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德教

福德教簡稱德教,寓意福從德來,德是根本,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尺度。

德,其本意是順應自然,社會和人類客觀需要去正確做事。不違背自然發展,去發展自然,發展社會,發展自己的事業。德,是道外在的表現,道 ,是德內在深邃的套用,是我們能看到的心行,是我們通過感知後所進行的行為。道是在昭示一切,德是在承載道的一切,道是在昭示一切,大道無言無形,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只有通過我們的思維意識去認識和感知它,而德,是道的載體,是道的體現,是我們能看到的心行,是我們通過感知後所進行的行為。所以如果沒有德,我們就不能如此形象地了解道的理念,這就是德與道的關係。

福德就是習德後得福之深意。

2015年4月27日編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德教
  • 外文名:Ford to teach
基本介紹,做人之道與八德摺疊,古代人養生意義中的德摺疊,對福的認識摺疊,

基本介紹

福德教,人人希望有福,享福,使福從德行而來之意,又名德教。是道源35周歲於2013年頓悟後在2015年正月根據現實社會,前觀古今,後思環宇,人類發展未來事態,所必然聯繫創建宗教,為世界大同,和平發展,解救民生疾苦,廣達真理正念,明辨是非曲直,安居樂業,發展科學,宗教思想文化,研究生命起源能量等重大意義所籌備。對於國家安定團結,繁榮發展,促進科學文化進步發展,對於人民安居樂業,修身,齊家,為人處世,愛情,教育,有著很大影響。
道源,俗家王大志,1977年臘月生人,老家黑龍江巴彥縣,3歲到七台河北興農場十連,23歲外出打工,歷經家庭變故,愛情打擊,創業挫折,多次生死磨難,少年時博學氣功,武當,少林內外家功法典籍,對宇宙天文,人間萬象發生極大興趣,青年後閱讀心經,清靜經,金剛經,毛澤東心之力,後參悟道德經,頓悟後融會貫通伏羲八卦,黃帝內經,老子道德經,形成能量是宇宙本源,老子叫《道》這樣的認識,為了人們更加深入的認識了解套用能量對於人們生活,工作,家庭,愛情,健康的影響和作用的快速掌握起到推進。
教宗旨1:葉落歸根,認祖歸宗,本教徒傳承第一代入教先祖名諱,不叫遺失。
2:魚水情深,功德無量,本教徒互惠捐助,使子孫後代衣食無憂,安居樂業。
3:習學真理,明辨是非,引導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套用於生活,社會,家庭,愛情,事業,等日常生活中。
教典:八卦,黃帝內經,道德經,毛澤東選集。
“德”的字形由“心”、“彳”、“直”三個部件組成。“心”表示與情態、心境有關;“彳”表示與行走、行為有關;“直”,“值”之本字,相遇相當之義。
1、“德”字是個會意字,其演變過程圖見右。
-- 在甲骨文中,“德”字的左邊是“彳”( chì)形符號,它在古文中是表示道路、亦是表示行動的符號,其右邊是一隻眼睛,眼睛之上是一條垂直線,這是表示目光直射之意。所以這個字的意思是:行動要正,而且“目不斜視”,這就是“德”。
-- 在金文中的會意就更加全面了,“目”下面又加了“心”,這就是說:目正、心正才算“德”。
-- 在小篆中,仍然是會意:其右邊的上方變成了“直”,“直心”為“德”。
-- “德”是現代楷書的寫法。
2、“德”字的本義是“道德”或“品行”。
《荀子 · 非十二子》:“不知則問,不能則學,雖能必讓,然後為德。”
就是說:一個人要做到“問”、“學”、“習”,“讓”才能算是有“德”。
《易 · 乾卦》曰::“君子進德修業。”唐孔穎達註:“德,謂德行;業,謂功業。”由此可知,“德”的本意就是恪守道德規範者的“操守”、“品行”。如“功德、品德、德才兼備、德行”等。從“德”字的構型來分析,這裡已包含有禁忌:要遵從一定的思想和行為規範
3、從“道德”又可以引申為“恩德”。
《史記 ·秦始皇本紀》:“刻石頌秦德。”意思是:用刻石樹碑的方式來歌頌秦之恩德。
4、由名詞變為動詞,則指“感激”、“恩惠“。
韓非子· 外儲說左下》:“臣不德君。”中的“德”字是“感激”的意思。(當然,這個“感激”是從恩德變來的。)
《左傳 · 成公三年》:“然則德我乎?”
現代漢語中,則有“感恩戴德”、“德被四海”等。“德”,也是一個人或社會好的內在的品格和價值觀。老子說“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5、“德”指內心的情感或者信念,用於人倫,則指人的本性、品德。儒家認為,“德”包括忠、孝、仁、義、溫良、恭敬、謙讓等。
由此可見,在作為西周文化的重要內涵的“禮樂文明”中,“德”是核心。德歸納為“勤樸古健、果義敢為、居安思危、善始善終。”就是對德的最好總結。孔子當年之所以念念不忘“克己復禮”就是因為以德為核心的西周之禮是儒家思想最為推崇的道德標準,而“厚德載物”仍然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優秀精神遺產。是我們構建平安和諧文化的準繩。周人製作禮樂,隆禮重儀,確立了以“德”為先的價值原則。敬天、保民、明德、慎罰是周人的基本的精神信仰。周人認為“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德”是和“天”聯繫在一起的,個人、家族、國家有德,便能得到上天的垂顧,成為“受命之人”、“受命之族”、“受命之國”。周人認為殷之所以滅亡,是因為無德,天命轉移到了有德的周人身上。《周易·繫辭》說:“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德”是涵蓋了誠信、仁義等一切美好品行的道德範疇。“德”的價值原則,被孔子發展為“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的王道原則;被孟子發展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原則;被《禮記·大學》發展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的道德綱領。“德”成為中國倫理的核心概念,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核心概念。
6、“德”的外化即為禮,在心為“德”,發之於心而表現為行為即為“禮”。《尚書大傳》:“周公攝政;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作樂,七年致政成王。”周人“制禮作樂”,系統整理審定了社會禮儀規範,嚴格規定了人的尊卑秩序和行為準則,將整個社會成員納入到上下一統的尊卑有分、貴賤有等、長幼有序、輕重有別的社會關係中。周禮的誕生,為中國成功地建設文明社會奠定了基石,為文明社會道德政治秩序和倫理生活方式。
7、
在後世這些基本的價值觀得到了展開,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形成了儒道法等各種流派道德理論思想融合而成博大精深、系統完備的中國傳統文化。仁愛孝悌、精忠愛國、勤儉誠信、見利思義、謙和好禮等,這些美德成為中國民族民族性格的一部分,而世代相傳,在今天依然發出絢爛奪目的時代光彩。
簡單概括:德即是對道,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和理解,是人文精神的一種傳播。

