禳供糍

禳供糍是用禳供草和糯米粉混合做成的食品,是南豐縣的特色小吃,南豐地方方言所叫的"鑲供草",本名是鼠麴草。《本草綱目》是這樣描述它的:"鼠麴草,二年生,原野間甚多,草葉柔軟,葉長寸許,白茸如鼠耳之毛,開小黃花成穗,結細子。"楚人呼為米曲,北人呼為茸母。各地稱呼千差萬別,即使毗鄰的兩個縣也因方言各 異,名稱便迥然不同。南豐人則稱之為"禳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禳供糍
  • 介紹:用禳供草和糯米粉混合做成的食品
  • 來源:南豐縣
  • 相關著作:《本草綱目》
風俗習慣,特色吃法,

風俗習慣

驚蟄至清明(清明後草質變老,味感較差),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做禳供糍,先是從田野間採回細嫩柔軟的禳供糍,洗淨,然後搗碎成絨狀(用刀細剁也可以,但糍的韌性要差得多),摻入糯米粉(有的同時加入少許糖,做成的糍皮面便不覺味淡),和水揉搓均勻,再斷成一塊塊,拍成一張張薄餅狀, 接著包以事先準備好的餡,放進鍋里蒸熟。糍的餡大致分肉餡和糖餡兩種。肉餡以臘肉為佳(有香味),加上藠炒熟成餡、,無論是鹹的或甜的,蒸熟後都清香撲鼻,軟而韌,用碗裝上幾個,輕嚼慢咽,細細品味,那才真叫大快朵頤呢!難怪在吃這種糍的時候,耳畔常會響起這樣的兒歌:"禳供糍”,軟又香,嗅了喉嚨癢"。"禳供糍碟子裝,全都吃光光"。農戶人家做了禳供糍,除了自家大飽口福外,都會送給左鄰右舍甚至全村的人家嘗個鮮,更有人會把這種美味作為饋贈親友的禮物。於此亦可見南豐民風淳厚之一斑。

特色吃法

禳供糍一般是蒸了吃,但也可用油炸了吃,還有些人喜歡吃冷糍,說是更香更韌。其實,這種吃冷糍的習慣,應該和我國的傳統節日“寒食節”聯繫起來才是最好的解釋。
據史書記載,春秋時晉國發生內亂,公子重耳輾轉逃亡,非常狼狽。有一次斷食,跟隨他流亡的介子推割股奉君",讓重耳得以充飢。重耳後來復國為君(即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封賞那些跟隨他一同亡命天涯的侍臣,而介子推卻不屑受賞,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隱居起來。經人提醒,晉文公才想起了這位功臣。但百計用盡,介子推仍不出山。無奈之下,這位急切想見到介子推的晉文公只好讓人放火燒山,試圖逼他出來。不料,介子推母子竟被活活燒死在山中。
晉文公噬臍莫及,於是下令每年的這一天,所有的人家不準生火,只能冷食。這便是寒食節的由來;而寒食節是在清明的前一天(或前兩天),正是農村大做禳供糍的時候。從晉文公禁菸火至現在己有兩千多年了,寒食節的意義在人們的心目中已然淡漠,但中華民族傳承文明卻不可能因歲月抹去痕跡,因此便有了清明節(確切地說是寒食節)做禳供糍,甚至愛吃冷糍的習慣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