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秋浦歌⑴
秋浦千重嶺,水車嶺最奇⑵。
天傾欲墮石,水拂寄生枝。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秋浦:縣名,唐時先屬宣州,後屬池州,即個安徽貴池縣。縣境內有秋浦水,縣因以得名。
⑵水車嶺:在今安徽池州市城南桃坡鄉龍舒河畔。其峭壁臨淵,奔流鑽海聲,故名水車嶺。水車嶺周圍山峰奇秀、怪石崢嶸,風景奇特。
白話譯文
在秋浦的乾重山嶺中,唯有水車嶺的風景最為奇特。天空好像要隨著大石一道傾倒下來,山石上的松蘿兔絲在順水飄拂。
創作背景
明嘉靖、萬曆等《池州府志》、《貴池縣誌》記載了李白游秋浦的過程和他的名作《秋浦歌十七首》。貴池縣(今池州市貴池區),唐時名秋浦縣,因境內秋浦河而得名。李白一生,酷愛名山秀川,曾於天寶、上元年間,先後五次到秋浦,足跡踏遍九華山和秋浦河、清溪河兩岸,留下了幾十首詩篇,其中名篇頗多。《秋浦歌十七首》是李白游秋浦時寫下的代表作,組詩的寫作時間約在唐天寶八年至十四年(749~755)李白三次游秋浦期間。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李白一生好入名山大川游,探奇攬勝之心異常強烈。他在秋浦遊覽時間較長,對其風光景物興趣頗濃。在《秋浦歌十七首》前七首中,除了明顯抒情之作,已經收錄了秋浦之猿,秋浦錦駝鳥、秋浦花等。這一首是詠秋浦的水車嶺。據《貴池縣誌》載:秋浦“長八十餘里,闊三十里,四時景物,宛如瀟湘洞庭。”秋浦縣因秋浦水而得名,其可供遊覽之處也應集中於“宛如瀟湘洞庭”的水澤地區。然而這裡卻明確寫出,在秋浦眾多的山嶺之中,屬水車嶺最為奇特。此語一出,即費琢磨:水車嶺奇在哪裡呢?是它的形狀特殊如水車才稱水車嶺嗎?“秋浦千重嶺,水車嶺最奇。”語言質樸,起得平淡。雖如隨口而出的敘述,卻給讀者造成懸想,吸引了人們好奇探奇的心理。所以詩起筆不凡,似平實奇。
水車嶺得名不在形狀,而在聲音。據《貴池志》載:“縣西南七十里有姥山,又五里為水車嶺,陡峻臨淵,奔流衝激,恆若桔槔之聲。”桔槔(jiégāo潔高)也叫吊桿,是一種原始的提水工具,其作用與水車同。因嶺下急流日夜衝擊山崖,總是發出有節奏的如水車汲水般的聲響,所以稱這座嶺為水車嶺,確是奇特有趣。
然而水車嶺之奇不止於此,或者說更重要的不在得名。天傾欲墮石”,詩人以極度誇張之筆描寫了水車嶺的陡峻奇險之狀。似乎水車嶺直插雲天,所以青天都要傾斜了,山頂的石頭好象眼看著就要從上邊掉下來。好一座峻峭的山,好一幅令人驚奇的畫!雖是誇張至極之句,卻也恰到好處。“天傾”是形容一種勢態,而非指天已傾塌。昂首仰視,人有天傾之感,足顯嶺之高峻。“欲墮石”說的是欲墮而沒墮,也是有勢無動,靜中有動,動靜結合,傳神之筆,堪稱神奇。
在李白詩中,雄奇峻峭的山峰不勝枚舉,水車嶺並不上數。如果一味誇張起來,嶺的高峻就離奇而失真,因為秋浦山嶺並不險峻。所以詩人又寫出第四句:“水拂寄生枝”,把筆又收回,一仰一俯,一虛一實,把水車嶺的奇特之處寫出,且照應了前兩句。寄生的枝條從嶺下的樹上伸出。奔流的水撞擊山崖分外有力,拂動寄生枝又顯得有些多情。這一畫面,動中有靜,寄生枝欲靜而水流不止,終至靜枝隨動水。三、四句從上到下,動靜相成,虛實相生,山水相映,完成了對水車嶺奇景的描寫。
名家點評
《唐宋詩醇》:奇境如畫。
《李太白詩醇》:蕭士贇曰:《秋浦志》:李元方嘗刻碑於有待岩,謂:齊山大小泉凡十一,而半岩為勝;“秋浦千重嶺”,而水車嶺為最奇云云。則知太白之詩為紀實。宋詩人郭祥正嘗追和《秋浦歌》,亦稱此曰:“萬丈水車嶺,還如九疊屏。北風來不斷,六月亦水生。”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自稱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葉(唐時屬安西都護府,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少年即顯露才華,吟詩作賦,博學廣覽,並好行俠。從25歲起離川,長期在各地漫遊,對社會生活多所體驗。天寶元年(742年)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視,又遭權貴讒毀,僅一年余即離開長安。天寶三載(744年),在洛陽與杜甫結交。安史之亂爆發後,他懷著平亂的志願,於天寶十五載(756年)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爭奪帝位失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中途遇赦東還。晚年漂泊東南一帶,卒於當塗(今屬安徽)。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