做人之道與八德摺疊

每個家庭從老至小,要各正本為,各行其善道,是人類本份,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好途徑。男女各以八德為做人的規範。男子八德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女子八德是:孝、順、和、睦、慈、良、貞、靜。以此代代相傳。教子嬰孩。教婦初來,奠定做人的基礎。強調要按道而行,對照自己,找到本為。
1、兒子道:從小要學好道德,學好本領、技能,長大才能夠去施展發揮,才能報效祖國和父母的養育之恩。
2、姑娘道:女人是世界的源頭,是齊家之本,清國之源,必須要從姑娘做起,姑娘性格要溫柔,要像棉花一樣,即溫暖又潔白又柔軟,要平等待人,沒有分別心,要自愛,應潔身如玉,深明大義,大方端莊,恪守禮儀。
3、丈夫道:男人是一家之主,是社會的棟樑,要構建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要領妻子孝敬父母走正道。男人要立足三剛,性剛無脾氣,心剛無私慾,身剛無嗜好,給家庭成員做出好榜樣,使好的家風代代相傳。
4、妻子道:女人要明確重任,要上敬下和,要用感恩的心孝敬父母公婆,尊敬丈夫,助夫成德,慈愛兒女教子成長,為人類培育出好的種子是善的人根。這是女人應該做的責任。
5、老人道:老年溫和性如灰(過了火的木頭),家務皆宜推,引導子女入正軌,清閒入庭圍,養心性,講道德,莫說是和非,無憂無慮笑嘻嘻,人稱有福氣。
犯上傷下,恨、怨、惱、怒、煩,喜,思,悲,驚,恐,憂都是疾病的根源。心不善不孝做逆反規律的事都會傷害身體。世間難治的疑難雜症都是自己 缺德 招來的報應。要從自身清理缺點,找出原因,那么要身體好的唯一的辦法----就是要改正自己的缺點和錯誤,把心理面不愉快的陰影拔出,這就叫拔陰取陽,在加上藥物的治療才會健康,只要對症下藥,各人找回自己,了解自己,就能得到健康和幸福的鑰匙。而自身找回自己就是,心量要大,“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清理自己內心的髒東西,每天要用微笑去溫暖服務你身邊的每個人,使他們生活在祥和的世界,這樣做才能得到一個非常健康的身體,過著和睦快樂的人生生活。社會安定,家家幸福,人人吉祥!!

