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家疃村在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徐姓兄弟五人來此定居,其中有四人是秀才,故命村名秀才疃。後因打死鄰村人被告於官府,兄弟五人避捕逃走,遂改村名為秀家疃。另一說為,明末,于姓人來此定居,因當時考出一名秀才,故命村名秀才疃,後演變為秀家疃。後有孫、徐、鞠等姓來此居住。解放後,秀家疃與鞠家莊、梨園村合併為一個行政村,稱梨園村。1961年,分為東、西兩個行政村,西村(即本村)恢復原村名秀家疃,東村遂稱東梨園村。 秀家疃位於海陽市西部,地處東經120°59′,北緯36°47′。東與東梨園村相連,西與陳家疃為鄰,北與荷葉山後村接壤,南與小紀村相望,隸屬小紀鎮,距鎮政府駐地1.5公里,距市政府駐地20公里。 全村轄區總面積2.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4.2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花生、蘋果、芋頭、蔬菜等。 2002年,全村187戶,524人。有於、孫、徐、鞠等4姓,均為漢族,其中於姓人口較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秀家疃
- 所屬地區:小紀鎮
- 面積:2.2平方公里
- 人口:524人
社會進步,組織建設,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46年,成立秀家疃國小。2001年,村國小合併到小紀中心國小。自建國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專院校者18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不足100公斤,只能半年糠菜半年糧度日。建國後,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7年,全村人均糧食180公斤。1975年,人均糧食250公斤,全村收入3.5萬元。2002年,全村人均存款2000元,有各種運輸車輛50多輛,機車30多輛,電話90多部,電視機120台,電冰櫃20台,洗衣機12台。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莊不整,破爛不堪,村民住房以草房為主,人均居住面積不足6平方米。1965年,大隊統一規劃房區、街道。至2002年,村街道整齊,村民住上了新瓦房,人均住房面積20平方米。 集體福利1970年,村合作醫療站成立,村民平常用藥藥費報銷30%,病重住院費報銷30%。1978年以來,隨著集體經濟的不斷發展壯大,村民的福利逐步提高。1990年,村集體投資辦起了黨建電化教室,豐富了黨員、村民文化知識,提高了村民科技水平。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61年前與東梨園村為一個黨支部。1961年,本村單獨成立黨支部。先後擔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有於連水、於連武、孫世禮、孫振舉、徐京龍、於永明。2002年,全村有黨員30人。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1年4月,設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9月,改稱大隊管委會。1968年6月,大隊管委會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設民政、調解、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先後擔任村主要行政負責人的有於連垂、孫世禮、於連水、孫振太、孫振舉、孫顏榮、徐京龍、於連民。1999年,徐京龍當選首任直選村委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