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5月8日),清廷鑲紅旗協領明玉會同稅務司前往三都澳開關,三都澳港正式對外開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海關
- 外文名:F the customs
- 性質:政府部門
- 位置:中國福建寧德縣(今蕉城區)
- 地理:亞歐大陸東南部,台灣海峽西北翼
- 方言:閩東語
簡介,歷史,
簡介
次年5月設立福海關(當時閩東稱福寧府),是繼閩海關、廈海關之後設立的福建省第三個海關。福海關,它與當時的廈海關不通,廈海關完全獨立於閩海關,而福海關則受閩海關稅務司和總稅務司的雙重領導。三都澳港開放初期,商貿不多,稅務較簡,由當時的東衝口委員就近兼管,後又由中國當局和閩海關稅務司共同組成一個委員會,負責管理。
歷史
三都澳自開闢為通商口岸後,關稅主權就始終操在外國人手中。設在三都澳的「福海關」,內設有稅務司一員,長期由英國人擔任。這座福海關從成立到撤銷有50多年的歷史,儘管經營者在它的籌建和發展上傾以心血,按照洋關建制,內外班、工役、海務,樣樣俱全,但真正旺盛的時期卻十分短暫。福海關作為福建海關史上特殊產物至1949年終於正式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