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創作背景,樂曲歌詞,樂曲賞析,社會影響,作者簡介,
創作背景
《禪院鐘聲》創作於1939年至1940年之間,日本侵略中國,崔蔚時正流亡香港,生活顛沛流離,居無定所。作這首曲子的時候,崔蔚林寄居於一個旅館之中,館舍之側有一佛寺(在今天的廟街),晨鐘暮鼓,木魚聲聲。有一天,他愁緒滿懷,面對此情此景,靈感驀地襲來,於是創作了《禪院鐘聲》。
崔蔚林創作樂曲首先是用洞簫吹奏,慢慢地尋找合適的曲調,想到一句就把它記錄下來,然後慢慢地連綴成篇。這首作品也是這樣創作出來的。此曲最早就是用洞簫演奏的,並且灌制了唱片,但如今已經很難找到其原聲唱片了。
樂曲歌詞
《禪院歌聲》作為粵劇曲目常常配有歌詞:
雲寒雨冷
寂寥夜半景色淒清
荒山悄靜
依稀隱約傳來了夜半鐘
鐘聲驚破夢更難成
是誰令我愁難罄
唉悲莫罄
情如泡影
鴛鴦夢
三生約
何堪追認
舊愛一朝斷
傷心哀我負愛抱恨決心逃情
禪院蕭蕭嘆孤影
仿似杜宇哀聲泣血夜半鳴
隱居澗絕嶺
菩提伴我苦敲經
唉 塵凡世俗那堪復聽
情似煙輕
我禪心修佛性
夢幻已今朝醒
情根愛根恨根怨根
春花怕賦詠
情絲愛絲愁絲怨絲
秋月怕留形
秋月怕留形
情心早化灰
禪心經潔淨
為愛為情恨似病
對花對月懷前程
徒追憶花月證
情人負我
變心負約太不應
相思當初枉心傾
怨句妹妹太薄倖
禪院鐘聲
深宵獨聽
夜半啊有恨 人已淚盈盈
為愛為情恨似病
對花對月懷前程
徒追憶花月證
情人負我
變心負約太不應
相思當初枉心傾
怨句妹妹你太薄倖
禪院鐘聲
深宵獨聽
夜半啊有恨 人已淚盈盈
樂曲賞析
《禪院鐘聲》採用“乙反”調式,曲調流暢自然,低沉抑鬱,一如天籟之音,高遠絕俗,毫無人工斧鑿的痕跡,韻味雋永。整首曲子雖然是用“乙反”寫作,但並不全是哀愁而帶有憤恨情緒。當旋律在哀怨抑鬱的中低音區變化展開後,翻上了激動的高音區,節奏運用的切分音開始變化了。如果說切分音體現的是一種力度,那么漸快加速的節奏則表達了牴觸及反對的情緒。當然,這種牴觸和反對的情緒並沒有上升到一種憤恨的反抗之聲,所以全曲主要還是在發泄一種無可奈何的情緒,儘管到尾聲段用了快撥,它的旋律也還是相當壓抑的。
全曲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很深沉的慢板,旋律哀怨、遲疑而又帶有期望之情;左手的揉、吟、滑、按含蓄而委婉。樂曲雖然借用了“禪院”之名,意為求平和與寧靜,但實際的音樂卻讓人有觸動心底的感傷。第二部分是由反覆了三次的1/4拍子的由慢漸快的段落組成,音樂宛然從慢的節奏中漸漸活躍起來,含蓄地表現了人們展望未來,對光明的企盼。樂曲採用的是“乙凡線”調式,該調式的特點是大量地運用7(低音)、4兩音,使音樂的情緒淒涼、悲切、哀怨纏綿。該調式音樂大多用來表現傷感、不幸和心情難過的一類內容。
“禪院”是一種居士,也就是好佛之徒的聚散之地,不同於“僧寺”那種寺門佛僧的居所,一般大小市鎮皆設有這類“禪院”,提供給一些遁世修佛之徒,不一定是出家和尚的去處。作者這裡選“禪院”而不是以“寺院”為題,其用意是明顯的:主要是描寫一些遁世修佛市民的心聲,這是一種與世無爭、超然出世的冥想。在那種紛亂壓抑的社會中,許多人會產生這類消極遁世思想,於是禪院就成為他們的嚮往之地,在聽到禪院傳來的鐘聲時,不免興起無限的幻覺,很希望能處身於一個寧靜的環境中。這首曲子就是描寫這樣一種意境。
社會影響
樂曲創作之時中國處在日本帝國主義鐵蹄之下,國破家亡,作者精神極度壓抑,憤懣滿懷,寫此曲以抒發情懷。正所謂“國家不幸詩家幸”,這時期,都市中各階層人民都處在高壓政治的統治下,都懷有同感。因此,這首曲成為市民的共鳴之音,一經問世便很快流行起來,在抗戰勝利後曾流行一時,常被填詞歌唱,慢慢地變成了粵曲中常用的曲牌。
70年代新加坡著名歌手麗莎(黃煥嬋)將此曲再度唱紅,因此久經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