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品裝家庭必讀書:孫子兵法·三十六計(套裝共6冊)》通過總結戰爭經驗,提出了許多著名的軍事命題和具有普遍意義的用兵原則,共十三篇。《三十六計》共六章: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本書將二者合而為一,書中有原典旨要、古文今譯等多個版塊,同時列舉了大量戰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禮品裝家庭必讀書:孫子兵法•三十六計
- 類型:人文社科
- 出版日期:2012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5115390
- 作者:孫武 楊南柯
- 出版社:遼海出版社
- 頁數:667頁
- 開本:32
- 定價:198.0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禮品裝家庭必讀書:孫子兵法·三十六計(套裝共6冊)》展現了我國古代軍事謀略學的精髓,是兵家計謀經驗的總結。今天的人研讀,可以活學活用,將其用於政治、外交、經濟、為人處世的各個方面,以提高自己運籌帷幄的能力。
作者簡介
《禮品書家庭必讀書》編委會,是由幾十位出版社資深編輯及策劃人組成,是一支龐大而經驗豐富的團隊。他們在出版行業都有成功的策劃經驗和紮實的編輯功底,對市場中的圖書有很強的把控能力,曾多次成功推出了多套市場銷售極佳的叢書,在業界贏得了很好的口碑。
圖書目錄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壹)》目錄:
計篇第一/2
1.國之大事/2
2.經之五事/11
3.因利而制權/16
4.詭道/20
5.少算不勝/24
作戰篇第二/32
1.用兵之費/32
2.用兵之害/37
3.因糧於敵/41
4.智將務食於敵/43
5.取敵之利者/48
6.兵貴勝/52
7.知兵之將/56
謀攻篇第三/59
1.善之善者/59
2.上兵伐謀/65
3.謀攻之法/77
4.用兵之法/86
5.國之輔/89
6.亂軍引勝/92
7.知勝有五/101
8.知彼知己/105
……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貳)》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叄)》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肆)》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伍)》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陸)》
計篇第一/2
1.國之大事/2
2.經之五事/11
3.因利而制權/16
4.詭道/20
5.少算不勝/24
作戰篇第二/32
1.用兵之費/32
2.用兵之害/37
3.因糧於敵/41
4.智將務食於敵/43
5.取敵之利者/48
6.兵貴勝/52
7.知兵之將/56
謀攻篇第三/59
1.善之善者/59
2.上兵伐謀/65
3.謀攻之法/77
4.用兵之法/86
5.國之輔/89
6.亂軍引勝/92
7.知勝有五/101
8.知彼知己/105
……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貳)》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叄)》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肆)》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伍)》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陸)》
序言
《孫子兵法》是中國古典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是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作者是春秋時期偉大軍事家孫武。書大致成於春秋末年,共分13篇,總計5900餘字,是世界現存的最古老的軍事理論著作。
該書自問世以來,對中國古代軍事學術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被人們尊奉為“兵經”、“百世談兵之祖”。《孫子兵法》中關於作戰方針、作戰形式、作戰指導原則等的論述,都是以“知彼知己,百戰不殆”這一思想為基礎的。歷代兵學家、軍事家無不從中汲取養料,用於指導戰爭實踐和發展軍事理論。三國時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曹操第一個為《孫子兵法》作了系統的註解,為後人研究、運用《孫子兵法》打開了方便之門。
《孫子兵法》不僅是中國的謀略寶庫,在世界上也享譽盛名。公元8世紀時,該書傳人日本,18世紀時又傳人歐洲。現今已被翻譯成29種文字,在世界上廣為流傳。
《三十六計》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戰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的悠久文化遺產之一,但此書為何時何人所撰已難以確據。
原書按計名排列,共分六套,即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每套各包含六計,總共36計。計名有的來源於歷史典故,如“圍魏救趙”、“假道伐虢”;有的來源於古代軍事術語,如“以逸待勞”、“聲東擊西”;有的來源於古代詩人的詩句,如“李代桃僵”、“擒賊擒王”;有的借用成語,如“金蟬脫殼”、“指桑罵槐”;還有的出自其他方面。計名後的解說均依據《易經》中的陰陽變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剛柔、奇正、攻防、彼己、虛實、主客等對立關係相互轉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樸素的軍事辯證法思想。解說後的按語,多引證宋代以前的戰例和孫武、吳起、尉繚子等兵家的精闢語句。值得注意的是,《三十六計》所舉的事例,有的源自文學演義,歷史上並非真有其事,但從中我們司以體悟到計的智慧。
該書自問世以來,對中國古代軍事學術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被人們尊奉為“兵經”、“百世談兵之祖”。《孫子兵法》中關於作戰方針、作戰形式、作戰指導原則等的論述,都是以“知彼知己,百戰不殆”這一思想為基礎的。歷代兵學家、軍事家無不從中汲取養料,用於指導戰爭實踐和發展軍事理論。三國時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曹操第一個為《孫子兵法》作了系統的註解,為後人研究、運用《孫子兵法》打開了方便之門。
《孫子兵法》不僅是中國的謀略寶庫,在世界上也享譽盛名。公元8世紀時,該書傳人日本,18世紀時又傳人歐洲。現今已被翻譯成29種文字,在世界上廣為流傳。
《三十六計》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戰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的悠久文化遺產之一,但此書為何時何人所撰已難以確據。
原書按計名排列,共分六套,即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每套各包含六計,總共36計。計名有的來源於歷史典故,如“圍魏救趙”、“假道伐虢”;有的來源於古代軍事術語,如“以逸待勞”、“聲東擊西”;有的來源於古代詩人的詩句,如“李代桃僵”、“擒賊擒王”;有的借用成語,如“金蟬脫殼”、“指桑罵槐”;還有的出自其他方面。計名後的解說均依據《易經》中的陰陽變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剛柔、奇正、攻防、彼己、虛實、主客等對立關係相互轉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樸素的軍事辯證法思想。解說後的按語,多引證宋代以前的戰例和孫武、吳起、尉繚子等兵家的精闢語句。值得注意的是,《三十六計》所舉的事例,有的源自文學演義,歷史上並非真有其事,但從中我們司以體悟到計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