域、河西走廊等的觀感與考查,在對風景的讚美中體味古典文化的精深韻味,在歷史與地理知識的縱橫馳騁中探尋古人的腳步,從中搜尋歷史的真相;序跋文章涉及名人文論、詩詞、攝影集、遊記、論文集和譯著等。此外,《秋風集》還有即景抒情、隨物暢懷以及敘事說理的文章等。
基本介紹
- 書名:秋風集
- 出版社:青島出版社
- 頁數:291頁
- 開本:16
- 作者:馮其庸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43694670
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作者簡介
馮其庸,名遲,字其庸,號寬堂。、《紅樓夢學刊》主編.1924年2月生,江蘇無錫縣前洲鎮人。1948年畢業於無錫國專。 1949年5月在蘇南行署工作。1950年任教於無錫市第一女中。1954年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等職。1980年、1981—1982年,兩度赴美在斯坦福、哈佛、耶魯、柏克萊等大學講學。獲富布賴特基金會榮譽學術證狀。 1984年12月由國務院、外交部、文化部派往前蘇聯鑑定列寧格勒藏本《石頭記》,達成兩國聯合出書協定。後又歷訪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作學術講演,均獲高度評價。1986年調任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1996年應邀訪問德國、法國,並在柏林和巴黎考察兩國所藏敦煌、吐魯番文獻。1998年5月25日至5月30日,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了“馮其庸書畫展”。 1998年8月,馮其庸以76歲的高齡,第二次上帕米爾高原,于海拔4700米的明鐵蓋山口,發現玄奘取經回國的山口古道,此古道為玄奘回國以後1355年來的第一次發現。馮其庸的這一發現,轟動了中外學術界。同年10月4日至酒泉金塔縣訪漢代雄關肩水金關、地灣城。10月5日(舊曆中秋節)至內蒙額濟納旗訪古居延海、西夏黑水城、漢甲渠候官遺址,對以上各處都作了詳細的調查。馮其庸以研究《紅樓夢》著名於世。著有《曹雪芹家世新考》、《論庚辰本》、《夢邊集》、《漱石集》、《秋風集》等專著二十餘種,並主編《紅樓夢》新校注本、《紅樓夢大詞典》、《中華藝術百科大辭典》等書。他還在研究中國文化史、古代文學史、戲曲史、藝術史等方面做出了成就。近十多年,著重研究中國大西部的歷史文化藝術,著有考證絲綢之路和支架取經之路的大型攝影圖冊《瀚海劫塵》,獲得學術界的高度評價。馮其庸還擅於書法和繪畫,書法宗二王,畫宗青藤白石。所作書畫為國內外所推重,被譽為真正的文人畫。馮其庸現為:中國紅樓夢學會會長、中國漢畫學會會長、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戲曲學會副會長、《紅樓夢學刊》主編、敦煌吐魯番學會顧問。
圖書目錄
1.母親
2.父親和侄兒
3.童年讀書的老屋(一)
4.童年讀書的老屋(二)
5.老房子的大門
6.1943年高中一年級時在老家門口
7.常給作者送南瓜的鄧大嬸
8.馮巷西盡頭的“一步兩頂橋”
9.馮巷西頭的河道
10.1950年土改時作者分到土地房屋的檔案
11.作者失學後所讀的部分書(一)
12.作者失學後所讀的部分書(二)
13.作者失學後讀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
14.作者失學後讀的《浮生六記》
15.《浮生六記》作者沈復畫《水繪 園圖》
16 .1942年發表在《錫報》上的散文《閒話蟋蟀》
17.1947年發表在《大錫報》上的《澄江八日記》
18.1946年在無錫國專的成績單
19.1948年在無錫國專的畢業照
20.在無錫國專的畢業合影(一)
21.在無錫國專的畢業合影(二)
22.無錫國專畢業紀念刊封面
23.無錫國專畢業紀念刊
24.1946至1948年在無錫國專的註冊證
25 .1949年4月23日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
