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葉風毛菊(禾葉風毛菊)

禾葉風毛菊(禾葉風毛菊)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禾葉風毛菊為菊科植物禾葉負毛菊的全草,清熱利濕,涼血止血,主感冒發熱,濕潤黃疸,嘔吐,泄瀉,吐血,便血。多年生草本,高10-25cm.根狀莖分枝,頸部被褐色纖維狀殘葉鞘,並生出花莖和營養枝;莖上密被白色絹狀絨毛。基生葉長8-15cm,寬1.5-2mm,先端漸尖,基部呈鞘狀抱莖,全緣,邊緣內卷,上面疏被絹狀毛或脫落,下面密被白色絨毛;莖生葉互生,數片,較短。頭狀花序,直徑1.5-2,單生莖頂;總苞鐘狀,長16-18mm,總苞片具密或疏的絹狀長柔毛,外層先端折,內層紫色;管狀小花,紫色,長約13mm.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類尖頭風毛菊
  • 學名:Saussurea pseudomalitiosa Lipsch.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桔梗目 Campanulales
  • :菊科 Compositae
  • 亞科:管狀花亞科 Carduoideae
  • :菜薊族 Cynareae
  • 亞族:飛廉亞族 Carduinae
  • :風毛菊屬 Saussurea
  • 亞屬:附片亞屬 Subgen. Theodorea
  • :禾葉風毛菊
  • 分布區域:中國四川、甘肅、雲南、西藏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性味,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各家論述,醫藥,鑑別,性狀鑑別,顯微鑑別,粉末特徵,

形態特徵

禾葉風毛菊是一種多年生草本,高3-25厘米。
根狀莖多分枝,頸部被褐色纖維狀殘鞘,自頸部常生出不育枝和花莖。
莖直立,密被白色絹狀柔毛。
基生葉狹線形,長3-15厘米,寬1-3毫米,頂端漸尖,基部稍呈鞘狀,邊緣全緣,內卷,上面被稀疏絹狀柔毛或幾無毛,下面密被絨毛;莖生葉少數,與基生葉同形,較短。
頭狀花序單生莖端。
總苞鐘狀,直徑1.5-1.8厘米;總苞片4-5層,密或疏被絹狀長柔毛,外層卵狀披針形,長1-1.2厘米,寬2-3毫米,頂端長漸尖,反折,稀不反折,中層披針形,長1.2厘米,寬2毫米,內層線形,長1.2厘米,寬1毫米。
小花紫色,長1.6厘米,細管部長7毫米,檐部長9毫米。
瘦果圓柱狀,長3-4毫米,無毛,頂端有小冠。冠毛2層,淡黃褐色,外層短,糙毛狀,長1-3毫米,內層長,羽毛狀,長9毫米。花果期7-8月。

分布範圍

分布於四川(木里、稻城、德格、康定、黑水、馬爾康、道孚、松潘、大金、甘孜)、甘肅、雲南、西藏(江達、貢覺、八宿、昌都、察隅、巴青、安多、定日、吉隆、薩噶、仲巴、雙湖、改則)等地。
生於山坡草地、草甸、河灘草地、杜鵑灌叢,海拔3400-5350米。
禾葉風毛菊
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康定。

主要價值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菊科禾葉毛菊的全草。
【功 效】:清熱涼血、疏肝行氣、清利濕熱。
【主 治】:用於咯血、崩漏、咳血、血淋及內臟出血者、肝氣不舒所致胸腹脹痛、濕熱黃疸
【性味歸經】:苦,涼。入肝、膽、胃三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克。外用:適量。
【別 名】:線葉風毛菊(《阿壩中草藥手冊》)、匝赤把漠卡(藏語)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甘肅、四川、雲南、西藏。
【考 證】:始載於《中國民族藥志》。

性味

味苦;性涼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涼血止血。主感冒發熱;濕潤黃疸;嘔吐;泄瀉;吐血;便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有清熱涼血的功能。用於肝炎、膽囊炎、胃腸炎、內臟出血。

醫藥

《部藏標》。
【彝藥】占車,匝赤把漠卡:全株治肝炎,膽囊炎,腸胃炎,感冒發熱,內臟出血《滇省志》。
【藏藥】雜赤巴莫卡:地上部分用於肝炎,膽囊炎,黃疸,胃腸炎,感冒發熱及內臟出血《部藏標》。雜扯:地上部分用於肝炎,膽囊炎,黃疸,胃腸炎,感冒發熱及內臟出血《藏標》。扎赤哇毛卡:地上部分主治赤巴病,脈病《中國藏藥》。扎赤哇莫卡:地上部分或花序治“赤巴”病,肝炎,膽囊炎,經絡熱病,感冒發燒,內臟出血《藏本草》。匝赤把漠卡:地上部分主治肝炎,膽囊炎,黃疸,腸胃炎,感冒發熱,內臟出血《民族藥志一》。
【蒙藥】全草主治肝炎,膽囊炎,胃腸炎,內臟出血《蒙植藥志》。

鑑別

性狀鑑別

本品長短不等。莖圓柱形,中空,紅棕色至黃褐色,直徑2-4mm,有縱溝,被密或稀疏的白色絨毛,有的帶棕黃色鞘狀殘葉柄。葉綠色,條形,邊比勝敗背面反卷,長0.5-6cm,寬約1mm,葉背中脈明顯突起,密被白色絨毛。頭狀花序,直徑0.8-1.2cm,總苞數層,花兩性,紫紅色,花冠長約15mm,先端5裂,基部聯合成管狀。瘦果圓柱形,棕褐色,具縱棱,先端有冠毛一撮,羽毛狀。氣清香,味苦。

顯微鑑別

莖橫切面:類圓形,邊緣波狀。表皮細胞1列,外壁較厚,長方形、方形、切微延長,有的可見細長的非腺毛或其殘基,非腺毛有的彎曲。表皮外被角質層。表皮下為厚角組織,由1-2層厚角細胞組成,較小,呈多角形或類圓形。皮層由薄壁細胞數至10數列組成,類圓形,有的稜角處有厚角細胞數層。內歧層不太明顯,為1列類長方形、多角形或不規則形的細胞,切向延長,有的含黃棕色物質,凱氏點有的可見。維管束外韌型,15-23個,斷續排列成環,外側有發達的中柱鞘纖維束,木化,韌皮部有篩管群和韌皮薄壁細胞。形成層不太明顯,有的有1-2層薄壁細胞。木質部導管徑向排列成數行至10數行或不規則排列列,木化,直徑13-26μm.靠近髓部有維管束鞘纖維束,髓細胞類圓形,木化,有的有壁孔。 喘有較大的髓腔。

粉末特徵

淺灰綠色。①花粉粒眾多,球形,直徑35-52μm,萌發孔3,萌發溝3,外壁較厚,表面有小刺狀突起,膜孔有的呈溝沫狀突起。②瘦果冠毛多見,主軸由多細胞組成,有較多分枝,每分枝為1個單細胞毛,基部胞腔大。③莖表皮細胞表面觀類長方形。④花總苞片表皮可見不等式氣孔,副衛細胞4-6個。⑤導管多為螺紋或梯紋,偶見網紋。花瓣表皮細胞表面觀長方形,壁波狀彎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