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館所陳列,主要機構,館領導,辦公室,文保研究部,展覽宣傳部,景觀集萃,人物生平,一生經歷,主要事跡,
館所陳列
紀念館第一進西首,原為秋家的來客居
住,秋瑾戰友王金髮曾在此住過。第二進是秋瑾從事革命活動和生活處,正中堂屋高懸“和暢堂”匾;東首小樓系秋瑾臥室,臥室後壁有一間小密室,供藏放革命檔案和槍枝彈藥;西首是秋瑾的會客室,是當年革命黨人秘密集會點。第三、四兩進原系秋瑾家人的住處,現闢為秋瑾史跡陳列室。第四進也是三間平房,陳列著秋瑾殉難後人們對她的紀念,其中有周總理和孫中山、宋慶齡、吳玉章、郭沫若、周建人的題詞,這些墨跡都給秋瑾以高度的評價。
主要機構
館領導
主要職責:完成文化部下達的各項任務,帶領全體員工把紀念館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陣地。研究探索紀念館的建設與發展,最大限度地發揮博物館的功能,為廣大觀眾提供內容豐富、生動的展覽。不斷完善用人制度,分配製度。形成自我激勵,自我完善,自我發展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管理模式。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與增值。
辦公室
主要職責:1、協調組織各職能部門的行政事務,檢查督促紀念館各項制度、規定的執行情況;
2、負責紀念館的對外行政事務聯絡及接待工作;
3、負責紀念館的安全保衛工作(防火、防盜、交通安全);
4、負責紀念館人事工作及館內待崗、停崗、待退、借調人員的管理工作;
5、承擔紀念館的後勤保障服務工作;
6、負責紀念館的檔案收發及工作檔案的管理工作;
7、負責退休幹部的日常管理工作;
8、承擔館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9、完成文化部計財司下達的工作,規範紀念館的財務管理工作;
10、負責編制紀念館年度財政預算決算工作,依據《會計法》管理紀念館日常收支項目;
11、負責紀念館稅務、統計、勞資、職工住房基金等方面的日常統計管理工作;
12、監督、管理紀念館對外經營財務工作及執行情況;
13、擬定紀念館年度基建維修、設備改造更新、購置計畫;
14、監督、管理紀念館國有資產,負責國有資產登記及清產核資工作;
16、負責制定本部門的規章制度;
17、負責本館年度計畫、年終總結和日常文秘工作;
18、參加館內安排的值班、替班工作。
文保研究部
主要職責:1、負責館藏文物資料的保護、修復和複製工作;
2、負責館藏文物資料的彙編和整理、編輯工作;
3、制定年度研究計畫;
4、協助其它部門完成信息資料編輯、紀念品製作等工作;
5、制定館藏各類文物資料使用辦法;
6、對展覽宣傳部的日常展室文物保護提供技術支持和指導工作;
7、協助展覽宣傳部完成館內外展覽工作;
8、負責新增文物的徵集收藏以及其它重要資料的收藏工作;
9、負責本館大事記的記錄編寫工作;
10、負責展覽文字說明、解說詞和外文的撰寫和修訂;
11、完成紀念館下達的各項任務;
12、負責制定本部門的規章制度;
13、參加館內安排的值班、替班工作。
展覽宣傳部
主要職責:1、制定年度展覽計畫和對外宣傳計畫;
2、負責組織好內部展覽工作,保護好展室內陳列的文物資料;
3、熟悉展覽內容並能熟練講解;
4、開發利用館藏文物資料進行對外經營活動;
5、負責規劃組織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工作,組織好館外展覽;
6、充分利用紀念館的優勢,對外聯絡觀眾、影視拍攝及其它合作項目;
7、進行市場調研,反饋信息,擬定投資計畫;
8、負責紀念館的對外業務聯絡工作;
9、負責館內銷售人員的日常管理工作;
10、負責安排本部門人員展室值班和日常管理工作;
11、積極爭取社會資助;
12、承擔館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13、負責制定本部門的各項規章制度;
14、參加館內安排的值班、替班工作。信息資料室
主要職責:1、進行調研,反饋信息;
2、制定網路開發計畫;
3、負責資料庫建設工作;
4、配合展覽宣傳部進行對外宣傳;
5、配合展覽宣傳部進行紀念品設計及其他合作項目的規劃設計工作;
6、負責制定本部門的規章制度;
7、承擔館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8、參加館內安排的值班、替班工作。
景觀集萃
秋瑾紀念碑:位於浙江省紹興市中心軒亭口。古軒亭口相傳亭始建於唐。屢建屢廢,現已蕩然無存。此地歷來是紹興的鬧市中心,正處貫通南北的大街和府治前的府橫街的交接處,正像魯迅在他的著名小說《藥》中所寫的“丁字街”。軒亭口是秋瑾英勇就義的地方。1907年7月6日徐錫麟在安徽起義失敗,一星期後,清兵包圍紹興大通學堂,秋瑾不幸被捕。她在敵人的嚴刑逼供下,堅貞不屈,正氣凜然,於7月15日凌晨慷慨就義於軒亭口。
