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船製造技藝(福建省廈門市湖裡區傳統技藝)

福船製造技藝(福建省廈門市湖裡區傳統技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福船製造技藝,福建省廈門市湖裡區傳統技藝,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2019年,被列入廈門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22年,被列入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船製造技藝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申報地區:福建省廈門市湖裡區
歷史淵源,傳承保護,

歷史淵源

“福船”是最早把指南針用於海上航行的海船,曾是中國遠洋船的主要船型,“海上絲綢之路”的橋樑、載體。閩南地區在宋元時期是“福船”建造中心。廈門成為五口通商口岸後,成為閩南政治文化交流、內外商貿往來的中心,海內外船隻雲集廈門港,廈門的造船、修船業繁榮發展,“福船”產業的繁榮也促進了廈門的經濟社會發展。
伴隨著歷史嬗變,“福船”逐步退出歷史舞台,為了弘揚傳統海洋文化、舟船文化,傳承祖輩的造船工藝,福船製作通過再造歷史“福船”來賡續製作王船、舢板捕魚船和古船模製作等技藝,王船製作傳承人鐘慶豐,古船模製作傳承人楊育錐參與宋代“華光礁一號”福船、長樂的鄭和寶船等的重造工程。並於近20年精心製作了大批“福船”模型,其中有近30條模型被中國航海博物館永久收藏。由此建設社區船模工作室,傳承傳統“福船”製作技藝。

傳承保護

非遺傳承人:楊育錐、鐘慶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