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品裝家庭必讀書:四書·五經

本書是“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和“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的合集。這些作品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歷史文化古籍中的傳世寶典。

基本介紹

  • 書名:禮品裝家庭必讀書:四書•五經
  • 出版社:遼海出版社
  • 頁數:720頁
  • 開本:32
  • 定價:198.00
  • 作者:老聃 莊周
  • 出版日期:2012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5115406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禮品裝家庭必讀書:四書·五經(套裝共6冊)》是“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和“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的合集。這些作品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歷史文化古籍中的傳世寶典。

作者簡介

《禮品書家庭必讀書》編委會由幾十位出版社資深編輯及策劃人組成,是一支龐大而經驗豐富的團隊。他們在出版行業都有成功的策劃經驗和紮實的編輯功底,對市場中的圖書有很強的把控能力,曾多次成功推出了多套市場銷售極佳的叢書,在業界贏得了很好的口碑。

圖書目錄

上卷
四書
大學/3
中庸/31
論語/71
孟子/239

下卷
五經
詩經/297
尚書/403
禮記/479
易經/491
左傳/635

文摘

大學的宗旨在於闡明本有的最為美好的德行,在於推己及人,使人自新,從而使人人都達到最完善的境界。就是使自己知道應該達到的道德境界,然後去確定志向;有了志向,心情才能夠平靜;心情平靜了,性情才能夠平和;性情平和了,考慮事情時才能夠周到詳細;周到詳細,行事思考才能夠恰當合宜。任何事物都有本末之分,任何事情都有開始,也有終結。明白了事情的先後次序,那么離“大學之道”就不遠了。
自古以來,想把自己的清明德行嘉惠天下的賢者,一定要先治理好自己的國家;想治理好國家,一定要先做到治理好家庭;想要把家庭治理好,先要修好自身的德行;要修好自身的德行,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做到意念真誠;要做到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獲取知識;而獲取知識的途徑就是認識研究萬物。通過對萬事萬物的研究,而後才能獲取知識;獲得了知識才能做到意會真誠;意誠,才能心正;心正,才能修身;自身有了修養,才能整治家庭;家庭管好了,才能治理好國家;能治理好國家才能使天下太平。上至天子下至平民,都必須把自身修養作為根本。假如根本沒有做好,卻想把枝末治理好,那是不可能的。應該重視的卻輕視它,本該輕視的卻格外重視,(這樣想獲得成功,)那是從沒有過的事啊。
評析
此章向人們展示的是儒家“三綱八目”的要義。所謂“三綱”,指的是“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這不但是《大學》的宗旨和綱領,也是儒家“垂世立教”的最終目標。所謂“八目”,指的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為實現“三綱”而專門設立的教育框架,也是儒家推崇的人生進修階梯。“八目”包含著“內修”和“外治”兩大方面:其中“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內修”,而“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外治”。中間的“修身”是聯結“內修”和“外治”的紐帶。它既可以與前面的“內修”連在一起,構成“獨善其身”之意,又可以與後面的“外治”連在一起,是為“兼善天下”之意。
從古到今,一代又一代的知識分子深受“三綱八目”之影響:有人“獨善其身”,有人“兼善天下”,有的人則在不同時期做出了不同的選擇——“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下》)。
旨要
本章引用了《尚書》中有關修養道德的三處要旨,來說明古代先哲們修德成道的關鍵在於“皆自明也”。他們都是從自我心意上下工夫,來弘揚人性中的美好。
原文
《康誥》曰:“克明德。”《大甲》曰:“顧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序言

前言:“四書”、“五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儒家思想的經典著作,也是中國歷史文化古籍中的傳世寶典。
“四書”之名,始於南宋大儒朱熹把《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匯集刊刻,問行於世,並稱“四書”。其中,《論語》是我國最早的語錄體散文,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文字簡約含蓄,語言精練生動,內容涉及社會理想、文化教育和為人處世等諸多方面,是聖哲孔子精神和風采的集中體現;《孟子》是孟子的講學語錄,著力闡述仁政理論,強調民心在政治、軍事中的決定作用,其思想深邃,辭鋒犀利,譬喻精闢,氣勢如虹;《大學》和《中庸》都是《禮記》中的篇章,作者分別為曾參和子思,講的都是思考宇宙哲理、認識生活現象及培育人格等方面的道理。《孟子》篇幅較大,故本書選擇部分篇章。
“五經”是儒家五部經典的合稱,相傳它們都經過孔子的編輯或修改。儒家本有六經,秦始皇“焚書坑儒”使《樂經》失傳,僅剩下《詩經》、《尚書》、《禮記》、《周易》和《春秋》五本,遂有“五經”之名。
《詩經》是我國第一本詩歌總集,相傳為孔子編定,匯集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的詩歌305首,分“風”(土風歌謠)、“雅”(西周王畿的正聲雅樂)、“頌”(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三部分。此書廣泛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各方面,被譽為古代社會的百科全書,對後世影響深遠。
《尚書》是我國最早的歷史文獻總集,相傳由孔子編定。它涉及的歷史上自堯、舜,下至春秋時期的秦穆公,保存了不少具有很高歷史和思想價值的史料。
《禮記》是戰國到秦漢年間儒家學者解釋說明經書《儀禮》的文章選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彙編。
《周易》是占卜之書,作者應是筮官,廣泛記錄了西周社會的各個方面。
《春秋》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編年體史書,作者是魯國歷代史官,後經孔子編訂,記事年代上起魯隱公元年(前722年),下到魯哀公十四年(前 481年),內容包括王室檔案、魯史策書、諸侯國史等,文字簡略,多寓褒貶,意在勸善懲惡。
《左傳》(即《春秋左氏傳》)相傳是為解釋《春秋》而作,與《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列入儒家經典。
本書的五經部分擇其精華,編排翻譯了部分篇章,特此說明。譯文方面,本書採取直譯與意譯相結合的方式,力求生動暢達,以期更符合現代人的閱讀和理解習慣。
“四書”、“五經”是千百年來讀書人從事政治活動、文學創作的基礎讀本,是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治國、修身、立德的根本依據,對中國乃至世界思想史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四書”、“五經”是中華民族最為寶貴的文化遺產之一,對中國的社會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