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與興象

禮儀與興象

禮是威儀,是律度,是典章,也是紋飾;禮用於經世,用於立身,也用於為文;禮是物質的,也是精神的。《禮記》記載儀式,闡明禮義,總結理論,是具有代表性和總結性的早期儒家思想文獻。《禮儀與興象(禮記元文學理論形態研究)》由王秀臣所著,《禮儀與興象(禮記元文學理論形態研究)》立足《禮記》文本,與其他先秦典籍互證,全面審視《禮記》的文學思想及其文學表現,試圖通過分析某種重要的禮學範疇或某種典型的禮儀行為,揭示上古禮儀規範的原始內涵,消除因時空阻隔所帶來的對古代禮學精神的種種誤解,疏通“禮”與“文”的血緣脈絡,找到它與後世文學思想的內在關聯,從而揭示上古禮儀文明對早期中國文學思想的影響,還原“儀禮時代”禮樂文化背景中形成的中國啟蒙文學思想的元文學理論形態。

基本介紹

  • 書名:禮儀與興象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頁數:288頁
  • 開本:16
  • 品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作者:王秀臣
  • 出版日期:2014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9757222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禮記》文字精微,句法巧妙,章法考究,匯群經之總義,集儒家思想之大成,其文本特徵、思想意蘊具有文學文本示範意義和元文學理論意義。禮儀中有“興”也有“象”,禮儀之“興象”是詩歌“興象”理論的實踐來源和理論來源。祭祀禮儀具有象徵性,祭祀的象徵與文學的象徵互相通融。禮儀稱謂使古代修辭實踐從語辭走向文辭,開啟了修辭的文藝性發展路徑,語言因此也具備了文藝性審美功能。因禮儀之需而產生的“文言”具有儀式和文學雙重屬性,追求對語言文飾的“文言”是真正意義上語言藝術的開始。詩、樂同源,中國古代詩學實源於樂論,樂論是古老的哲學,也是原始的詩論。
《禮儀與興象(禮記元文學理論形態研究)》由王秀臣所著,供相關讀者閱讀參考。

作者簡介

王秀臣 男,湖南桃江人。1994年畢業於哈爾濱師範大學中文系並留校任教。1999年起任《北方論叢》編輯部文學編輯。2005年入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博士後流動站。2001年、2005年分別獲哈爾濱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碩士、博士學位。1999年晉升講師,2004年晉升副教授,主要從事先秦兩漢文學研究。著有《以生命作抵押——張雅文論》(合著,2002年黑龍江人民出版社)、《電視文藝學叢書》4卷(主編,2002年黑龍江人民出版社)、《乾隆瓊山縣誌》(古籍點校,2006年海南出版社),主持、參與完成黑龍江省教育廳課題2項,獲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資助項目1項。在《文學評論》、《江海學刊》、《齊魯學刊》、《社會科學輯刊》、《學習與探索》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

