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禾背刺氈蠟蚧
- 拉丁學名:Eriopeltis araxis Borchsenius , 1956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門
- 綱:昆蟲綱
- 目:同翅目
- 科:蠟蚧科
- 亞科:氈蠟蚧亞科
- 屬:背刺氈蠟蚧屬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雌成蟲:蟲體多為橢圓形,體長約4.7mm,寬約2.7mm。觸角8節,每節長度比例為:Ⅰ-33;Ⅱ-24,Ⅲ-42,Ⅳ-24,Ⅴ-18,Ⅵ-15,Ⅶ-15,Ⅷ-19。後足股節長約0.05mm,脛節長約0.042mm,跗節不包括跗冠毛長約0.045mm。胸氣門正常發育,氣門腺路較窄,約由24—29個五孔腺組成,每條氣門腺路通常均延伸至氣門刺附近。臀裂可直達肛板頂端,臀裂長約為肛板長度之2倍。蟲體整個背面布滿背刺,背刺可分為不同大小的刺,大刺明顯大於小刺。背刺均為頂端截平的圓錐形刺,刺的高度、基部寬度和刺頂端寬度比例是:大刺為21:27:18,或21:21:15;小刺為18:18:10,或12:10:5。當然背刺的上述特徵時常因個體不同而有各種變化,但從整體來說大刺較短寬,小刺較狹長。背刺分布稀疏,背刺之間的空隙距離常為其刺長的2—6倍。蟲體頭端的背刺一般較細長,此部位背刺長度、基部寬度和刺頂端寬度比例常為27:12:6,因此頭端部背刺較背中部和尾部的背刺顯著狹長,但蟲體頭端的背刺分布彼此較靠近,特別是與蟲體中部分布的背刺間之距離相比,蟲體頭端背刺之間的距離顯著較小,而顯出彼此密集的分布特點。在蟲體背面尾端,特別是肛孔附近的背刺較大且較長,顯出此處的背刺與蟲體背中部的背刺有所不同,其長度與寬度也略相等,刺之長度、基部寬度與刺頂端寬度之比例約為:30:21:9,或約為27:20:14。肛板前方的背刺也為頂端截平的圓錐形刺,這些刺的大小也有不同,分布也比較稀疏。靠近臀裂之蟲體後緣區的背刺明顯小於其他的背刺。蟲體體緣之緣刺呈單列分布,緣刺大小也不盡相同。蟲體額部體緣的緣刺呈較鈍的截圓錐形,刺長約為0.015mm,刺間的空隙距離大於其刺長之2—4倍,並在刺的基部常無有圓盤狀腺分布,如有圓盤狀腺分布也多見只一個圓盤狀腺。分布在蟲體兩側體緣之緣刺與額部緣刺之大小很近似,有時常顯得比額部的刺較小,其刺長度約為0.013—0.015mm,分布稀疏,但體緣具有明顯的圓盤狀腺列。在蟲體末端臀裂附近的緣刺之刺長約為0.015—0.018mm,組成單列,刺間之空隙約為刺長的長度,或小或大於刺長度距離,每根緣刺之基部常有1—4個圓盤狀孔所圍繞。在臀裂附近蟲體末端之內緣之緣刺常為細截圓錐狀和具頂端尖銳的刺,刺長約為0.027—0.03mm。臀裂基部的刺較短,刺長約為0.02mm,刺之頂端尖銳,在體緣形成單列,刺間距離常為刺長度之2倍,在刺基部和刺間分布有圓盤狀腺。圓盤狀腺的直徑約為0.006—0.008mm。蟲體頭端體緣的圓盤狀腺,其直徑約為0.004mm。體緣毛長約0.012—0.02mm。雌成蟲之卵囊為長橢圓形,白色茸毛氈狀,卵囊背面稍向上隆起。未產卵的雌成蟲之蟲體背面稍向上隆起,體外被有密而較長的雪白色捲曲蠟絲,頭端和尾端各具細長蠟絲一叢。雄成蟲之蟲體多為橘紅色,蟲體長約1.23—1.70mm,翅展3.3—3.5mm。觸角為10節,每節觸角都著生有細毛。背單眼一對,小單眼4個。前翅發達,翅脈2根。胸足發達,有一定的爬行能力。腹末端伸出的外生殖突較粗,並有2根略與蟲體等長的白色蠟絲。雄蛹外被有白色不透明的殼所覆蓋。蛹體長約1.37—1.4mm,寬約0.41—0.43mm,蛹體多為長橢圓形,也多呈橘紅色。蛹之觸角和中後胸足原基後貼於腹部兩側,而前足則向上交叉抱於頭頂。蛹期外生殖突明顯伸出。
該種蚧蟲生命力強,能耐我國北方不良的氣候條件,繁殖力大,過去多年來被忽視,近年來由於首次在甘肅大發生而採獲,是我國的新記錄。由於它們嚴重危害禾本科農作物,食性又廣,應引起有關方面對此種害蟲給予重視,防止它們進一步的蔓延危害。
生活習性
寄主:小麥、青稞、大麥、莜麥、冰草、燕麥等禾本科植物。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
甘肅
國外分布:
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外高加索,喬治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