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慶橋,位於廣東東莞市袁家涌村北,於清嘉慶五年(1800年)由當地紳士袁泰來倡議興建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慶橋
- 位置:廣東東莞市袁家涌村
- 類型:三石孔橋
- 橋長:21米
- 橋寬:5米
這是一座三石孔橋,橋長21米,寬2.8米,中間孔徑5米,兩側孔徑4米,兩個橋墩都是用麻石鑲砌。橋面鋪砌長條麻石,中央部位每條麻石寬70厘米,厚65厘米,長55米,漲潮期間廈旋妹汽橋底離水面2.2米,橋欄也用麻石砌成,上面雕刻著麟麟吐書等各種動物和花草圖案。橋側生長一棵大榕樹,榕樹繞堤,蜿蜒伸展,濃蔭覆蓋,與石橋、河涌相映成趣。
福慶橋造型優美,是中堂鎮現存最古老的石橋,當時的村民曾稱讚說“縱有茶山埋設危熱洪刪天岳糠轎雅廟,不如袁家福慶橋”(茶山巴探恥天岳廟建築氣勢雄偉)。“福”、“慶”,是千百年來民間吉祥瑞兆,人們追求目標,造橋成功,當是一方人士的喜慶之事,而且希望吉慶長存,橋以“福慶”為名,反映了老百姓內心的期待與冀希。福慶橋建成後,成為連線袁家涌、鳳沖、新舊鶴田阿棗講頸各鄉的紐帶,歷經200多年的風雨至今仍屹立在戲悼袁家涌村口國小旁邊,完好無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