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義鎮

禮義鎮

禮義鎮位於山西陵川縣西北部,東距縣城18公里,西與高平市毗鄰,北與長治市接壤,境內地勢平坦,十地肥沃,宋金元時期建築非常豐富。鎮內的崔府君廟南吉祥寺北吉祥寺龍巖寺均為國家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而且遺存有眾多的民居古建,堪稱為“太行文物第一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禮義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陵川縣
  • 面積:86平方公里
  • 人口:3.1萬人
  • 方言:晉語
  • 著名景點:崔府君廟、南吉祥寺、北吉祥寺和龍巖寺等
  • 車牌代碼:晉E
鎮情概況,歷史追溯,寺廟建築,崔府君廟,北吉祥寺,南吉祥寺,龍巖寺,寶貴遺產,

鎮情概況

禮義鎮隸屬於山西陵川縣,位於陵川縣西北邊境,總面積約86平方公里。禮義鎮西與高平市北詩鎮搭界,東與楊村鎮崇文鎮相毗鄰。南與附城鎮相接,北與長治市接壤。城區東距陵川縣城20公里,西距高平市24公里,北距長治市50公里,南距晉城市45公里,境內資源豐富、土地肥沃、交通便捷、區位優越,是高平進入陵川縣的第一道門戶。
全鎮轄34個行政村,46個自然村,有常住人口3.1萬人。沁輝公路從本鎮的蘇村入境至楊幸河出境,貫穿鎮域東西,在禮義鎮境內長8公里左右;陵禮線,東接崇文鎮,從梁泉嶺進入本鎮,在禮義鎮境內長10公里左右;禮附線,在境內全長5公里。形成了本鎮方便、快捷的交通聯繫網路。

歷史追溯

禮義鎮
明清時期,禮義為陵川西部的經濟文化重鎮,是本縣的四大古鎮之一。據《陵川縣誌》記載,早在夏時期,禮義就形成了村落,西周晉國的封邑,戰國趙國管轄,西漢屬泫氏縣,自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後,才一直歸屬於陵川縣。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使這個素有“禮義之邦”的古鎮,蘊積了豐富的古建文物。既有建築工藝精湛的明清大院,又有恢宏古樸的寺廟、祠堂和會館,而禮義最具文物價值的則是它的寺廟建築。

寺廟建築

崔府君廟

目前禮義鎮內保存最完整的金、元建築,是聳立於村北隅高台上的崔府君廟。該廟始建於唐代,重修於金大定二十四年(公元l284年),歷代屢有維修和增建。廟宇布局嚴謹,形制規整,而其最具特色的建築首推廟前之山門。山門前平台凸起,兩邊石階對峙,中軸線前為一百多平方米的平台,左右各配以廊廡三間。山門高居於平台北面的正中,面闊三間,進深六椽,重檐歇山頂,灰色筒瓦鋪作,正脊垂脊均以琉璃裝飾,明間並鑲宋代青石門框,上刻有精美的花紋圖案。其二層支出平座勾欄,平座下為雙抄五鋪作斗拱,屋頂斗拱為單下昂,梁架結構為金代製法。山門兩側各有掖門一道,門兩邊的青石獅子以及門楣上的木雕,全為精雕細刻,十分精美。整個山門建築莊嚴秀麗,氣勢磅礴,它和一般的廟宇迥然不同,不愧為古代能工巧匠的藝術傑作。
全廟建築坐北朝南,為二進院落。一進院有面向正殿的倒座戲台一座,面闊五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式結構,昔日為祭神演戲之場所。二進院為正殿,面闊五間,進深為八架椽,懸山式五脊頂,殿前建有卷棚式拜殿一座。正殿左右兩側各有耳房兩間,並有東西配殿、廊房等建築,共有房屋五十餘間。這種建於高台上的寺廟以及平台兩側的石階對峙建築形制,僅見於唐朝敦煌壁畫之中,無論從歷史、科學、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都是一處極為難得的實物資料。

北吉祥寺

坐落在村西南高崗上的北吉祥寺,是一座布列嚴整,規模宏大的古代廟宇建築群。該寺創建於唐代大曆五年(公元770年),後歷代曾多次重修。寺院為三進式格局,一進院前面兩側原有鐘鼓樓,鐘鼓樓前坡下原有“春秋閣”山門,分別於50年代和70年代被拆毀。而且當年寺前還有四株號稱“四大天王”的古松,可惜三株已遭砍伐,現僅剩西南一株還鬱鬱蔥蔥,傲立天空。寺的前殿、中殿歷史最古、為金、元遺物。前殿面闊三間,進深六椽,單檐九脊歇山頂,上鋪灰色琉璃筒瓦,殿中有唐代鑄造的鐵佛像一尊。其中殿前檐為木柱棱狀造型,斗拱碩大而簡潔,頗具早期建築之遺風。在前殿、中殿兩側分別築有對稱的掖門和圓光門。後殿面闊五間,進深六椽,單檐歇山頂,前廊一步架。在殿的兩側有對稱的左右翼樓,其東西的配殿、廊房,均為明清時期遺存下來的建築。