26.1950年在無錫市第一女中
27.1955年與夫人夏菉涓在八達嶺長城
28.1956年作者編寫的《中國文學史稿》油印本封面
29.1962年作者主編的《歷代文選》
30.1962年作者寫的《回鄉見聞》首頁
31.《回鄉見聞》末頁
32.1964年去西安“四清”前全家留影
33.1965年“四清”工作結束時工作隊合影
34.1966年6月第一次抄家時所留清單第一頁
35.1966年6月第一次抄家時所留清單第二頁
36.1966年6月第一次抄家時所留清單第三頁
37.1975年在黃山
38.與錢仲聯先生在吳梅村墓前合影
39.麥積煙雨
40.祁連山深處之金塔寺
41.小積石山
42.在騰格里大沙漠考察
43.嘉峪關
44.唐北庭都護府故城北門
45.唐北庭都護府故城北門之柱道遺蹟
46.在塔克拉瑪乾大沙漠
47.塔克拉瑪乾大沙漠(一)
48.塔克拉瑪乾大沙漠(二)
49.塔克拉瑪乾大沙漠深處的胡楊樹
50.在塔克拉瑪乾大沙漠南端所遇之駝群(一)
51.在塔克拉瑪乾大沙漠南端所遇之駝群(二)
2.父親和侄兒
3.童年讀書的老屋(一)
4.童年讀書的老屋(二)
5.老房子的大門
6.1943年高中一年級時在老家門口
7.常給作者送南瓜的鄧大嬸
8.馮巷西盡頭的“一步兩頂橋”
9.馮巷西頭的河道
10.1950年土改時作者分到土地房屋的檔案
11.作者失學後所讀的部分書(一)
12.作者失學後所讀的部分書(二)
13.作者失學後讀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
14.作者失學後讀的《浮生六記》
15.《浮生六記》作者沈復畫《水繪 園圖》
16 .1942年發表在《錫報》上的散文《閒話蟋蟀》
17.1947年發表在《大錫報》上的《澄江八日記》
18.1946年在無錫國專的成績單
19.1948年在無錫國專的畢業照
20.在無錫國專的畢業合影(一)
21.在無錫國專的畢業合影(二)
22.無錫國專畢業紀念刊封面
23.無錫國專畢業紀念刊
24.1946至1948年在無錫國專的註冊證
25 .1949年4月23日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
26.1950年在無錫市第一女中
27.1955年與夫人夏菉涓在八達嶺長城
28.1956年作者編寫的《中國文學史稿》油印本封面
29.1962年作者主編的《歷代文選》
30.1962年作者寫的《回鄉見聞》首頁
31.《回鄉見聞》末頁
32.1964年去西安“四清”前全家留影
33.1965年“四清”工作結束時工作隊合影
34.1966年6月第一次抄家時所留清單第一頁
35.1966年6月第一次抄家時所留清單第二頁
36.1966年6月第一次抄家時所留清單第三頁
37.1975年在黃山
38.與錢仲聯先生在吳梅村墓前合影
39.麥積煙雨
40.祁連山深處之金塔寺
41.小積石山
42.在騰格里大沙漠考察
43.嘉峪關
44.唐北庭都護府故城北門
45.唐北庭都護府故城北門之柱道遺蹟
46.在塔克拉瑪乾大沙漠
47.塔克拉瑪乾大沙漠(一)
48.塔克拉瑪乾大沙漠(二)
49.塔克拉瑪乾大沙漠深處的胡楊樹
50.在塔克拉瑪乾大沙漠南端所遇之駝群(一)
51.在塔克拉瑪乾大沙漠南端所遇之駝群(二)
後記
我原有一本散文集子叫《秋風集》,現在我把後來寫的一些散文也收到這本集子裡,“文革”前我還寫過一些雜文,分別發表在《人民日報》、《北京日報》、《光明日報》和《文匯報》等報紙上,上世紀60年代初,也就是大家常說的“三年困難”時期,毛主席讓何其芳同志編了一本《不怕鬼的故事》,號召大家與困難作鬥爭。我在《人民日報》發表了《怕鬼的故事》,意思是說怕鬼是沒有用的,只有敢於與鬼作鬥爭,才能克服困難,所以我在文章中舉了幾件因怕鬼而鬧出笑話來的故事,從反面來說明只有不怕鬼才是正確的態度。這篇文章登在《人民日報》副刊版的頭條,反映也很好。沒有想到“文化大革命”一來,我這篇文章便成為一大罪狀,其罪名是“反對毛澤東思想”,因為毛主席說“不怕鬼”,我偏要說一怕鬼”。現在看來這樣的“理由”,其頭腦之簡單,真叫人無法相信。但這卻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單是因為這篇文章我就挨過不少次批鬥,因為他們只看題目,不看文章,抓住“怕鬼”兩個字,就硬說我是“反對毛澤東思想”。我自身經歷的慘痛教訓,當然永遠也不會忘掉。但一場“文化大革命”,我自己保留的剪報和發表我其他文章的雜誌,統統被抄家抄走了,“文革”後,我也無心再去查閱報紙了,現在要編集已無法找到這些文章了。想不到我與任曉輝學弟提到此事後,他很快就去把當時各報發表的我的文章都找回來了,發在《文匯報》上的文章,是《文匯報》的朋友幫忙查出來的,這真出我意想之外。