古代人養生意義中的德摺疊

道德並非宗教,而是古代人對自然的認識。古代的“道學”與今天的“科學”分屬於形而上與形而下兩個層次。道德研究的對象是形而上;而科學研究的是形而下。道是宇宙本體存在與變化的規律;科學則是三維物質世界的存在與變化的規律。
德和道相對應,組成道教教義的核心。《道教義樞·道德義》稱“道德一體,而其二義,一而不一,二而不二”。《道德經》中有“德”字四十一處,提出了“上德”“玄德”“孔德”“積德”等等,“孔德之容,惟道是從”,即大德只服從於道。第五十一章稱:“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將“道”和“德”兩者規定為“生長萬物”和“畜養萬物”的關係。
因此,一般認為“德者,道之功也”(韓非語),“德者,道之用也”(陸德明語),“德者,道之見也”(蘇轍語)。《莊子》的《天地篇》就說到:“通於天地者,德也;行於萬物者,道也。”並稱:“形非道不生,生非德不明。存形窮生,立德明道,非至德者邪?”當代旅美華人學者陳鼓先生將德歸納為三點:一是“道所顯現於物的功能”;二是“內在於萬物的道,在一切事物中表現它的屬性,亦即表現它的德”;三是“道落實到人生層面時,稱之為德”,即通常說的人的“德行”。早期道教沿用了先秦道家的學說。太平道的《太平經》卷五十六至六十四稱,“道者,天也,陽也,主生;德者,地也,陰也,主養。……夫道興者主生,萬物悉生;德興者主養,萬物人民悉養,無冤結”。這裡也將道和德兩者解釋為“生長萬物”和“畜養萬物”的關係,同《道德經》的思想一脈相承。
太平道從追求“太平”的社會理想出發,將德“主養”的觀點推廣到社會政治領域,認為“地以德治,故忍辱;人以和治,故進退多便”,“以德治者,進退兩度也”。並且將“德治”列為幫助帝王之治的“十法”的第四法,僅次於“元氣冶、自然治、道治”。
《太平經》認為“德”和“刑”相對立,稱“德者與生氣同力,故生氣出亦出,入亦入;刑與殺氣同力,故殺氣出亦出,入亦入。德與天上行同列,刑與地下行同列。德常與實者同處,刑與空無物同處。德常與興同處,故外興則出,內興則入,故冬入夏出。刑與衰死氣同處,故冬出而夏入。死氣者清,故所居而清也。故德與帝王同氣,故外王則出陰,內王則入刑;刑與小人同位,故所居而無士眾也。物所歸者,積帝王德,常見歸,故稱帝王也;刑未嘗與物同處,無士眾,故不得稱君子”。君子的服人依靠的是“道”與“德”,欲得天地之心的,也要行“道”與“德”,至於行“嚴畏智詐”之術,只能收服那些言行無狀的小人。《太平經》還將德“主養”的觀點推廣到個人的修養上,批評“人不力學德,名為無德之人”,無德之人必“好害傷”,因此,是“凶敗之符”,是“最劣弱困窮小人之名字”。這種人是“天不愛,地不喜,人不欲親近之”,他們“為王者致害,為君子致災,鬼神承天教,不久與為治”。五斗米道的《老子想爾注》中,亦有多處對於“德”的闡述。注“玄德”為“玄,天也。常法道行如此,欲令人法也”;注“常德”為“道德常在”,可見,五斗米道是主張“道德一體”的,“德”就是“道德”的意思。
魏晉南北朝時期,道教教義著重在宇宙觀、社會觀和神仙觀方面的建設。《西升經》就是以體用關係闡述“道”和“德”的關係的,稱“道以無為上,德以仁為主”。劉仁會註解說:“宥物於無者,道也;仁物之性者,德也”。“德”也就是“道”體現於“物”之中的屬性——“仁”。《西升經》中還有“道非欲於虛,虛自歸之;德非欲於神,神自歸之”,“無心德留而鬼神伏矣”。這裡的“神”,既有人“神”的意思,又有“神靈”之神的意思。唐代李榮註解說:“道既虛無,德亦神妙。虛無神夢,畢竟清靜。而人若能虛心無身,自然歸道;抱神守妙,自然歸德也。”