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船製造技藝(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傳統技藝)

福船製造技藝(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傳統技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福船製造技藝,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傳統技藝,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福船製造技藝自明洪武年間隨黃氏入閩傳入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峰尾鎮以來,世代相傳。福船作為中國古代的四大船型之一,以其底部結構呈尖形、小方頭寬尾肥大而方正和七星伴月“保壽孔”、水密艙裝置、鐵釘釘合和桐油灰塞縫以及“十二生肖”暗示標記等獨特技藝,而別於其它三種船型。

2009年5月31日,“福船製造技藝”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項目編號:Ⅷ-56。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船製造技藝
  • 批准時間:2009年5月31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項目編號:Ⅷ-56
  • 申報地區:泉州市泉港區
  • 保護單位:泉港區文體旅遊服務中心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福船,是人們對福建沿海所造木帆船的統稱。
福船製造技藝自明洪武年間隨黃氏入閩傳入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峰尾鎮以來,世代相傳。
明永樂三年(1405年),經長樂塘嶼人黃參(任三寶太監“鄭和下西洋”航海船隊“忠武尉”)力薦,惠安峰尾(現泉港)黃氏造船世家參加鄭和下西洋所用的六十二條大船的造船工程,統管船藝設計,工程規劃,材料統籌,監匠訓導。
順治十三年(1656年),以“黃都公”為首的黃氏造船工匠又為鄭成功東征台灣、施琅將軍收復台灣建造戰船,功勞顯著,船藝載譽班門,馳名海內外。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受清廷任用為“通憲廈廠軍工匠首領",分轄監造圭峰、沙格二澳戰船。“黑舶五青案”船型就是福船製造的代表作,它源於元明時代官船上槍炮洞口的構造形狀,因古船兩側船舷塗黑色油漆而得名。峰尾人也稱之為“黑舶五槍孔”。

工藝特徵

福船作為總共古代的四大船型之一,以其底部結構呈尖形、小方頭寬尼肥大而方正和七星伴月“保壽孔”、 水密隔艙裝置、鐵釘釘合和桐油灰塞縫以及“十二生肖”暗示標記等獨特技藝,而別於其它三種船型。福船建造過程中的船型設計、選料、建造等工藝,構成了福船製造技術的基本內容。船型設計多由造船師傅憑藉自身的經驗及代代口耳相傳的營造法式現場放樣,而沒有精確的數據與圖紙。
造船的主要木料一般為樟木與杉木,經驗豐富的造船師傅在選擇木材時,頭腦中清楚地記著所有主要部件的尺寸,一段天然木料在他們眼裡往往是幾個部件的組合。泉州地區傳統的造船工序被稱為“船殼法",與現代船的“結構法”建造工序有差異。然後是外觀塗裝,即要先用米湯調和蠣灰粉塗刷外殼,以防蟲蛀。船上還有多處人性化的構造特徵,素以“安瀾海國”,順風得利為訴求。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福船製造技藝歷史久遠,承載著中華民族精神及造船人的民族情感,見證著諸多歷史事象,體現造船人的智慧和對維護國家統一做出的努力。對泉州海上絲綢之路和中國造船史、海上交通史的研究,推動海峽兩岸、國際漁航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一,對中國四大船型鳥船(北方船)、沙船(江浙船)、廣船(廣東船)、福船(福建船)的比較研究具有重要歷史文化科學價值。
傳承狀況
黃氏福船製造技藝世澤綿長,遍布閩泉,傳一百三十代,不僅在泉港區峰尾、肖厝、沙格等地廣泛傳承,而且還流傳到長樂、福州、廈門、湄洲灣和惠安輞川、淨峰、崇武以及浙江溫州等沿海地區。
傳承人物
福船製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物有:黃仁德、黃宗財。
黃宗財,男,漢族,1945年10月出生,泉港區峰尾鎮誠平村人,福建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福船製作技藝”。1960年師承造船大師黃旺來、黃阿加伯父學習造船技藝,1963年後,在峰尾造船廠及圭峰古船模製作有限公司開始帶徒7人。

社會影響

主要活動
2019年,泉港區總工會主辦的“大手牽小手·共築海絲夢”暨“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走進莊重文實驗國小,在一年級學生教室,泉港大福古船模公司非遺項目講解員劉寶華為同學們介紹了福船製造技藝和“水密隔艙”這項人類航海史產生了重要影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