還有收在這本集子裡的《閒話蟋蟀》一文,是1942年我國中時發表在無錫的《錫報》上的,《澄江八日記》是發表在1947年無錫的《大錫報》上的,我手裡都還有剪報。但“文革”時為避批鬥,我把這些剪報上我的名字和報紙的名字、時間都剪掉了。剪報則夾在我小時候讀的幾本舊書里,所以抄家沒有抄走。現在《澄江八日記》的原報已在無錫查到,刊載《閒話蟋蟀》和我的詞作(我手頭也有剪報)的《錫報》還未找到,可能很困難了,因為這還是抗戰時期的報紙。
特別是收在這本集子裡的《回鄉見聞》這篇文章,是我在“文革”中挨斗受批的一個物證,是被造反派們定為“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大毒草”的一篇重點文章,我為這篇文章受過很多苦,我在《重讀(回鄉見聞)書感》一文里簡略地敘述了一下。當時我被押在語文系樓前接受批鬥的情景依然浮現在我的眼前,那些聲嘶力竭的叫喊聲,仍在我的耳邊迴蕩……
記下以上這些往事,也許可以幫助讀者了解這些文章產生的背景。
鴻其庸
2009年12月26日
還有收在這本集子裡的《閒話蟋蟀》一文,是1942年我國中時發表在無錫的《錫報》上的,《澄江八日記》是發表在1947年無錫的《大錫報》上的,我手裡都還有剪報。但“文革”時為避批鬥,我把這些剪報上我的名字和報紙的名字、時間都剪掉了。剪報則夾在我小時候讀的幾本舊書里,所以抄家沒有抄走。現在《澄江八日記》的原報已在無錫查到,刊載《閒話蟋蟀》和我的詞作(我手頭也有剪報)的《錫報》還未找到,可能很困難了,因為這還是抗戰時期的報紙。
特別是收在這本集子裡的《回鄉見聞》這篇文章,是我在“文革”中挨斗受批的一個物證,是被造反派們定為“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大毒草”的一篇重點文章,我為這篇文章受過很多苦,我在《重讀(回鄉見聞)書感》一文里簡略地敘述了一下。當時我被押在語文系樓前接受批鬥的情景依然浮現在我的眼前,那些聲嘶力竭的叫喊聲,仍在我的耳邊迴蕩……
記下以上這些往事,也許可以幫助讀者了解這些文章產生的背景。
鴻其庸
2009年12月26日
序言
收在這本集子裡的文章,都是我用散文的文體寫的。有一部分就是寫的散文,有一部分則是我用散文寫的回憶朋友的文字和序跋,最後還附了四篇長詩和我二十來歲時發表的兩篇散文。這兩篇散文已經是劫後的餘燼了,為了紀念,所以我仍收錄了它們。
古人散文的觀念是很寬泛的,所以《昭明文選》里收有辭賦和詩作。我自己認為從嚴格的意義來說,從文體的區分來說,詩與文的形式和文體是不同的,不能互相混淆。這是研究古典文學和研究中國文學史的最起碼的常識。但從另一意義來說,詩與文與辭賦,也自有其相通的一面。《孔雀東南飛》、《陌上桑》、《木蘭辭》,詩也,然而它們採用的是敘事的文體。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北征》,詩也,然而他所採用的也是敘事的文體,試看“皇帝二載秋,閏八月初吉,杜子將北征,倉忙問家室”,其詩句何等像散文。反之,向秀的《思舊賦》,王粲的《登樓賦》,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江淹的《別賦》、《恨賦》,丘遲的《與陳伯之書》,庾信的《春賦》,謝莊的《月賦》,以至於後來蘇東坡的前後《赤壁賦》,其意境和素質,與詩又有什麼兩樣。不僅如此,六朝書柬,晚明小品,又何嘗不可以說就是中國式的散文詩。所以我認為:從文學形式而觀之,則詩、賦、文皆各有定體,不能相混;然而,從其文學素質而觀之,則詩中有文,文中有詩也。這就是我收錄這幾首長詩在散文集中的“理由”,更何況我的詩也不大像詩,順口可誦的散文而已!