又注稱:“聖人無心,不起貪慾,道在於己,德止於身,故曰:留也。用道,則道流遐邇;懷德,則德被幽明,既為人之所歸,亦為鬼神之所伏從也。”因此,人能歸道,也就歸德。德是人的精神的根本,辦使鬼神降伏。但是,同期的江南一帶的道教卻大多從一般的“道德”觀念闡述“德”。葛洪的《抱朴子內篇》要求個人“積善陰德”,這個“德”解釋為“積善立功,慈心於物,恕己及人,樂人之吉,愍人之苦,賙人之急,救人之災”,而治國之君以及忠臣輔佐則應修道德;使“道普德溢”,至於太平。唐代,道教教義體系逐漸充實完備。吳筠在《玄綱論》中稱:“嘗試論之,天地、人物、靈仙、鬼神,非道無以生,非德無以成”,吳筠認為:“德者,何也?天地所稟,陰陽所資,經以五行,緯以四時,牧之以君,訓之以師,幽明動植,鹹暢其宜。澤流無窮,群生不知謝其功;惠加無極,百姓不知賴其力,此之謂德也。”這就將天地陰陽幽明的一切生成物都視為“德”成之物,包括“靈仙、鬼神”。唐宋以後,道教教義著重探討人的問題。宋徽宗注《西升經》有《序》稱:“萬物莫不由之之謂道,道之在我之謂德。道德,人所固有也。”這就將“道”和“德”視為人所共有的稟賦。古時,“德”和“得”相通,因此,混然子王道淵認為:“德者,得也,心之所蓄,性之混融,開物成務之理也。”一些有“上德”的聖人,“未嘗顯己之有德,藏身潛跡,抱朴含光,專氣致柔,如嬰兒也”,而“下德”的賢人,“執著其事,唯於世情,是非得失之物,理論揚於己德,以被聰明所蔽”。因此,有德之人,就應該“含養德性,純純樸朴,則比如赤子也,赤子如初生嬰兒也”。認為:“太上以此喻修真之士,心切切矣。
我輩欲反本還源,歸根復命,以此為則,不亦簡妙乎。今心無所主,性不安閒,安得元神凝寂,元氣沖虛而比如赤子乎。”唐代內丹家們多將“道”和個人的內丹修煉相結合,認為“道”與“生”的結合就是“德”。司馬承禎說過:“生者,天之大德也,地之大樂也,人之大福也。”又稱:“養生者,慎勿失道;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與生相守,生與道相保,二者不相離,然後乃長久。言長久者,得道之質也。”因此,“大人含光藏暉,以期全備,凝神寶氣,學道無心,神與道合,謂之得道”。清代道士、著名的內丹家柳華陽則稱:“道者德之用,德者道之體,人能明乎其德,而天性自現,體乎其道,而沖和自運,是之謂寂然不動,感而遂能也。”又稱:“古聖云:德者,性能中求之耳。夫德非道則無著,道非德則無主。
道外覓德,其德遠矣;培德體道,其功切矣。”柳華陽在內修實踐中曾經以“道德體用觀”指導其內修實踐,自謂:“吾嘗自內觀而無心,外覓而無體,飄飄乎尋之不得,恍恍乎覺而虛靈,似魚之隨水,如霧之籠煙,一派沖和,榮衛天地,但人不能深進,故本然之道味卻矣。”另一些內丹家則從內修角度認識和解釋《道德經》,將內修理論置於道教教義系統之下。清代道士、著名內丹家劉一明在《修真九要》中,強調內丹修煉必須“積德修行”,認為“德”就是“恤老憐貧,惜孤憫寡,施藥舍茶,修橋補路,扶危救困,輕財重義,廣行方便”,稱“道者,為己之事;德者,為人之事。修道有盡而積德無窮”,感嘆“德者,自己人世之事;道者,師傳成仙之事。不積德而欲修道,人事且不能,仙道怎得成”?劉一明在《修真辯難》中,對“上德下德”則完全從內丹學的角度來解釋。他認為:“先天全,則為上德;先天虧,則為下德。”所謂“先天全”,就是“體全德備,乾陽未傷之人”,就是“未傷先天之陽”。所謂“先天虧”,就是“先天已散,五行各分,四象不和,諸般寶物皆失”。劉一明還批評了當時某些內丹家的謬指,即稱“精漏者為下德,精全者為上德”。由此可見,在內丹家的修煉理論系統中,“德”已經衍化為“精”和“先天之陽”的同義語了。

