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禹疏九河
- 出處:《爾雅·釋水》
- 含義:疏通河床、開鑿渠道
- 性質:大禹治水
疏通河床、開鑿渠道並不是一件輕易舉的事。那時候,既沒有鍬,也沒有鎬,只有石斧、蚌耨、水耜這些不堅固的挖土工具。雖然當時人們已能冶煉銅,但數量太少,還不能用來製造農業生產工具。然而人們沒有因此氣餒。各部落的青壯年在禹的帶領下,憑著這些簡單的工具挖掘泥土,與大自然搏鬥。他們鑿開堅硬的岩層,去溝通河床,開鑿渠道。可以想像,當時治水是多么艱難阿!
禹在這場鬥爭中身體力行,不怕狂風暴雨,烈日嚴寒,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始終與人們一起努力奮戰。
經過十幾年的艱苦鬥爭,疏通、開鑿了許多條河床渠道,終於把洪水引入大河,由大河流人大海,消除了當時的水患。這就是傳說中的“禹疏九河”。後人稱頌道:如果沒有大禹治水,我們這些地方只能有魚,哪裡還會有人呢!正是因為大禹順水勢之自然,把主流幹道加深加寬,使“水由地中行”,上流有所歸,下流有所泄,使九河不至為患,東方水患得到治理,人民才得以“降丘宅土”,發展農業生產。正如《孟子.滕文公上》所載:“禹疏九河,瀹濟漯而注諸海”,“然後中國可得而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