圖書目錄

導論 儀禮時代與中國早期文學思想
一 典禮儀式與禮儀文本:中國早期文學活動的基本形態
二 禮儀的套用與闡釋:中國文學思想的理論雛形
三 “禮”經學:貫穿中國文學思想史的一條主線
四 本書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內容
第一章“禮儀”與“興象”
——“興象”的儀式來源及“比”“興”差異考辨
一 “興於詩”一“立於禮”——“興”是禮儀事件
(一)孔子論“興”的禮儀背景
(二)“興”的禮儀性質
(三)“興”的儀式特徵
二“禮之儀”一“儀之興”——“興”是象徵藝術
(一)“動作之興”與“行為象徵”
(二)“言之興”與“語體象徵”
(三)“詩之興”與“樂語象徵”
(四)“物之興”與“器物象徵”
三 “興必取象”一“以象徵意”——“比”“興”差異辨析
(一)漢儒的經學詮釋與“比”“興”界限的混同
(二)“興必取象”論與“興”的隱性特徵及其象徵途徑的發現
(三)“興”與西方象徵理論
四 “興象”的審美意蘊和詩學精神
(一)“語有興象”
(二)“象中有興”
(三)“興在象外”
第二章“祭祀”與“象徵”
——祭祀象徵理論的形成與套用
一 祭祀時代:一種特殊政治與文化制度的形成
(一)祭祀制度的形成
(二)《儀禮》《禮記》中所載祭祀禮儀的主要儀節
(三)祭禮的功能與意義
二 祭祀理論:從儀式到藝術
(一)“祭祀主敬”:儀式的開始與藝術的發生
(二)“文”人之情:情感的修飾與象徵的轉換
(三)儀式內外:現實與象徵的兩個世界
三 祭祀文學:祭祀中的“詩”與《詩》中的祭祀
(一)祭祀詩的分類
(二)祭祀儀式中的歌詩
(三)《詩》中的祭祀
四 祭祀禮儀的象徵系統及其文學意義
(一)祭器:人器也
(二)祭品:外則盡物,內則盡志
(三)服飾:反女功之始也
(四)時空:合和天人的神聖場域
(五)儀節:洞洞乎,屬屬乎
(六)祭祀的象徵與文學的象徵
第三章“稱謂”與“修辭”
——上古禮儀稱謂的修辭學史意義
一 “以名舉實”:“正名”學說與禮儀稱謂的意義生成
(一)名、實之辯與諸子“制名”理論
(二)人文世界的命名與禮儀稱謂的禮義構成
(三)儒家“正名”學說與禮儀稱謂意義的擴展
二“稱名之曲”:禮儀稱謂的語用形態與修辭意義
(一)禮儀稱謂:語辭修辭的活化石
(二)曲指:禮儀稱謂的修辭方式及其語用形態
(三)隱喻:禮儀稱謂的修辭格及其語體特徵的形成
(四)從宜:禮儀稱謂的變與不變及其修辭功能的弱化
(五)從語辭到文辭:修辭學史的文藝性轉向及其影響
三 “言語之美”:君子人格的言語精神及其文化意蘊
(一)言為心聲:道德倫理的外在體現
(二)言語有章:君子威儀的語言表述
(三)穆穆皇皇:貴族文化的身份確認
第四章 “禮辭”與“文言”
——文言的禮儀屬性及其元文學理論意義
一 從禮儀之盛到文言之興
(一)禮儀的興盛與文言的產生
(二)作為語言藝術的文言
(三)孔子與文言理論
二 從禮儀之“文”到禮義之“象”
(一)禮儀之“文”與禮辭的文言意義
(二)禮義之“象”與“象”的文言屬性
(三)“立象盡意”與“象”的文言示範
三 從禮儀之“敬”到禮辭之“誠”
(一)禮儀之“敬”與禮文之“誠”
(二)“修辭立其誠”與文言的道德、倫理品格
四 從禮的“文質兼美”到文質相符的文學理論
(一)禮的文質觀
(二)文質關係、文言思想與文質相符的文學理論
第五章 “樂論”與“詩論”
——中國“詩論”的“樂理”淵源
一 “樂”與“詩”的形態演變
(一)同源異體:詩、樂的起始形態
(二)三位一體:詩、樂的儀式形態
(三)分體:詩、樂的獨立形態
二 “樂本情”與“詩緣情”
(一)《禮記·樂記》關於情感理論的構建
(二)早期詩、樂分工與“詩言志”的理論內涵
(三)“詩教”的“樂理”來源與“詩緣情”
理論的“樂論”依據
(四)“情志合一”與“抒情本體”詩論的理論成熟
三 “聲亦如味”與“詩味論”的形成
(一)“五行學說”與“聲、色、味、時”的“五體”結構
(二)“聲亦如味”與“樂味”的理論來源和文獻依據
(三)“詩以聲為用”與“詩味論”的“樂論”原理
(四)“但見情性,不睹文字”:“詩味論”的情感本質
參考文獻
後 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