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沿海經濟帶生態地球化學調查

《福建省沿海經濟帶生態地球化學調查》是由福建省地質調查研究院擔任主要完成單位,林才浩,楊軍華,許美輝,陳伯揚,陳華英,詹玉亭,張蘭生,張開畢,魏為興,方金梅擔任主要完成人的一項科技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建省沿海經濟帶生態地球化學調查
  • 主要完成單位:福建省地質調查研究院
  • 主要完成人:林才浩,楊軍華,許美輝,陳伯揚,陳華英,詹玉亭,張蘭生,張開畢,魏為興,方金梅
  • 等級:二等
  • 獲獎序號:20140064
  • 獎種: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
  • 獲獎證書編號:KJ2014-2-53
項目摘要
"福建省沿海經濟帶生態地球化學調查",為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合作項目,完成時間:2003年-2008年。工作分為四個層次進行:(1)1/25萬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為全區的基礎性、面積性調查;(2)區域生態地球化學評價,從國家、省級層面對生態環境質量進行評價;(3)局部生態地球化學評價,進行專項課題的套用研究;(4)總體綜合評價,根據專項課題的研究成果,深化生態環境質量的評價。本項目成果報告共4份,上述4個層次各一份。 本項目系統調查了福建省沿海地區陸地表層土壤、深層土壤、10米等深線以淺近海沉積物中52種元素含量及pH和有機質含量,以及地表水、淺層地下水19種微量元素含量,控制面積約4.3萬平方千米;完成了21個專項研究課題;共採集20類樣品,總計7.16萬件,測試數據約121.97萬個,樣品涉及土、水、氣、動植物、灰塵等生態環境各種介質及人體組織(頭髮、血清、尿液),數據的系統性、規範性、可對比性在國際上處於領先水平;建立了"福建省生態地球化學信息系統",其中的地球化學繪圖、多元統計模組可單獨使用,為研究者提供了方便、高效的信息處理手段,實現了數據網路查詢。 本項目系統地反映了沿海經濟帶不同介質中元素的空間分布特徵,可以為地學、農學、醫學、環境學、生態學等學科提供高精度的基礎性地球化學資料。針對不同的地質背景條件及不同生態系統和景觀類型,全面分析元素區域地球化學組成與分布、分配規律。廣泛地、系統地調查評價了農田、河口海灣、中心城市的區域生態地球化學環境。初步研究了環境中重金屬物質來源、遷移累積過程,大致了解了自然作用和人為作用對其積累的貢獻。對有害元素存在方式、影響途徑及危害程度進行生態地球化學分析和評價,進行近期與遠期地球化學預報、預警。 從地球化學角度,對土地質量進行了初步評估;評價了福建省沿海經濟帶種植鐵觀音茶、蘆柑的優質土壤資源,養殖泥蚶、海蚌的優質灘涂資源,以及富硒土壤資源,總結了優質人居地質環境條件,為農業生產區劃和城鎮發展規劃提供了科學依據,具有較強的實用價值。從新的視角對金屬礦產資源潛力進行了排序,並劃分了鉬、錫、鉛、金、銀及稀有金屬的找礦遠景區,為本帶礦產勘查工作提供了方向和靶區。 項目研究在多個方面填補了福建省研究工作的空白,包括:不同地質背景的土壤礦物學研究、土壤水的地球化學研究、河流懸浮物元素含量研究、大氣乾濕沉降中重金屬含量研究、淺海高解析度沉積柱研究、210Pb同位素定年研究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