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
- 地理位置:福建省泉州南安市水頭鎮海聯創業園工業大道16號
- 景點級別:AAAA級
- 投用時間:2015年11月8日
- 開放時間:9:00-17:00
- 主管單位: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
- 社會組織類型:民辦非企業單位
- 成立登記日期:2015-07-10
- 藏品總數:1408件(套)
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是2015年7月10日登記成立的民辦非企業單位。據國家文物局2022年信息顯示,現有藏品1073件/套,舉辦展覽4個,開展教育活動5次,參觀人數6.43萬人次。業務範圍藏品收藏、陳列展覽、學術...
2020年9月25日,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吸引不少石文化愛好者前來參觀體驗。該博物館坐落於福建省南安市水頭鎮的“英良·印象五號石文化創意園”內,館藏文物達數千件。博物館以石築基,集中展示和講述從天外隕石、岩礦化石、石器文明、石道建築到現代石材藝術及套用的完整脈絡,以石頭的視角重現歷史,詮釋包括...
英良福建足跡是2024年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領銜的科學家團隊在福建發現的龍翔恐龍足跡群中的大型恐爪龍類恐龍足跡。發現歷程 2024年5月6日,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領銜的科學家團隊宣稱,該團隊此前在福建發現的龍翔恐龍足跡群中的大型恐爪龍類恐龍足跡...
這個恐龍胚胎保存狀態相當完整,沒有受到化石化作用的太多,清晰展現了其存活時的狀態。該個體從頭到尾總長度約為27厘米,蜷曲在一個長度為17厘米的橢圓形恐龍蛋化石中。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將這個標本暱稱為“英良貝貝”。化石原型 根據標本短高且無牙的頭骨,“英良貝貝”被確定為竊蛋龍類。竊蛋龍類是...
2024年2月29日,中國甲龍新物種“英良達泰龍”在福建廈門正式對外公布。命名來源 屬名達泰龍中的“達泰”取自中文“通達、安泰”之意,種名則是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向全資資助其建設發展的英良集團成立25周年致敬。達泰龍的發現是對晚白堊世早期甲龍亞科化石記錄的重要補充,為解釋甲龍亞科與非甲龍亞科的...
推動“工業+旅遊”,拓展工業遺產游、工業博物館游、觀光工廠游、工美文創游、研學科普游等新模式。提升泉州七匹狼中國男裝博物館、南安英良印象五號石材文化創意園、三明1958工業記憶館、莆田百威中國啤酒博物館等項目建設水平,打造工業旅遊示範標桿。支持泉州等地依託製造業建設旅遊商品研發生產基地。(二十四)做...
英貝貝,是鴨嘴龍類胚胎。2022年5月11日,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台灣自然科學博物館和加拿大自然博物館的學者聯合發表了一篇有趣的論文,文章描述了兩件來自中國江西省贛州盆地上白堊統河口組的恐龍胚胎,記錄了迄今為止科學記錄的最完整的鴨嘴龍類胚胎。標本館藏於福建省英良石材...
化石標本現館藏於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博物館將這組標本暱稱為“英貝貝”。它們發現於江西贛州,距今約7200萬至6600萬年。根據胚胎的頭骨、脊椎和四肢骨骼的獨特形狀,科學家推斷出蛋中包含的化石胚胎屬於鴨嘴龍類。這是一類生活在恐龍時代末期的大型植食性恐龍。鴨嘴龍類傳統上被分為兩類:頭骨上有精緻空心...
2024年5月,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領銜的科學家團隊宣稱,該團隊此前在福建發現的龍翔恐龍足跡群中的大型恐爪龍類恐龍足跡,為已發現的世界最大恐爪龍類足跡,其中5個足跡平均長約36.4厘米、寬16.9厘米。研究人員為此建立新的足跡屬種,名為“英良福建足跡”。
2022年5月,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台灣自然科學博物館和加拿大自然博物館的學者,在國際學術期刊《BMC生態與進化》聯合發表了相關論文。研究團隊介紹,鴨嘴龍類胚胎並非在全球範圍內首次發現,但是這兩件新的鴨嘴龍胚胎化石是迄今為止在同類中保存得最好的。胚胎所在的蛋為長徑約9厘米的...
(30)陳 軍:吉林大學地質博物館研究員 (31)陳愛林:雲南玉溪師範學院古生物研究中心主任 (32)鈕科程: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副館長 (33)袁訓來: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 (34)賈松海:河南自然博物館古生物研究室主任 (35)徐 星: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二...
2024年6月8日,廣東省4A級及以上景區接待遊客173.9萬人次,納入監測的14段古驛道沿線重點區域、13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100個鄉村旅遊點和歷史古村落、75個重點公共文化機構分別接待遊客27.1萬人次、16.1萬人次、39.1萬人次、19.2萬人次。 [111] 取消情況 播報 編輯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標識(1張) 2016年10月,取消了10...
龍翔恐龍足跡群 龍翔恐龍足跡群是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歷程 龍翔恐龍足跡群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領銜的科學家團在福建發現。意義 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館長鈕科程表示“龍翔恐龍足跡群是我國目前發現的保存最好、面積最大、多樣性最高的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
宮下哲人,加拿大自然博物館教授。人物經歷 加拿大自然博物館教授。論文發布 2024年2月15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副教授、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執行館長鈕科程、加拿大自然博物館喬丹·馬倫教授(Jordan C. Mallon)、宮下哲人教授等學者(Tetsuto Miyashita)、在專業期刊《脊椎動物解剖學·形態學·古...
而這一觀點在今天已被科學界廣泛接受。發現記錄 2024年5月6日,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領銜的科學家團隊宣稱,該團隊此前在福建發現的龍翔恐龍足跡群中的大型恐爪龍類恐龍足跡,為目前已發現的世界最大恐爪龍類足跡,其中5個足跡平均長約36.4厘米,寬16.9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