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古寺

福泉古寺

福泉古寺始建於元至正二年(1342),初名“甘霖院”,有大殿及兩廂,殿後偏東有“福泉井”,早於寺開鑿,中國古寺往往依水而建,依井而建,因為古時水源是建寺之本,故將其改名為福泉寺,意喻“善福之源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泉古寺
  • 外文名:Fuquan Temple
  • 性質:名詞
  • 類別:寺廟
簡介,現狀,

簡介

明嘉靖年間(1522—1366),此地處於東海沿岸,福泉古寺毀於倭亂。明萬曆元年(1573)重建。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再建大殿,其後嘉慶、道光年間(1796—1850)均續修。清同治元年(1862)寺毀,僅存明隆慶五年(1571)所鑄古鐘一口,鐘高1.62米,周長3.4米,重1600公斤。寺內原有比丘尼多人,解放後陸續還俗參加社會生產活動。“文化大革命”中佛像遭毀,房屋被移作他用。1978年後落實政策歸還寺產,至1993年正式歸還福泉古寺使用。1997年由僧人和居士組成福泉寺管理小組,改為僧寺,邊開放邊修復。1998年新建大雄寶殿、山門、寮房等建築。1999年,經南匯縣人民政府批准,重新登記為佛教寺院。2002年2月新建玉佛樓。2010年再次全面整修,改山門由西向為南向,重修山門、三層天王殿,左右廂房等仿古建築,使福泉古寺煥然一新,復興重光。
福泉古寺
福泉古寺有鎮寺三寶,分別是隆慶鐘、福泉井與宋銀杏。隆慶鐘鐘上有豎版“佛日增輝”“法輪常轉”“皇圖永固”三行大字,除佛像外,多為捐贈信眾的姓名,落款有“上海縣十九保信士”,估計此地原為上海縣十九保所在地。隆慶鐘的鐘銘為“大明隆慶五年歲次辛未六月二十五乙卯吉日無錫縣鑄戶梅應麒同男梅景陽鑄造”,此後還有“本寺報薦先師祖道芳先師德洪先考徐紳妣顧氏,永寧寺僧真睿、性義、永應”等字樣,未知此永寧寺是否是福泉寺的另一別名。1981年南匯縣人民政府以古鐘為名在福泉寺西面數里處建立公園,並特設鐘亭。1986年3月,福泉寺古鐘由南匯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2月9日,“古鐘”回歸福泉寺,複製品存於鐘亭內供參觀用。
福泉寺天王殿前原有宋植古銀杏兩株,現在僅有東側一株尚存,並生長有千年,成為上海古樹名木一級保護的0002號,樹齡1000年,即上海現存的9棵樹齡超過1000年的古銀杏之一。

現狀

福泉古寺於2010年進行了徹底的整修,收回了原寺前的一片土地和廂房,將面朝文體路上的原山門拆除,改山門為南向,並重建山門。如今的山門雙檐黃瓦黃牆,中央寺匾為“福泉古寺”,中門兩側對聯為松江書法家楊了公先生所書楹聯“盤曲種靈根七百年猶留銀杏;莊嚴瞻妙相三千界普現金蓮”,三門兩側仍保留了原門聯“四朝古樹、二代洪鐘”。山門背面斜對千年宋銀杏,中匾為“同圓種智”,對聯為“千年銀杏證道性,菩提萬世悟禪機”,充分藉助千年銀杏之機引發為禪語。
福泉古寺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惠南鎮文體路11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