碑為水泥製成,高7米,上下分兩層,呈正方形,1930年先賢王子余集資樹碑並落成。碑座正面(西面)刻有蔡元培撰、于右任書《秋先烈紀念碑記》,碑身鐫有張靜江書“秋瑾烈士紀念碑”字樣,四周設有欄桿。軒亭口原有候軒亭,為唐觀察使李紳所建,後於亭前臨街建有大樓。今亭與樓俱廢。現在紀念碑西面建有“軒亭口”牌坊,東麵塑有秋瑾漢白玉塑像,其後照壁上鐫“巾幗英雄”四個字,系孫中山先生手書。此處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秋瑾烈士墓: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冷橋南端,是經十次遷徙於1981年重新建造起來的。墓座上端立著英姿颯爽、手持寶劍的秋瑾烈士漢白玉塑像。墓座石碑正面,刻有孫中山先生手書的“巾幗英雄”四個大字;背面鐫有《鑑湖女俠秋君墓表》,詳細地記敘了這位巾幗英雄的革命一生。
秋瑾,不僅是一位尋求真理的革命先驅,而且還是一位近代文學史上的傑出女詩人,“秋風秋雨愁人”一句,便是她的臨終絕筆。西泠橋畔,面臨外西湖,原秋社遺址前,有一座由十二根朱紅柱子組成的四角亭,就是為紀念秋瑾而建的風雨亭。大通學堂:位於浙江省紹興市城內臥龍山北,創辦於1905年,是辛亥革命時期光復會領袖陶成章、徐錫麟等人為培養訓練革命武裝起義軍事幹部而創辦的一所學校。1907年,秋瑾曾接替陶成章、徐錫麟,被推薦為大通學堂督辦。大通學堂是一幢三進五開間的平房。首進東首第三間為秋瑾當年辦公室,也是被捕處。第四間是會議室。西首兩間為“辛亥革命在浙江”陳列室。第二進是大禮堂,中立秋瑾塑像,主要是介紹學堂概況的圖片實物。第三進闢為徐社,現展出徐錫麟生平事跡和蔡元培撰寫的《徐烈士祠堂碑記》。大通學堂勇開中國師範教育體育專修科和女子校長之先河,現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風雨亭:位於浙江省紹興市府山西南峰,可俯瞰當年拘押秋瑾的典史署。亭名取烈士絕命詞“秋雨秋風愁煞人”之意。亭為八角攢尖頂,正面(東面)上方懸田桓手書“風雨亭”匾,兩邊柱子上刻有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挽女俠的對聯:“江戶矢丹忱,感君首贊同盟會;軒亭灑碧血,愧我今招俠女魂。”觀者臨亭詠句,如見女俠之行跡。
風雨亭始建於20世紀30年代初,解放後又幾經修葺,四周廣植花木,蒼重翠疊,鬱鬱蔥蔥。站在亭前,極目遠眺,紹興城的全貌盡收眼底。從秋瑾當年流血犧牲,想到祖國今天蓬勃發展,使後人對革命先烈更加緬懷不已。
人物生平
一生經歷
秋瑾(1875—1907)1875年生於紹興,原名閨謹,字璿卿,自號競雄,別號鑑湖女俠,漢俠女兒。浙江山陰(今紹興)人。是中國近代傑出的革命家、婦女解放運動的先驅。
自小家境富裕,能寫詩填詞、騎馬擊劍、使棒舞槍,仰慕花木蘭等女傑,立志要做一名巾幗英雄。1896年(光緒二十二年)依父母之命嫁湘潭富紳子弟王廷鈞。1900年前後兩度寓居北京,目睹清廷腐敗和民族危艱,遂立“置生死於不顧”以獻身救國之志。1904年5月突破家庭阻力自籌旅費留學日本,先入中國留學生會館日語講習所學日語半年,繼入東京青山女校速成師範專修科。與陳擷芬成立“共愛會”,與劉道一等組織“十人會”,均以反清為目的。
1904年秋,在東京創辦《白話報》,鼓吹推翻清政府,提倡婦女平等。不久又加入馮自由等組織的洪門天地會,受封為“白紙扇”(軍師)。1905年春回上海,4、5月間經徐錫麟等介紹在紹興加入光復會。7月再赴日本,在橫濱經馮自由介紹加入同盟會,被推為評議部評議員、浙江分會主盟人。12月,因反對日本文部省頒布《取締清國留日學生規則》回國,與易本差等在上海創辦中國公學,以安置歸國學生。1906年因抗議日本取締中國留學生而回國。在上海組織銳進學社,創辦《中國女報》,宣傳婦女解放,倡導民主革命。
主要事跡
1907年初接替徐錫麟主持紹興大通學堂,任督辦,聯絡浙省革命志士和會黨成員,組織光復軍,與徐錫麟策劃皖浙同時起義。並以大通學堂督辦職務之便,以該校為中樞,往來杭滬間,活動軍學界,運動會黨。4月正式組建光復軍八軍,推徐錫麟為首領,自任協領,並導擬軍制、軍旗、服。約定先由金華府發難,處州府立即回響,會紹興光復軍襲取杭州,計畫若受阻則出江西以通安慶,會合徐錫麟,合力攻取南京。7月6日徐錫麟在安慶倉促起事,被捕遇害,浙江之嵊縣、武義、金華、蘭溪等地光復軍在中、下旬亦相繼失敗。奸人胡道南密報清廷,清兵於14日包圍大通學堂,秋瑾與少數學生持槍抵抗。被捕後堅貞不屈,次晨於紹興軒亭口慷慨就義。著述被輯為《秋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