南吉祥寺

南吉祥寺位於陵川縣禮義鎮平川村中央,和禮義鎮北吉祥寺遙遙相對。創建年代不祥,原址在禮義鎮宋家川村。宋天聖八年(1030)移於平川村重建,元明清維修,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整個南吉禪寺坐北朝南,中軸線上建有前殿、當央殿和圓明殿,兩側建有鐘鼓樓、配殿、禪房等。 記者發現,前殿竟被供銷社占用。
南吉祥寺位於鎮南3公里處的平川村中,系宋代建築,是禮義鎮四處國保單位中廟齡最長的古建文物。根據寺內原存的碑碣所載:“南吉祥寺,溯自唐太宗貞觀年間奉敕修建。原位於平川南面之宋家川,至宋天聖年間,遷移平川重新修建。”這座由太宗皇帝下旨修建的大廟,到宋代的天聖年間,已歷經了近400年時間。對這項浩大的搬遷工程,碑文中還記載了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說是這重建始於原籍本縣潞城的一位崔姓有錢人家。此公寄居平川村時,因年歲較大,妻妾尚未給他生下個承嗣家業的兒子,便想通過捐資修廟的善舉換得後繼有人。不料此舉盛靈,夫人果為其生下貴子名有孚,年僅十五歲就中了狀元,而且還是宋朝七狀元之首。碑文所記甚詳,可惜此碑文革中已被毀,現只剩下老百姓的口碑傳說了。
該寺建築為兩進式院落,中軸線前有山門,上即戲樓,兩側各有東西偏門。一進院中軸線上為中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單檐九脊歇山頂,灰色筒瓦鋪頂,殿脊為彩色飛龍對峙,彩色琉璃剪邊。殿檐斗拱為單抄單下批竹昂,設補間鋪作,全部用偷心造,且用材碩大。殿內梁架規整,建築形制渾厚、古樸,製作手法樸實而簡練,很少有雕鑿和細刻,為典型的宋代建築風格。二進院中軸線上的後殿為圓明殿。殿面闊五間,進深六架椽,單檐歇山頂,斗拱為無補間鋪作。殿面上下設兩層半圓形窗戶,中間和東西兩側為三開式殿門,木製“圓明殿”匾額高懸掛於中間門首。殿的兩側內牆還有50多平米的元代壁畫,形象生動,線條流暢,為寺內現存之珍品。

龍巖寺

龍巖寺位於鎮東6公里處的梁泉村中。該寺前身為龍泉寺,創建於唐總章二年(公元669年)。金天會七年(公元1129年)重修過殿,並奉敕將原寺名改為龍巖寺。全寺分為上下兩院,坐北朝南。現寺院中軸線南的山門和左廂房已不存,但過殿以北的建築卻十分完整,其中下院的過殿和上院的後殿最具文物價值。下院的過殿建在五層砌築的青石台基上,面闊進深各三間,單檐歇山式屋頂,鋪以灰色筒板瓦,屋脊為陶灰色飛龍裝飾,兩邊龍吻對峙。過殿前檐用四柱頂撐,柱頭有卷剎,施補間斗拱,昂為琴面式,斗拱用材碩大,是典型的金代建築手法。上院又建於七層高的青石台基上,拾級而上,其正北為後殿,面闊五間,進深六椽,殿檐由四石柱支撐,檐下設殿廊。屋頂為單檐懸山式,斗拱為五鋪作。大殿兩側各有配殿三間,為元、明時期的建築風格。現後殿兩側存有二通完好的碑碣,一是金大定三年,由本縣平城人貞元年間進士趙安時撰寫的《龍巖寺記》;一是金大定二十五年,由當地的鄉貢常謙撰寫的《新建龍巖寺法堂記》。這兩通碑上面真實地記錄著該寺的創建過程和歷史。

寶貴遺產

禮義鎮現存的四處大廟,是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光輝典範,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寶貴遺產。它充分展示了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高超的藝術造詣。尤其在宋、金、元古建築多被歷史湮沒的今天,更覺其價值的珍貴。因此,認真保護和管理好這些“國寶”,是我們後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