對福的認識摺疊

古人對福的認識是現實的也是辯證的。老子曰:“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至。”這就是說,一種因素中往往潛伏著對立的另一因素,禍、福雙方是可以轉化的。老子在《太上感應篇》中進一步闡述道:“禍福無門,唯人所召。”認為禍、福雖難以預測,但可以靠人的努力去轉化、維護,從而爭取福的美好結局。
《禮記》有曰:“福者,百順之名也。”也就是說,“福”有順利、諸事如意的含義。《尚書·洪範》曰:“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五福”是多層面的福觀念,以貫穿一生的幸福為目標,講求長壽、富裕、安康、有德行,老年無疾而終,認為這樣的人生才是完美的。韓非子曰:“全壽富貴之謂福。”這是長壽加富貴的福觀念。宋朝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歐陽修在《紀德陳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一詩中表達了他對福德看法:“事國一心勤以瘁,還家五福壽而康。”可見,他認為五福的核心是長壽、健康。盛行於明清時期的“五福捧壽”,圖案為五隻蝙蝠環繞壽字飛舞,彰顯以長壽為中心的五福觀念。
封建社會中,不同階層、地位的人對“福”的理解也不盡相同:對於農民來說,有自己的土地,春種秋收,風調雨順,豐衣足食就是福;而平民百姓常年遭遇苛政、戰爭或災荒的境地,能合家平安,生存下來就是福;商人卻往往算盤黃金萬兩、財源茂盛達三江才是福;文人學士的“福”又有不同,十年寒窗苦,一朝人上人,“金榜題名”是最大的“福”;老年人把健康、長壽、有子孫膝下承歡看作是最大的“福”。對於女人來說錦衣玉食,美麗的容顏,找到個如意郎君,有好的子女都是福。隨著社會文明進程的發展,隨著民俗文化的豐厚,福的內容也愈加豐富。福寄託著民間百姓所有的美好憧憬,作為吉祥文化的主要內容,多角度、多層次地反映了人們的理想與願望,祈福的觀念潛移默化地融入各種民俗活動與神靈崇拜之中。
《中華盛世平安福》詮釋“福”文化
福文化是中國最古老的傳統文化。什麼是“福”,抽象的說:福是人們最渴望得到的,不懈努力追求的。。。。。。
人們如此祈盼的“福”具體包括那些方面呢?《中華盛世平安福》對我們幾千年的福文化包含的內容有這樣一種概述:
第一層面“衣食是福” 傳統福字俱進有幾千年歷史了,她是中國最古老的漢字之一,形體變化較多,按象形而論不管以酒祭天之說,還是求取“五福”之論,數千年前我們祖先最初的祈福意識主要目的還是為“衣食”。直到今天絕大多數人也還是把“衣食”作為福的主要目的。“衣食”代表“物質層面”,“物質”是“福”的“前提”,“民以食為天”,“貧窮不是社會主意”,“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些事理都在強調“衣食是福”;
第二層面“平安是福”“平安是福”源自《莊子》“平則福”距今兩千多年。是什麼讓古人產生“平安是福”這種理念的呢?應該是自然災害與戰爭。“平安”是一種“狀態”,是人們對平和安定生存過程的渴望。沒有平安就沒有一切,平安是“福”的“基礎保障”我們說的“長命百歲”,“安度晚年”,“健康是福”,“安全第一”,“創建平安城市”都是祈福“平安”的寫照;
第三層面“和諧是福”人擁有“衣食”物質和“平安”狀態並不一定會感覺到幸福,人類對福的最高追求是精神追求,也就是“和諧是福”。“和”文化,中國傳統文化之大成者,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和諧是福,始之於創建和諧社會。和涵蓋了:謙和、和善、和順、和睦、和美、和諧等方面內容,從任何一個詞語中都可以找到幸福感追求點。“和諧”代表“精神層面”,“和諧是福”是人們對福的一種精神感覺,當然人的思維不同,追求不同,對福的感覺也不同。但以“和諧”為代表的“和文化”所涵蓋的精神層面上的祈福理念卻能符合絕大部分人的祈福觀點。。。。。。
福是人們根據自身渴求,對物質,精神及平安健康狀態的綜合性追求或對某一方面或兩方面的追求。
《中華盛世平安福》是以“衣食”之“福”,“平安”之“福”,“和諧”之“福”,生“金”之“福”,“盛世”之“福”多種寓意而更符合中華兒女的共同祈“福”心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