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氏耐格里變形蟲

福氏耐格里變形蟲

福氏耐格里變形蟲是食腦變形蟲的學名,是一種阿米巴原蟲,主要分為寄生和自由生活的兩大類。寄生於人體內的阿米巴原蟲能引起阿米巴痢疾,有時還會引起肝膿腫肺膿腫腦膜炎。自由生活的阿米巴原蟲包括棘阿米巴屬、納格里屬、哈氏變形蟲屬和瓦氏變形蟲屬等,其中許多可以導致人類疾病。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種群分布,傳播途徑,水傳播,空氣傳播,致病原理,病發症狀,防治方法,病例訊息,

形態特徵

食腦變形蟲是一種單細胞原生動物,它們雖然很小,大多只有10~30微米,但“五臟”俱全,甚至有“口”、有“咽”,還有“肛門”。在它們的生命周期中,有時能像細菌一樣以一分為二的方式繁殖,有時又能像動物一樣雌雄搭配繁殖。由於生殖方式不同,它們一生中有時像個圓圓的球,被稱為“包囊”,又有時變成多角形,成為滋養體。在滋養體階段,它們能伸出手足快速運動。隨著運動,它們的形態也不斷地發生變化,因此被稱為“變形蟲”。

生活習性

這種微小的變形蟲能夠在水裡懸浮或者在土壤裡面定居,喜愛潮濕和熱,存在於江河、池塘、水坑等水中,甚至在熱水和潮濕的泥土中也可能找到它們的蹤影。

種群分布

世界各地溫暖水域或者土壤中。

傳播途徑

水傳播

在水中它們主要以滋養體的形態生活,有時長出長長的鞭毛,有時又伸出形態不同的手足,運動十分活躍,當遇到人後,先進入人的鼻腔,再穿過鼻黏膜,延著嗅神經鑽入人腦,所以得病多是常在江河湖泊游泳的野泳者,患病多有游泳的歷史,類似於潛水、騎水橇、滑水等等這種讓人們鼻子裡面充滿水的水上運動,有時也可能是用河水洗頭、洗臉而感染。

空氣傳播

當缺水和食物時,食腦變形蟲滋養體就會在外面形成雙層的囊,把自己包裹成一個球形,藏在裡面,以免死亡,這種包囊有可能隨塵埃一起懸浮於空氣中飄揚、擴散,遇到適於生存的水,再脫去包囊,重新成為滋養體,這種包囊也能感染人體,因此也有少數病例沒有游泳史,只有與塵埃接觸史,說明食腦變形蟲還有其他感染人體的途徑。

致病原理

食腦變形蟲能“吃”人腦子,是指原蟲進入人腦後,迅速繁殖然後沿著腦膜向腦中心部位播散,引起化膿性腦膜腦炎、血管出血和腦實質壞死。由於食腦變形蟲在自然界以吃細菌和其它微生物為生,它們的體內經常寄生著許多細菌,因此還有可能把細菌帶進腦子裡,引起細菌性炎症。

病發症狀

從食腦變形蟲鑽入腦,到出現腦膜腦炎的症狀(即潛伏期)僅需要5~8天,感染者最初是頭痛、嘔吐、咽痛、流鼻涕,二三天后頭痛、嘔吐加重,並出現高熱,體溫可高達39℃~40℃,有些病人還會出現運動失調、定向力障礙、復視、行為和性格改變或精神錯亂,疾病繼續發展,病人會發生抽搐,最終進入昏迷和呼吸衰竭。絕大多數病人一旦患病生存的希望十分渺茫,大多數在1周內死亡。

防治方法

預防感染的主要方法是儘量避免在不乾淨的河水、湖水、池塘水和溫泉水中游泳、洗澡、洗臉。
防治食腦蟲漫畫防治食腦蟲漫畫
游泳時最好採用鼻夾,避免髒水流進鼻子裡,一旦在游泳後出現頭痛、嘔吐、嗅覺異常、發熱等可疑症狀要立即就醫。

病例訊息

1965年到2012年,全球已有大約200~300例病例被報告,存活者僅有7例。
中國第一例發生在1978年河南駐馬店地區,由上海第一醫學院1984年報告。以後,北京友誼醫院於1991年和1996年各報告1例,2003年海南瓊中縣報告1例,2006年河北省石家莊報告1例,所有病例無一例存活。
美國2010年之前,病例多來自佛羅里達、德克薩斯和美國其它南方諸州。2010年以後,美國北部的明尼蘇達州也出現了感染的案例。
2014年7月,9歲的 Hally Yust 在美國堪薩斯州離家不遠的地方游泳時,由於感染了罕見的食腦變形蟲而不幸死亡。
2015年8月30日,美國德州休斯頓的14歲田徑新星麥克·萊利在一次游泳後感染該蟲死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