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王亭史話》是一篇介紹禹王亭的史話,高度讚美了禹王亭,十分吸引人。
華夏文化源遠流長,大禹治水千古頌揚。傳當年大禹治水,疏九河,曾率眾來到現禹城境內,在具氏部落築一土丘平台察水情,定徒駭、馬頰、鬲津等九河流向。後人把此土丘定名具丘山。唐天寶元年,此地設縣邑,為念大禹功德,定名禹城縣,沿襲至公元1993年,撤縣設市,更名禹城市。
禹城建縣不久,史思明叛亂,唐大將李銑掘開黃河,以洪水擋史思明叛軍,剛建不久的禹城縣城被洪水沖毀。退水後,縣城遷至善村建起新城。縣令登西門眺望,見徒駭河西一山丘鬱鬱蔥蔥,綠樹間有一草亭紫氣繚繞,遂問當地老者:“此是何處?”老者遂將禹在具丘山察水疏河之事告知縣令,並言道:“千多年來,當地百姓為感大禹治水為民造福之德,幾經向具丘填土,栽樹種草,並在丘上扎草亭,供奉禹王靈位,祈禹王護佑一方百姓平安。”縣令又問:“具丘離縣城多遠?”老者答曰:“離城十里。”縣令將具丘所在村莊,定名十里望。是日,縣令召縣內豪紳三老,商在城西門內建禹王廟,同時在具丘山上建禹跡亭,讓世人永記大禹功德。百姓聞訊,奔走相告,富者自願捐糧捐款,貧者自願出工建廟修亭。當年即成。禹跡亭內供禹王神像,設香案。縣令親率官員與萬民眾攜香紙供品,到具丘山禹跡亭祭祀禹王。後各朝歷任縣令都在春節和重陽節兩次親赴禹跡亭拜祭。
自唐至元,曾因戰亂災荒,禹跡亭幾經被毀重建。明天啟四年,十里望鄉紳吳以逵、吳以暹倡鄉民在禹跡亭舊址建禹王閣,此比原禹跡亭有所擴大。康熙五十年,廣東人曾九白皋任禹城縣令,施改有方,逢風調雨順,連年豐收,民安居樂業。曾九皋稱此為禹王護佑之功,募捐重建禹跡亭,更名禹王亭。交置祭田四十畝,招僧人數名入住。亭建成,刻碑以記,曾縣令親撰碑文,書“神功千古”匾額。後曾離任,百姓感其在禹業績,遂捐資制“功德碑”立於禹王亭內。
雍正二年,禹王亭又一次擴建重修,更加宏偉壯觀。從具丘山東側沿階而上,坐西面東二層樓閣,即禹王亭:灰牆,綠頂琉璃瓦,飛椽出廈,紅木樑柱,頂部雕有飛禽走獸。亭內全部木質雕梁畫柱。正中供禹王金身塑像,高1.89米,兩側塑有金童玉女。亭兩側建有東西配殿。
道光七年二月,民族英雄林則徐北上,曾在禹王亭逗留一夜,並將觀感記入《丁玄日記》。
明清時期,禹王亭香火大盛,前來拜祭禹王者絡繹不絕。不少騷人墨客來此朝拜觀光留下不少詩詞墨寶,有的被刻碑留存,有的載入縣誌。清末及民國初期,禹王亭香火尚盛,春秋兩季在此舉辦祭禹廟會。民國時,亦曾整修。
日寇侵華,禹王亭東西配殿被炸毀,禹王亭前廈遭炸拆除,從此逐漸荒涼。
解放後,禹王亭經簡單修補,當做學校。後學校遷出,打井運動時又被拆去不少磚瓦。1966年,“文革”初,被當做“四舊”徹底拆除,僅存雜草叢生、荒涼具丘。1977年2月,禹王亭遺址被定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立碑於具丘山下,由文化、公安部門和十里望回族鄉政府成立“禹王亭遺址”保護小組,具丘得以保存。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禹城經濟繁榮,社會事業發展進步,禹王大殿和禹王亭於1997年建成。現禹王亭博物館建有禹王殿正廳,進廳是“禹王亭題記”碑和為建禹王亭捐資的“功德碑”,左右兩側是“大禹世紀鐘”鐘樓和鼓樓,再往裡走中間是享殿,享殿內塑禹治水像和九鼎模型,享殿兩邊建有碑廊,安放著遺存和當代名士頌大禹功德的碑刻。穿過享殿,是禹王大殿正殿,大殿上方懸掛著曾九皋縣令親書的“神功千古”匾額,門兩邊是取自大禹陵清乾隆皇帝撰寫的楹聯。進大殿,正中塑禹王神像,左右兩邊還塑有曾協助大禹治水的四位功臣:皋陶、伯益、后稷、啟。因圍牆上配以有關大禹治水的木刻壁畫。正殿兩邊為東西配殿,分別闢為“禹城出土文物展室和禹城回顧展室”。出後門,便是山東省重點保護龍山文化古遺址——具丘山,具丘山上新建六楞形禹王亭。具丘山後右側,是打於唐代的神井。禹王亭博物館園區內,蒼松翠柏,綠樹成蔭,景色怡人,此乃大禹文化之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