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草白絹病是一種病症,症狀是死草區呈黃白色,邊緣紅褐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禾草白絹病
- 症狀:死草區呈黃白色,邊緣紅褐色
- 病原菌:菌亞門的白絹病菌
- 防治方法:消滅枯草
症狀,病原菌,寄主範圍,發生規律,分布與危害,防治方法,
症狀
草地發病後出現枯草區,形狀可自圓形至半月形不等,死草區呈黃白色,邊緣紅褐色。枯草區在適宜條件下,每日向外擴展3-6厘米,最後直徑可達1-2米。枯草區邊緣近土表處,常有茂密的白色、灰色絮狀菌絲體,而後則產生許多小而圓的菌核,直徑1-3毫米,白色、黃色,最後呈黃褐色至深褐色,外形很像菜籽。病葉發黃,最終呈紅褐色並枯死。
病原菌
為半知菌亞門的白絹病菌(齊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ii Sacc.),異名:Athelia rolfii,有性階段:刺孔伏革菌(Corticium centrifugum(Lev.)Tul.)。
寄主範圍
此病原菌可侵染500種以上的寄主,大多數禾本科植物均可受害。
發生規律
白絹病菌以菌核越冬。在殘體和土表可以生存多年。當土壤潮濕、氣溫升到20℃以上時,菌核萌發出菌絲體並侵染寄主。氣溫 26 ℃以下時,雖可發病但寄主不會很快死亡,當氣溫上升到30℃以上時,病株死亡迅速,15℃以下則不發病。土壤酸性(pH4)並含大量有機物質,通氣良好時發病重。乾旱之後陰雨連綿促使此病流行。
分布與危害
禾草白絹病(南方枯萎病)在溫暖和濕潤的條件下,此病侵染500多種植物。包括禾本科的多種作物和牧草,以及豆科的許多重要牧草如苜蓿和三葉草等。在國內和國外均分布廣泛。
防治方法
1.消滅枯草 秋末和冬季應耙除或焚去枯草,以減少菌源和保持草地通風透光。2.調整土壤酸鹼度 酸性土壤應適量施加石灰,使pH保7.0-7.5,可以減輕發病。3.藥劑防治 ① 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 倍液噴霧;② 70% 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0倍液;③ 45% 代森鍍水劑1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