再有,在古人的觀念中,除了詩以外,各體皆可以稱散文,如古人的政論文、書信、碑記、題跋、筆記、祭文、契約等等等等,無一不可以作散文。我認為這個概念是確切的,是符合實際的,我之所以把各種不同類型的文章結為散文集,就是基於這個觀念。 我為什麼給這個集子取名為《秋風集》,理由可能可以講出很多,但最主要的有兩點:一是取秋風故人之意,因為集子中收了不少懷念舊友之作,特別是其中有的朋友已經作古了;二是集子中有一些文章,回憶到我童年和青年時期經常挨餓的秋天,使我當時倍覺秋風多厲而又多感,現在一讀這些憶舊的文字,仍不免覺得有點秋風秋雨之感。
總之,散文者,散漫之文也。所以我也散漫無際地收了各種文章,識者觀之,或將竊笑,然敝帚自珍,而況朋真耐久,摯友的深情難忘,平生所經歷的苦難和災難也難忘,閱者或能諒其心跡耳!
1988年5月4日於吳門旅次
時寓東吳賓館之玉戶樓
古人散文的觀念是很寬泛的,所以《昭明文選》里收有辭賦和詩作。我自己認為從嚴格的意義來說,從文體的區分來說,詩與文的形式和文體是不同的,不能互相混淆。這是研究古典文學和研究中國文學史的最起碼的常識。但從另一意義來說,詩與文與辭賦,也自有其相通的一面。《孔雀東南飛》、《陌上桑》、《木蘭辭》,詩也,然而它們採用的是敘事的文體。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北征》,詩也,然而他所採用的也是敘事的文體,試看“皇帝二載秋,閏八月初吉,杜子將北征,倉忙問家室”,其詩句何等像散文。反之,向秀的《思舊賦》,王粲的《登樓賦》,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江淹的《別賦》、《恨賦》,丘遲的《與陳伯之書》,庾信的《春賦》,謝莊的《月賦》,以至於後來蘇東坡的前後《赤壁賦》,其意境和素質,與詩又有什麼兩樣。不僅如此,六朝書柬,晚明小品,又何嘗不可以說就是中國式的散文詩。所以我認為:從文學形式而觀之,則詩、賦、文皆各有定體,不能相混;然而,從其文學素質而觀之,則詩中有文,文中有詩也。這就是我收錄這幾首長詩在散文集中的“理由”,更何況我的詩也不大像詩,順口可誦的散文而已!
再有,在古人的觀念中,除了詩以外,各體皆可以稱散文,如古人的政論文、書信、碑記、題跋、筆記、祭文、契約等等等等,無一不可以作散文。我認為這個概念是確切的,是符合實際的,我之所以把各種不同類型的文章結為散文集,就是基於這個觀念。 我為什麼給這個集子取名為《秋風集》,理由可能可以講出很多,但最主要的有兩點:一是取秋風故人之意,因為集子中收了不少懷念舊友之作,特別是其中有的朋友已經作古了;二是集子中有一些文章,回憶到我童年和青年時期經常挨餓的秋天,使我當時倍覺秋風多厲而又多感,現在一讀這些憶舊的文字,仍不免覺得有點秋風秋雨之感。
總之,散文者,散漫之文也。所以我也散漫無際地收了各種文章,識者觀之,或將竊笑,然敝帚自珍,而況朋真耐久,摯友的深情難忘,平生所經歷的苦難和災難也難忘,閱者或能諒其心跡耳!
1988年5月4日於吳門旅次
時寓東吳賓館之玉戶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